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柏寒 《长江建设》2010,(5):86-86
20世纪末的西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挤稠密的现代大都市如何变成了后城市甚或是后郊区的城市景观?什么是边缘城市和远郊区?战后城市的社会构成是如何变化的?关于社会分裂和有门的社区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现代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正在日渐私人化和军事化吗?城市自身如何在这些过程中界定?城市里的消费美学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更是日新月异。如何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城市人口、资源、社会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不容回顾的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李忠 《中华建设》2007,(12):21-21
我想先问大家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当时的“非典”会四处传播?二是北京西直门桥的西侧空气质量为什么跟西山附近的空气质量差不多?三是最早的城市绿化带是做什么用的?这三件都跟城市通风的话题有关。  相似文献   

4.
杨震 《长江建设》2012,(9):156-157
我国现代城市的建设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因素: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及行政管辖的意义。城市化的产生、发展和建设都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限制,如今如何在城市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历史情况、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5.
胡娟 《长江建设》2004,(3):47-48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城市文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城市文化的保持和发展可以增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有利于降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城市现代化则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内容,并且其引发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对城市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面临全球一体亿的21世纪.城市现代亿发展的关键,主要在于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对于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伊塔洛·卡尔维诺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谈到城市与建筑,抑或城市里的建筑,无论我们的建筑师、规划师还是政府管理决策部门,总以为自己是专业的、内行的,而往往忽视了普通民众的看法,总以为他们的专业知识肤浅,文化素质不高、鉴赏水平有限。果真如此吗?非也。事实表明,我们忽视了最雪亮的眼睛,忽视了最聪明的智慧,过分高估了我们自己。最近,国内某电子媒体作的一项名为“普通民众如何看城市与建筑”的调查就可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1日,南京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将对台城大厦进行降层改造,拆除6层,高度降低至24.8米,为南京紫金山——玄武湖风光带让出天际线。据了解,2013年5月南京政府已出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确定了10条城市轴线、14个视线廊道、14个门户节点、5个天际轮廊线,提出南京城市设计要全覆盖,以最大程度保护南京城市天际线。但对于此次城市天际线的规划,各界却存在质疑。高楼是否真的有必要全部拆除,会不会得不偿失?以前的规划为何会存在高楼?今后的天际线规划应该怎样进行?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坦言,现在一些项目是拍脑袋施工,前期不论证,仓促上马。对于今后的对话,他认为,"城市就像一间房子,每个房间用来做什么,什么风格,事前要规划好,而且要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建筑,是当今中国推行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应该如何建设?为了解国际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日前,我们专访了英中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联合主席艾伦·凯尔。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基因突变式的效果。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都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地域建筑传统,是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水利直接关系城市生存、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国许多历史中城具有独特的城市风格,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与优秀的城市水利规划和完善的水利建设紧密联系的。本文通过对城市水环境个例研究阐述了古代城市水利的市政功能和环境功能,提出现代城市规划应是包含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利基础建设、水环境保护为重要组成的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2.
城市废水回用中的法规、执行机构和项目实施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废水回用关系人身健康与环境保护,应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废水回用和与城市供排水关系密切,回用项目机构如何设置才能避免矛盾;机构又如何顺利开展工作,这些都是推行废水回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我国城市废水回用刚刚起步,一般侧重工程技术方面,对这些还比较陌生。本文简介了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经验以及联合国组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谈到城市化,人们首先考虑的是人从哪里来、放到哪里去,对于城市也多是考虑它的功能如何、形象怎样。因此,决策往往偏重于引人集物、城市建设和经济扩张。这固然必要,但它仅仅是“化物”。我以为,城市不仅在于聚了多少物、集了多少人,而且还在于如何让人们“身心一块儿进入城市”,并作为优秀的城市人推动所在市镇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措施,设法让人们“在心性上城市化、在素质上城市化”,这显得尤为重要。人是城市的主体。作为一个城市,即使华屋高峻,现代气派,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素质的全  相似文献   

14.
汪金友 《中华建设》2007,(11):42-42
什么叫城市?城市就是有“城”和有“市”的地方。《吴越春秋》中记载:“稣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可见,从稣的时候,中国就有用墙圈起来的“城”了.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城市雨洪城市雨洪灾害是中国的很多城市发展和管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所谓城市雨洪,即对城市化地区的降雨产流、管网汇流与河道行洪过程中的径流的统称。城市雨洪管理是针对城市中存在的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水循环利用和环境优化等问题,全面统筹考虑雨水的资源价值,从简单地排洪发展为雨洪综合利用的现代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一座430万人口的城市,仅有700平方公里的土地,无法储集足够的淡水,他们将怎样生活?如果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又将如何生存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株洲是建国后迅速发展的一座新兴城市,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致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加剧,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开展城市水土保持,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存园林城市,株洲市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8.
梁军 《四川水利》2007,28(3):2-5
近几年来,四川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城市建设为主要标志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城市防洪工程、水环境治理等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有机结合,为水利向城市的发展打下基础。水利进城改变了水利过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单一局面,而拓展到为人一水一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服务的多层次结构。水利进城是现代水利的一个方面,城市水利设施等硬件建设、改善水环境达到人水和谐共处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必将形成新的与之适应的水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唐平 《水利天地》2005,(5):31-32
灌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那么,把水输送到城市,保障城市供水呢?问题的提出--一个古老的童话地球,一个蔚蓝色的星球,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纵横的河流像强健的树干,人类集中居住的城市,是一个个成熟鲜亮的果实,结在河流的枝干上。果实成熟长大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从前,众多河流的枝干很轻松,没有任何果实,连树叶也没有。人们和其他动物们一样,逐水而栖,被动地享受着大自然慷慨的给予。后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水利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水利日益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水利作为现代水利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治水观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