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各种的信息用地理和相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对土地的利用和城市的规划起到作用。政府的管理部门需要对土地的利用和城市的规划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的工程设计和规划,进行管理的决策。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的测绘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使技术可以不断的更新,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被使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集约的利用问题上,人们对其内涵以及途径等问题都没有充足的认识,理论上的知识也相对落后,这很不利于城市土地的规划和发展。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上,另外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文章就土地集约的利用概念、内涵,以及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上来分析,并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所具有的意义,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多为定性的直接描述法,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对规划实施的效果做出客观科学的评判。文章从规划执行情况、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规划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这5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期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土地利用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结果表明:横县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期评价得分为71.58,介于第二级良好和第三级中等之间,接近第二级的得分值。横县土地利用规划完成情况良好;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执行情况不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通过对新加坡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希望借鉴国外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完善我国城市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面临紧张的状况,如何更好的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和合理的利用,是土地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土地利用情况发生的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做好土地调查工作,需要利用现代的测绘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土地调查的测绘方法,并且对各种测绘方法的具体应用做出了阐述。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一些启发和参考,推动现代化测绘方法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雷 《广西轻工业》2007,23(11):149-149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兴衰与区域的发展。该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状况日益严峻,为实现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和谐发展,应力求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个协调则主要变现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协调。下面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研究为切入点展开全文的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也更为重视,在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下,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明确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以及意义,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和热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乡供电专项规划是针对城市发展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开展的电网建设规划,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超前电力支撑。供电公司应加强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效衔接,努力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实现多规合一。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电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供电专项规划,预留站址和线路走廊,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地方政府批复实施,电网建设做到合规、合法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快速城镇化,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愈发突出,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而新加坡在人口稠密、国土面积狭小的情况下,利用新市镇建设等手段成功解决了国民居住问题,其高效利用土地经验值得借鉴。文章在简述新加坡新市镇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以榜鹅新镇为例,总结新加坡新市镇规划建设几个新的特点,为我国城市如何建设高效的、承载更多城市人口的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媛  ;郭晓瑜 《轻工设计》2014,(33):300-300
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土地级别有利于摸清城市土地的资产价值,全面掌握城镇土地的质量和利用状况以及城市地价形成及演变规律,进而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城镇土地服务。文章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计算研究区的城镇土地作用分值,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确定该区域土地级别,其结果与使用数轴法进行定级的结果基本一致,使用聚类分析确定的土地级别能更加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功能是否完善、配套是否齐全,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想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居住与生活,就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城市功能得以展现。城市规划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合理调整土地利用价值、功能空间等的基本建设,主要是对城市进行重新设计、布局、安排和管理,通过规划设计满足城市功能需求,是一种较为宏观的概念,城市规划的对象是城市,规划的目标是让城市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文章主要通过对城市规划设计原则分析,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措施与方法,以此推动城市健康发展,满足人们生活和居住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必须加以重视。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来对于城市建设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城市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哈尔滨市宁安路及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的生态规划以及宁安路景观及建筑格局的规划,探讨以生态规划为基础整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模式。充分利用商业和绿化的手法,使每个功能区域都发挥出双重甚至是多重的效果。将居住小区打开不再作为单一的居住空间,还可以作为交流与共享空间。通过对居住小区设计的探索,改变城市的面貌,改变居民生活方式,使城市呈现出更多元,更丰富,更可持续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已经对雨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导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洪涝灾害频发等系列严重后果。在剖析雨水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按土地利用方式可将社区分为建设区域、交通区域、绿地区域和水域四大部分,并从社区雨水利用规划基本思路与步骤、控制策略及政策配套三方面提出雨水环境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根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中有1.41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37%,不到美国的1/6。"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非农化趋势不断加速,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本文就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规划趋势进行分析。对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的土地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用基尼系数及洛伦兹曲线,从农用地、建设用地两个方面出发,对南水北调江苏省受水段的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江苏省受水段土地利用状况基本良好,地级市之间各类土地利用状况差距不明显,土地分配公平性较高,其中耕、林、园地大体上处于高度分配公平,建设用地处于高度分配公平,部分地区仍需要对土地利用方案进行优化,建议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地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对耕地经济产出较低的区域提倡增加经济作物比重,耕地较少的地区推动园林改造;对于建设用地,土地承载力较小的城市,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等。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土地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张。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同时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以及开发的过程中要格外的谨慎,要有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整理以及规划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以及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区域规划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要在土地测绘的过程中认真细致,科学,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我国的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土地资源的整理质量。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土地整理测绘的主要工作和特点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土地整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我国更加有效、合理、科学地使用土地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居世界第三,但有着磅礴的人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方针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指合理的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针政策,要有效的控制土地发展方向。环境影响评价即指对即将要实施的文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分析、解释、预防、评价,提出预防和减小不利于环境影响的办法。文章就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问题和顺利实施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