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酒》2010,(2):83-83
本刊记者杨沐春报道:“保护原创解百纳品牌,始终是全面构筑张裕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在“2010新春张裕媒体恳谈会”上表示.“打造国际竞争力”是张裕2009-2010年企业战略的核心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新食品》2012,(17):I0001-I0001
近十天来,张裕因“农残门”事件大伤脑筋:产品遭遇下架、股票跌停,媒体形成的负面影响像瘟疫一样传播,失控的形态正席卷着张裕的上下。事实上,张裕事件并非酒水行业特例,先是因“三公消费”将茅台推向了风口浪尖,再是黄酒古越龙山陷入“EC致癌门”。2012年的中国酒业对于老大们来说并不太平,也很不快乐。  相似文献   

3.
张裕往事     
《中国酒》2000,(5)
张裕老字号一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使张裕常生出些神秘,这也包括“张裕”名字的本身。曾有人猜测,张裕是某人的姓名,此言仅对一半。张裕创始人是张弼士,张裕无疑取一张姓,那么“裕”字又做何解呢?其实这是选择了一个吉兆字眼,总之是有“丰裕兴隆”之意。张裕的创始人张弼士在南洋及两广一带的公司及铺面也常取“裕”字做宝号,如裕和、裕  相似文献   

4.
《中国酒》2001,(5)
从1892年创建,至今已有109年创业史的烟台张裕公司,从问世那天起,就引起国内外诸多名人和要员的关注。除了众所周知的孙中山先生1912年“品重醴泉”题辞外,许多名流也都为张裕留有墨迹。张裕创建之初,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做光绪皇帝老师的翁同和专为张裕西式叠柱的大门门头题字“张裕酿酒公司”。1915年,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专为张裕题写过“瀛洲玉体”匾额。第二年,大总统黎元洪又为张裕题下“酝酿太和”四字。1917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18日,张裕A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张裕集团关于“解百纳”商标诉讼及评审案件结果的通知,张裕集团仍为“解百纳”商标的合法持有人。同时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调解,张裕集团许可公司和中粮酒业等6家公司无偿、无限期使用“解百纳”商标,其他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再使用“解百纳”商标。  相似文献   

6.
刘胜文  郭斌 《新食品》2006,(A03):34-34
2005年底,一个惊人的小道传言在极小的范围内流传:法国卡斯特可能在张裕之外,另寻“新欢”。春节后不久,又传闻张裕高层曾飞赴法国,与卡斯特集团紧急交涉,但已经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7.
郭晓霜  郭斌 《新食品》2006,(4):22-22
在国内白兰地市场,张裕俨然已“一股独大”.然而长期立足于中低端的现状再也不能满足其“胃口”。如今,随着张裕白兰地布局的加速,张裕意图将白兰地打造成全国性主导产品的战略“野心”也日益显露出来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新食品》2011,(1):73-73
张裕紧盯“解百纳”商标归属权,背后折射出的是张裕品牌战略的坚守。  相似文献   

9.
新闻速览     
《新食品》2013,(7):82-82
英国皇家授牌酒商BBR开售张裕葡萄酒据Decanter(品醇客)杂志3月19日报道.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酒商BBR公司(全称BerryBros&Rudd)宣布,将首次为来自中国的张裕葡萄酒设立永久货位。BBR采购总监、葡萄酒大师马克·帕尔多(MarkPardoeMW)表示:“张裕通过整合来自‘旧世界’和‘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商的专家资源一路领先,正在酿造一些顶级葡萄酒。”  相似文献   

10.
周洪江 《新食品》2006,(9):17-17
成功改制后的高速发展,让张裕再次引领行业的潮流。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关键就在于张裕坚持不懈地创新。从企业战略到产品技术.再到营销网络,比人们看到国内葡萄酒领军企业——张裕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强人的生命力。在“创新成就财富”2005中国食品行业十大创新评选活动中,张裕以其VIP俱乐部会员制营销荣获“年度最具创造力营销案例”.并同时获选“十大创新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