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岩浆岩和矿体地质特征,对金山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演化,构造与成矿关系进行了探讨,总结出金矿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金山金矿矿体产出和分布,受到区域复式向斜构造和断裂的控制,含矿热液来源丰富,有利于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2.
三碉金矿床是产于大渡河韧性剪切断裂带内典型的金矿床,矿体均赋存于混合花岗岩外接触带的斜长角闪岩和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中,矿区F1、F2两条韧-脆性剪切断裂破碎带,控制了矿床空间定位和Ⅰ号、Ⅱ号、Ⅲ号金矿带。矿区金矿体产于Ⅰ号、Ⅱ号金矿带石英脉中,金矿床成矿作用为热液充填和交代作用为主,成矿时代位于喜马拉雅构造期,成矿温度为200℃~300℃。本次工作根据近年来矿山详查成果,结合前人经验理论,总结分析了该金矿床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并通过研究矿床成矿作用、成矿理化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探讨了矿床成因,以供进一步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志国 《有色矿冶》2016,(4):1-5,14
老挝位于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的交接部位,北西部分与我国云南"三江"造山带相连,帕奔金矿位于丰沙里-帕府中生代拗陷带与琅勃拉邦-梨府华力西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在琅勃拉邦断裂带附近,成矿条件极为有利。帕奔金矿矿床类型确定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矿床。本文通过对金的来源、热液来源、构造条件、围岩条件等几方面研究了矿床成因,并结合成矿期次的划分及稳定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4.
广西乐业县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论述了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 该矿床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规模为中型。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物质成分、金矿的赋存状态、围岩蚀变、成矿期次以及地层含金性、矿物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认为浪全金矿床先后经历了沉积、热液和表生3个成矿期富集成矿,矿床主要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中三叠统百缝组是主要的矿源层;主要的控矿构造是浪全断裂带,矿体产于构造活动较强部位;热液期可分为4个阶段,金矿化主要与中、低温热液的二、三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5.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册亨—望谟构造变形区,其位于右江褶皱带北缘凸起端(赖子山背斜近北端),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相毗邻。本区金矿成因为构造热液成矿,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将塘新寨金矿初步定为卡林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通过于大格勒沟脑金矿区开展基础地质工作,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该金矿床矿(化)体赋存于NE向破碎蚀变带中,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机理为大规模构造活动及远程岩浆活动所产生的含矿热液沿区域性断裂带运移,并在断裂带内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石硐沟金矿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期、热液来源、成矿温度与压力等地球化学条件,进一步提出了石硐沟金矿点的成矿过程和矿床成因,认为石硐沟金矿点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黄埔岭金矿为背景,对该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运用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内的断裂构造、花岗岩、脉岩等对该矿产出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黄土岭金矿成矿温度处于160℃~350℃,通过稳定同位素研究,认为深部是硫的主要来源,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为该矿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热液来源。  相似文献   

9.
孙宗席 《黄金》2014,(9):18-23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矿区内共发现矿床(点)210余处。矿体沿观音坝—安昌河断裂带分布,位于文县弧形构造带内,矿床受该断裂带严格控制,呈雁行排列。通过对阳山金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属于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中低温,偏碱性,属浅成成矿环境。归纳总结了其找矿标志,对阳山矿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指示意义,同时也可为其它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金矿产于哀牢山构造带南段,矿床的形成与哀牢山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找矿标志进行分析研究,判断该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矿体多受断层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控制,通过该矿床成因研究,以期为后续勘查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陆壳板块内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是新疆金矿重要的成矿远景区。石炭纪、二叠纪为火山强烈活动时期,将地壳深部成金矿物质带到地表,区域断裂活动十分强烈,为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提供了热液通道,配置的次级断裂构造又为含矿热液的迁移及充填交代成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马庄山金矿为陆相火山岩型金矿。通过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及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分析,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为该区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综合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工作区位于胶东著名招莱金矿带中部,灵(山沟)—北(截)断裂带中段,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主构造带控矿构造特征、矿体赋存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对矿床成矿远景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葫芦沟金矿区处于扬子、印度、华北三板块会聚所形成的"川、甘、陕金三角"巴颜喀拉推覆造山带与南秦岭推覆造山带接合地带荷叶深大断裂南侧。矿区内出露主要地层为泥盆统三河口组,岩性主要为绢云母板岩、绢云母粉砂质板岩、微晶灰岩。岩浆岩主要为印支期及燕山期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细晶岩。矿区构造较复杂,主要断裂带为成矿提供了较好的容矿导矿构造。本文通过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葫芦沟金矿的成因,认为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4.
江西德兴银山铅锌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银山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矿体沿银山背斜-断裂带呈南西-北东方向延伸,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床北山铅锌银矿带和九区铜金矿带深部具有很好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水泉金矿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北约18km处,是辽西地区著名的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之一。水泉金矿是产在闪长岩体内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体现出构造、岩浆岩、角砾岩(矿体)三位一体的成矿特征。通过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成矿物质的来源、迁移富集机理等矿床要素进行概括和描述,建立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对该区及外围找矿可提供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羊里尾沟金矿位于西倾山—南秦岭陆缘裂谷带西段的白龙江复背斜北翼,尖尼—刀扎—洛大—憨班区域断裂带上,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区内出露古—中生代地层,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纪益哇沟组地层中。勘查区构造复杂,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成分、控矿因素等的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扎阔金矿床产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外接触带--晚三叠世侏倭组碎屑岩中,赋存于NE向韧脆性断裂构造带内,矿体呈脉状.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分析,指出晚三叠世侏倭组碎屑岩地层为金矿之矿源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岩浆作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热源,构造作用对含金热液的流动与迁移提供通道.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关系密切.其矿床成因为热液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磴上钼硫铁矿位于丰宁-隆化深断裂带内。区内岩浆岩以流纹斑岩伴生隐爆角砾岩为主。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区的岩浆岩及角砾岩筒的分布。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隐爆活动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及容矿场所,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钼硫矿床。  相似文献   

19.
牟平—乳山金矿带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平—乳山金矿带位于胶东半岛东部,金成矿条件较好。荆山群、NNE向断裂及昆嵛山花岗岩岩体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含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地质等资料进行构造解译,研究了牟乳金矿带的构造特征。通过对金矿带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断裂带的特征及形成机理、矿床的构造成因、牟乳金矿带的构造及成矿特征等进行分析和归纳,认为本区金矿床具有呈斜方网状排布、等距性和斜列性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金矿找矿靶区,筛选出7个有利成矿区,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20.
哀牢山金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新生代造山型金矿带,形成于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过程中。墨江金矿是该矿带内已发现的大型金矿矿床之一。通过金厂岩体东侧地质勘查,对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分析,认为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和岩浆岩三者有关。对该区域地质地质勘查工作,在金厂岩体的东侧(简称东区)深部钻探揭露上泥盆系(D_3k)地层中的硅质砂岩及变余粉砂岩(风化)中,有金属硫化物细脉浸染矿化,有较强的金矿化显示成矿信息。通过对墨江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物质来源,成矿规律分析、类比,探讨金厂超基性岩体东侧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