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武汉中心     
一、项目背景 坐落于武汉市汉口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的武汉中心高438m(88层),是中国建筑师冲破外国建筑师超高层建筑设计领域垄断、迄今为止原创设计的最高建筑。建筑基地位于中心商务区西南角,其东北侧及东侧为核心区广场,南侧为规划的梦泽湖水体公园。武汉中心是实施CBD核心区开发战略的首个项目,也是实现核心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武汉世界贸易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其中,世贸中心大厦将与武汉中心共同构筑高达438m的双子塔,成为武汉城市新地标。武汉世贸中心总建筑面积143万m2,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其中,南片区总建筑面积约97万m2,是世贸中心核心区,包括标志性超高层建筑、大型会展、大型商业、国际标准超五星级酒店等;北片区总建筑面积约为46万m2,为世贸中心延伸区,包括5A级写字楼、高端住  相似文献   

3.
《建筑电气》2014,(4):231-39
万银国际是一座集酒店、商务、办公为一体的5A级智能化高端综合体建筑。万银国际双子中心作为其二期项目,由两栋大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0万m2,建成后将会成为未来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万银国际双子中心包括5个变电所,2000多个高低压回路。  相似文献   

4.
正1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北京新机场航站区项目是以航站楼为核心、多个配套项目共同组成的大型建筑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3万m~2,属于国家重点工程(图1)。其中,航站楼及换乘中心核心区工程建筑面积约60万m~2,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造型变化多样,施工人员众多,对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要求较高,需引进新技术协助项目施工。1.2项目难点  相似文献   

5.
于洁  石磊 《建筑技艺》2013,(1):180-183
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工程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西南部,建筑总建筑面积20万m~2.方案以"国际化形象、中国内核"为核心设计理念,展现中国移动国际化企业形象。在项目中,项目团队应对业主BIM设计要求,建议推行"全专业、全过程BIM设计",并将施工进度与运营维护写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施工招标合同。设计团队着眼于BIM工程设计、协同设计以及BIM技术的研究拓展,以关注质量(精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提高效率为中心,获得B1M设计方法在民用建筑全专业全过程应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项目坐落于汉阳,总投资9.8亿元,总用地面积51095.55m2,总建筑面积121608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97068m2,商业配套设施等建筑面积为24540m2. 朗诗绿色街区项目为武汉首个绿色科技住宅,节能率达80%以上.社区无需空调、地暖、加湿器,达到18~26℃室内舒适恒定温度;30~70%室内舒适湿度;百分之百新鲜氧气;噪音控制在45分贝以内;室内光线可调节.项目全精装修设计采用国际一线品牌.武汉朗诗绿色街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运营管理、室内环境,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应用了地源热泵、雨水系统、排风热回收、透水地面等适宜且效果明显的多项技术,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并且,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室内采光、通风环境,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以达到提高人员居住舒适、节能降耗、环境优美的目标,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工技术》2012,(11):10
2012年5月30日,随着直径约2m、高6.8m、重25.59t的首节钢柱精准就位,标志着由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总承包、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负责钢结构施工的华中第二高楼——武汉中心大厦工程施工全面展开。武汉中心大厦坐落于武汉市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35.6万m2,高438m,地下4层,裙楼4层,地上88层,系华中第二高楼。建筑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项目位于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西北部,西临西三环北路,地处中关村核心区.项目总用地62402m2,总建筑面积237995m2,地上主要功能是研发、办公、教学、科研用房及配套的会议等服务功能,地下为车库、人防、附属配套和设备用房.项目于2013年全专业运用BIM设计,2016年5月竣工.  相似文献   

9.
广联达信息大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二期J-1地块,地块面积10042m2,容积率≤1.85,绿化率≥22%.大厦建筑物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24m.总建筑面积30504m2,其中地上18578m2,地下11926m2. 该项目目标是建成一座高品质的绿色生态建筑和高度智能化集成管理的5A级现代化办公大楼,并获得美国LEED金级认证与国内绿色建筑标准三星级认证.同时明确要求,必须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尽量多的运用BIM技术. 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于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据斯坦福大学调研表明,BIM可以减少设计变更40%,提高施工现场劳动率20%~30%.图1是McGraw-Hill公司在2010年做的一项BIM应用价值点的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工程人员除了对BIM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设计方面极其认可,在提升整体项目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冲突以及减少施工变更方面也都普遍认同.但是怎样去挖掘每个具体的应用价值点,真正能使BIM技术解决施工阶段的问题,是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中科大厦是国内首个采用钢管约束混凝土外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建筑,其外挂墙板为预制清水混凝土夹心墙板。中科大厦是国家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m2,装配率达61%。整个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并将BIM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保证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本项目在设计、预制构件生产和施工安装阶段分别采用BIM技术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协同设计、管线综合设计、三维扫描质量控制、深化设计、施工组织和施工模拟,拓展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范围,为装配式建筑与BIM的深入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