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复杂岩质高边坡三维地质建模及虚拟现实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复杂岩质高边坡工程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对描述空间拓扑关系的常用三维数据结构,提出基于半边B-Rep和裁减NURBS数据结构的边坡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实现具有复杂地质条件和基础洞室群的边坡工程三维模型拓扑关系的快速、准确建立,为边坡工程三维地质可视化提供高质量的几何数据和拓扑关系信息。分析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论证应用桌面级虚拟现实技术的X3D规范,实现边坡工程地质可视化的可行性。鉴于X3D灵活的场景交互和对复杂NURBS几何造型的支持,实现基于X3D的边坡工程虚拟现实场景的实时动态可视化、虚拟现实场景对象的可视化交互式查询。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工程为例,给出三维地质虚拟现实可视化在边坡开挖进度模拟和地质超前预报、边坡地质条件可视化查询、边坡安全监测断面地质条件解析、边坡安全监测系统可视化查询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三维地质虚拟现实可视化方法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的滑坡监测及变形预测智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将滑坡监测与当前先进的三维可视化及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三维滑坡的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滑坡监测信息与监测场址三维地理信息的综合表达,为滑坡监测方案设计和监测成果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平台。针对滑坡位移复杂的非线性演化问题,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思想,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时间序列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从而获得滑坡变形的预测模型。以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为研究实例。介绍了三维滑坡监测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算法,并对滑坡变形的非线性位移进行了智能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的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相结合的结构,以ArcGIS Server为开发平台,VisualC#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2008为数据库服务器,3dmax为建模工具,实现了对路灯等的设备的空间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地图显示、信息查询统计及三维漫游等功能,提高了道路照明的效能、节省管理费用,方便了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复杂岩质高边坡工程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自主研发的岩石边坡工程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分析系统(SlopeMoni3D),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工程为例,建立安全监测分布式分析平台,对边坡安全监测系统与赋存地质条件进行虚拟现实可视化分析。以三维云图的可视化形式对安全监测获得的左岸边坡开挖区域浅表、深部变形发展趋势及锚索测力计锚固力在相同时段变化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完成边坡整体稳定性和变形趋势的分析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以虚拟现实可视化方式解析复杂岩质边坡工程区域地质条件,可直观表达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与地质结构的相互关系,便于监测成果与地质条件和施工信息的综合分析;(2)借助三维可视化分析平台所提供的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数据场三维云图绘制等功能,可直观比较相同监测时间段不同监测项目所获得监测物理量的三维云图分布,便于从地质、施工等方面综合分析边坡各区域的变形趋势和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网络浏览和远程查询,系统以ArcSDE和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准数据、灾害空间地理数据和灾害一般属性数据,建立系统服务器端的核心数据库,以ArcIMS为平台结合JSP、Severlet、JavaBean、ArcSDE等综合技术进行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的WebGIS开发。在Struts框架的基础上,建立远程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空间信息的网络发布,提供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远程查询平台,用户可以在互联网终端检索有关公路地质灾害文字、图片等形式的一般属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和灾害监测数据,为及时了解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整治灾害提供有效地手段。  相似文献   

6.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数字化建模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围绕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首先在总结当前三维地层建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该工程的三棱柱地层实体模型。该模型将地质勘察钻孔数据离散为点源信息,采用Delaunay三角化算法对钻孔点的平面点集进行二维构网,由网格节点之间的联接关系所确定的钻孔之间的联接关系将钻孔连接成地层的三棱柱体表达,该模型体现便于存储、快速可视化和便于空间分析等优点。然后在三维图形平台上进行了隧道及附属设施的三维建模。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基于数字模型的信息查询、地层剖切、地层开挖等空间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0)
本论文利用ArcGIS Server技术,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校园WebGIS系统进行了建设。该系统使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浏览校园的虚拟景观,并可实现校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功能、分析功能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三维平台的对比与分析,结合用户对三维GIS的需求,利用开源OpenSceneGraph引擎,设计一套灵活、高效的三维GIS的可视化内核,满足城市级海量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表现,并集成ArcGIS核心功能,实现三维可视化GIS的管理、浏览和查询分析等功能。案例表明该系统既可延续原有二维功能,也能实现信息的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南京长江隧道三维信息查询系统是根据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数据,采用ArcGIS Engine技术建立起的查询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立,提出了三维建模软件建模和编程建模的混合建模方法,能够快速建立三维地层及隧道模型.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随时切换二维和三维显示窗口来转换视角,这不仅能表达空间对象的平面关系,而且能够全方位表达它们的空间关系.本文通过调用ArcGIS Engine接口开发的三维查询功能,解决了以往三雏系统中三维模型查询功能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对地下空间信息的管理查询、地下空间的设计及其维修维护、地下空间事故的应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地下空间的教学与研究.作者重点对地下空间的信息进行分析分类,提出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总体设计方法,目的是实现对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扩大数据应用的时空范围,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SQL Server 2000和VB6.0作为开发工具创建该系统,基本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安全输入、存储和准确高效地可视化输出显示等功能,对地下空间的科学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GIS已经成为支撑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基于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数据一体化存储管理成为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漳州为例,采用Oracle 11g为数据库平台,ArcSDE为空间数据库引擎,构建了C/S体系结构下的基础空间数据及元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高效整合和集成管理,为城市相关空间数据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某桁架柱悬吊体育馆网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动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动力试验包括环境激励情况下钢网架的动力特性、固定外荷载振动钢网架的动力特性、非固定外荷载振动钢网架的动力特性;系统动力分析及动力响应分析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根据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可对现状网架的损伤及安全工作性能作出判断,同时可为同类既有网架结构的检测设计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GIS软件都支持几何对象的空间分析处理,如Within、Intersect、Contain、Overlap等,而AutoCAD缺少像GIS那样的空间分析功能,但可以借助于轻量级空间数据库Spatialite实现对AutoCAD对象的空间操作。本文讨论了如何将Spatialite空间数据库模块嵌入到AutoCAD平台中以及如何实现对AutoCAD对象的空间处理和运算。  相似文献   

14.
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征程中,以实现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新一轮机构整合与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规划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重点对北京市"后总规时代"已经开展的分区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以中心城区外平原地区土地供需矛盾最为集中的大兴区为例,结合本次分区规划在编制与实施中存在的难点,从"供给侧"提出空间治理的重点改革对策,力图为全国其他特大城市提供在紧缩式发展背景下可以借鉴的"北京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王凯 《城市规划》2006,30(12):9-14,86
通过近50年我国城市发展宏观背景的分析,提出了1950年代、1960年代、1980年代和2000年以来是我国城镇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四个重要时期。指出城镇空间发展受政治、经济体制的直接影响,它的发生与发展脱离不了当时、当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合理的规划措施可以使国家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反之则国家损失惨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应该积极开展国家层面的空间规划,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简称SSAS)提供的Microsoft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和事务数据挖掘功能,通过利用Arc GIS软件、空间数据库引擎Arc SDE和数据库SQL Server软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地地类关系挖掘实现方案。首先结合空间数据挖掘(Spatial Data Mining,SDM)相关技术方法,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实现空间数据提取;然后通过空间关联操作将空间信息转化为事务,最后在SSAS中创建多维数据集,完成相关数据挖掘任务。基于某市实例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该方法探测相邻地类间的隐含关系,通过建立相邻地类图斑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模型,设置不同的参数,得到了一系列比较实用合理的关联规则,通过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城市病"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城市空间系统阐述,指出:对于中国大城市的建成区和半建成区,需要确立"空间组织优化"的规划主题。在此主题下,论述了出行尺度、出行方式和组织层次等三个空间组织方面的优化内容;提出,大城市空间规划需要基于交通行为选择调查,遵循一种"渐进式"的规划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云  方晶 《南方建筑》2021,(2):45-50
海洋空间规划作为一种基于生态系统的多用途海洋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是解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类行为活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有效工具。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为背景,讨论了全要素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陆海统筹要求,同时对国内外海洋管理及规划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并结合深圳市海岸带规划编制内容总结了陆海一体化的海洋管理和空间规划优秀经验,从整合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搭建综合管理平台、健全实施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海洋规划管理的框架思路,对未来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规划做出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通过比较分析 ,认为我国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与国际比较偏大 ,而开发区的地均效益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规模偏大、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区空间扩张中存在的非产业因素的促动 ,形成了其土地利用中独特的以土地闲置为特征的“光圈”效应和“蜂窝”效应。从城市开发区规模与效益的不同特点出发 ,立足于我国国家高新区的经验数据 ,提出了一个开发区规模的建议性标准 ,从我国城市设立开发区的目的出发 ,提出了一个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2020,(2):59-67
<正>1.何谓"端凝"中国城市人文规划实践,善于将空间经营措置与人心体验紧密结合,使得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下蕴藏一种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不同的人文空间有着不同的体验行为。"端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端凝"原指端正认真、注意力集中;古人将之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重在通过端正场所秩序而聚景凝神,以达到在人文空间中修身正心的目的。如"端凝以观物变"、"人钟山水之秀,必端凝爽哲"等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