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笛洋美术馆位于旧金山公园内,由"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于2005年开始投入使用。建造背景旧笛洋美术馆于1989年的大地震时毁损,为了满足艺术品的收藏和市民的活动需要,2001年起开始建造新笛洋美术馆。新美术馆占地约为旧美术馆的2/3,从而留出了更多的空间用于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美术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座建筑空间的物理存在,在这座建筑中展陈着美术作品。什么是美术馆?面对这样的追问,从美术馆本体的角度看,2007年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也适用于美术馆:"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其非物质遗产。"在人类遗产的保护作用方面,美术馆不可或缺地需要一座属于它的具有专业职能的建筑;  相似文献   

3.
<正>展览时间:2019.09.06-2019.10.20展览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到底是什么驱使人们离开,不管是离开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一年或者一生?位置的移动,离开的渴望,被迫的迁徙,或是对继续远行之路的探寻,这些到底揭示了什么?目的地是何处?我们又该如何抵达?作为第5届在中国举办的马塞尔·杜尚奖艺术家主题展,本次展览"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将透过一个新的视角再次呈现12位获奖及提名艺术家的作品。马塞尔·杜尚奖由法国国际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ADIAF)创立于2000  相似文献   

4.
正您是何时在刘海粟美术馆任职的?当时主要负责哪些事情?2017年11月我加入刘海粟美术馆,2018年4月正式担任馆长。我们的新馆是2016年3月开始试运行并于该年底正式对外开放。直到2018年中旬,我们把美术馆搬迁过程中积累的项目做完后,开始对其进行梳理与调整,即主要回答两个问题:其一,美术馆是什么?其二,刘海粟美术馆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
人工智能(AI)概念提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几十年来,该技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大大加快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实际运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人类在诸多领域被人工智能技术打败,让人们开始深入的思考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除了从逻辑思维角度研究人工智能,从非逻辑思维角度研究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起人类警惕,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创造了今天的人类社会。如果某一天,人类在劳动中变得一文不值,试问人类将如何自处?从大数据角度看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同于以往单纯工具性的革新,他对人类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人类属性等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影响甚至破坏着人类社会伦理关系。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更强大的影响力重组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着人类感情的寄托方式,带来的虚拟体验,却成了忠诚可信、简单纯朴的心灵栖息地,成了人们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展览以"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荒原狼"、"猞猁安全岛"和"蚁群游戏厅"三段隐喻文本展开展览叙事。三种动物作为媒介技术发展不同阶段中人类社会的原型,揭示出网络社会与个体状况之间的矛盾。展览希望能够在探讨"社交/社会智能"的其它面向的同时追问: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一种结合人类智慧、动物智能或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泛智能"?游戏(play)将作为一种贯穿始末的行为及媒介,展览的头两个部分追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以来产生的科技神话,检视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对网络社会与个体关系产生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将艺术家的反思带到游戏现场——通过修订游戏规则,使用替代和共享技术,用集群和协作意识介入日常生活和生产空间,为展览打开一个持续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走进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欣赏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作品或古代文物时,常常会遇到光线不足却眩光十足的现象,令观者在玻璃前大伤脑筋.西方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正在脱去玻璃橱窗的外衣,让观者尽情欣赏,享受人类有史以来留下的文化遗产.这固然基于文化素质的提高,更需要加强管理,为人们创造更好的视觉环境.如何消除玻璃橱窗的眩光?也一直是展览性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2020+ 2020+     
正展览时间:2020.08.01-2020.10.18展览地点:北京红砖美术馆1938年,英国诗人奥登参观布鲁塞尔美术馆后,将观看16世纪荷兰古典大师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the Eder)作品的感悟融入了《美术馆》这首充满视觉性的诗歌中,在这里,苦难、悲剧和众生的场景交错出现,平静中透露着沉郁悲凉。2020年,我们面对着近百年来最难以抹去的"疫情"时刻:突发的公共危机和社会事件笼罩全球;个体、集体、生命、自然、当下、永恒,一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6):188-189
近些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计算机领域等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人工智能同样也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从教育、娱乐、出行以及支付手段的变化,人工智能现在正在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人工智能在发展中所存在太多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最让人普遍担心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新时代中的"人机关系"法律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伦理以及社会问题研究,最后,为今后我们的智能社会,划定出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真正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5,(11):200-201
<正>UED:您既是建筑师,又有许多建筑之外的艺术作品,那么在您做美术馆这类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公共建筑时,您的出发点是什么?朱锫:首先是塑造一种人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全新体验。很显然美术馆不是一成不变的,美术馆从过去发展到今天不仅仅自身在变化,随着展览形式的多样、艺术发展的多元,美术馆自觉或不自觉的需要以不断更新的方式去适应艺术家的创作或是参与,满足他们的多种要求。所以,我的出发点就是塑造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展览时间:2018.11.17-2019.03.10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2018第11届台北双年展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及地区共42名参展者与参展团队的精彩作品。展览主题为"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旨在探究人与自然之间,交互且紧密相联的生态系统结构,将双年展作为社会实验的平台,借以建立持久社群取向,由下而上的协同作用,打开跨学科的讨论与全新可能。此次参展名单包含视觉艺术家以及非营利组织(NGO)、社会运动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筑师等,以此打造跨界对话的论述场域。在"后  相似文献   

12.
<正>至美术馆坐落在深圳宝安区全至科技创新园二号楼内。作为联系园区内不同公共空间的媒介,至美术馆也连接着人与人之间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营造具有人文氛围的工作场所。至美术馆除了展厅空间,还包含了多功能厅和工作坊。通过展览、培训、讲座和论坛等方式,至美术馆以此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3)
<正>2016年1月30日,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展览"异置"——汪一舟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展出。这是艺术家汪一舟首次大型个人装置展。什么是异置?它是指艺术家不仅在物理空间上颠倒了正常的视觉秩序,而且在观念上表现出改变物态的企图,即以柔软的宣纸作为媒介,将之转变成倒悬的三维山水。从而形成了展览的"异置"形态。汪一舟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发现新的对话与可能性——本次展览中倒悬的装置"山"占领了美术馆巨大空间,形成与地面上水墨画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
<正>展览时间:2018.11.17-2019.03.10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2018第11届台北双年展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及地区共42名参展者与参展团队的精彩作品。展览主题为"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旨在探究人与自然之间,交互且紧密相联的生态系统结构,将双年展作为社会实验的平台,借以建立持久社群取向,由下而上的协同作用,打开跨学科的讨论与全新可能。此次参展名单包含视觉艺术家以及非营利组织(NGO)、社会运动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筑师等,以此打造跨界对话的论述场域。在"后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0)
美术馆是收藏和研究人类文化资源、教育和传播艺术文化知识的场所之一,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视觉信息是现代人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视觉冲击效果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效果。视觉基本元素包括色彩、明暗、线条、形状、空间、质感等。文章对色彩、光线和空间等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美术馆展览中的有效运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今年5、6月间,伦敦的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联合举办了一系列以收藏为总标题的展览。展览的主题包括利用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对博物馆所承担的作用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进行自我批评式的审视。展览的目的是要强调不同社会对具体对象进行贮藏、分类、展示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产生显示社会内在价值观和理想的常规模式,并通过公众文化表现出来。因此,对具体对象进行收集、筛选和收藏成为一个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社会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公众形象。 人类收藏的历史由来已久,但直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博物馆作为现代研究机构的概念才诞生。19世纪博物馆真正作为收藏品的接收场所而建立,欧洲大部分贵重的国家收藏品都收藏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建筑中。位于林肯郡Inn Fields的皇家外科学院内的Hunterian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以及Wallace收藏馆(一所馈赠给政府的私人宅邸)这三处收藏场所均属此类。另  相似文献   

17.
年轻的英国馆总设计师汤马斯(Thomas)与一位记者的对话:——"汤马斯,里面还有什么?你就让我们看种子吗?"——"6万种子还不够看吗?"敏感的汤马斯有一个非常惊讶的表情。记者提问的潜台词是:只是种子,那不太单调了吗?汤马斯其实是在温和地纠正记者的想法:这里不是在展览种子,而是用种子作为语言来表达一个有关人类和自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唐克扬 《建筑师》2011,(1):109-112
美术馆设计应该有某种既定的原则吗?在一个确定的中国上下文中,本文尝试评估影响美术馆设计的方方面面.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此时""此地"的美术馆设计,美术馆的文化定位,展览策略,通达性,建筑形象和建筑程序的关系,"景观",设计的经济性,未来改建的可能,以及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展览时间_2020.05.21-2020.08.30展览地点_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作为UCCA北京于2020年举办的首个展览,本次群展对"在危机中,艺术何为?"展开了探讨。本次展览源于一场突发公共健康状况所导致的21世纪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事件,且标志着自2020年1月,在经历了史上最长的一次闭馆之后,UCCA重新对公众开放,期望通过此次展览寻求艺术给予我们藉慰、反思与凝聚力。展览以5个章节展开,聚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和生命政治学、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人类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3)
公共文化和公共教育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体系的重点,公共文化展览作为传播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教育信息的主要形式,对我国的文化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公众文化展览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文化行为,不仅能补充人们文化学习的不足,而且可以通过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审美品位,有效地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美术元素在公众文化展览中应用广泛,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