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接收天线是地球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天线的调整、故障排除和干扰应对,是地球站工作基本功。  相似文献   

2.
卫星通信地球站组成卫星通信地球站主要由:天线、射频设备、终端设备、天线跟踪伺服设备、电源设备组成。跟踪伺服设备的作用由于卫星的漂移、大气折射等原因,天线的指向常常偏离理论方向,而地球站天线波束一般较窄,因而真正在  相似文献   

3.
卢育凤 《数字传媒研究》2020,37(1):32-33,39
卫星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址能力、网络灵活、能适应业务量和网络结构的变化、覆盖面积大、不受距离和地理条件限制等特点。天线系统是卫星通信地球站最具特色的设备,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输出通道。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系统包括天线、馈源及伺服跟踪设备。伺服跟踪设备包括信标跟踪接收机、天线控制单元ACU、天线驱动单元等。地球站能否及时准确的对准卫星,除了伺服跟踪系统之外,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卫星信标,卫星信标和卫星转发器一样,是通信卫星不可或缺的重要器件之一,信标发射与通信信号使用的转发器信道无关。本文主要介绍卫星信标的一些用途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显立 《电子世界》2002,(12):76-76
<正> 卫星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址能力、网络灵活、能适应业务量和网络结构的变化、覆盖面积大、不受距离和地理条件限制等特点。天线系统是卫星通信地球站最具特色的设备,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输出通道。作为一种“换能器”,它将空间中的电磁波转化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者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转化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波,从而实现信息的接收与发出。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系统包括天线、馈源及伺服跟踪设备。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卫星通信地球站中,高功率放大器是上行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经过变频后的低电平射频信号进行放大,通过天线发到卫星上。随着各地球站的业务的不断增加,需要一种投资较少、维护方便且能满足多载波业务上行的高功放设备。行波管高功放(TWTA)因具有宽频带、高功率的特性,适用于我国广播电视业务上行,特别是多载波业务上行。  相似文献   

6.
卫星射频链路是指从地球站上行的上变频起经卫星下行到地球站的下变频之间的信道总和,主要设备有上下变频器、高功率微波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天线及卫星转发器等。本文主要针对地球站几个关键的射频有源设备。  相似文献   

7.
陈思鸿  刘青梅  刘传惠 《电视技术》2007,31(Z1):106-107,113
提出了一种先进的卫星地球站发射与接收天线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省去了传统的地球站天线自动跟踪系统中所采用的GPS、陀螺传感器等定位设备,简化了系统设备组成以及数据处理过程,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以及突出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四川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以下简称卫视地球站)于1993年9月建成.上下行分系统设备由原上海邮电一所生产,12m天线系统设备由原电子部39所提供.1993年9月18日通过入网验收.是继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节目上星后较早上星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用全国产化模拟设备上星工作至今已9年的唯一省份.为利于卫视地球站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以实现"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目标,本文对卫视地球站系统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秦顺友 《电讯技术》1997,37(3):55-60
本文系统总结了地球站天线INTELSATM网的最新技术要求,阐述了地球站天线指标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现代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设计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唐军 《电子技术》1993,20(8):44-44
VSAT(Very Small Apesture Terminal)的中文译名有“甚小天线地球站”、“甚小口径终端”、“微型地球站”、“微型卫星数据站”等。它是天线小型化、微电子技术、扩频技术、高效话音编译码和大功率卫星等各种先进技术的产物。VSAT系统是由中枢站、卫星、VSAT站组成,图1示出VSAT系统框图。  相似文献   

11.
卫星发射和接收天线是地球站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球站信号传输链路的正常与否。文章具体介绍了卫星天馈线的维护和保养。  相似文献   

12.
地球站天线及高功放指标直接关系到卫星上行的质量,本文以新疆地球站C波段上行系统为例,讨论地球站天馈线及高功放系统重要指标的测量与计算.  相似文献   

13.
天线是卫星地球站通讯系统重要部件,有严格的无遮挡要求。受其影响,地球站设备系统的防雷受到极大局限,常常无法周全考虑。本文针对地球站防雷的经验教训和规范要求,在分析雷电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光隔离对设备系统进行分隔防护的建议及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卫星通信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它由基带处理、调制/解调、发射、接收、天线和电源设备组成。 随着卫星通信的蓬勃发展,五花八门的卫星通信地球站相继问世,并且方兴未艾。它们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工作频段分可分C频段站、Ku频段站和Ka频段站;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固定式站和可移动式站,其中可移动式站又包括搬迁式站和移动中可通信站,前者能折叠运输,后者可装在车、船或飞机上随时通信;按用户性质分,可分为军用地球站、民用地球站、通信用地球站和广播用地球站等。现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15.
赵世伟  金霖  张洪顺 《通信技术》2011,44(8):27-28,32
近年来,卫星地球站电磁环境日益恶化,必须加强卫星电磁干扰防护。天线作为卫星地球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完成正常收发任务的同时,也是电磁干扰耦合的主要途径。因此,对卫星地球站天线进行屏蔽是卫星地球站电磁干扰防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根据刃峰绕射损耗模型,研究了地球站天线屏蔽体的设置方法,分析了屏蔽体设置距离与屏蔽体高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建议在地球站天线周围设置金属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地球站发射天线的安装调试和入网测试方法,并对天线系统的维护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VSAT系统     
卫星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的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庞大,使用条件要求高,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甚小天线卫星通信地球站(VSAT)的天线直径不超过3米,设备结构紧凑,智能化,价格便宜,安装维护也方便,组网灵活,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发展很快。本文以日本NEC公司的NEXTAR系统为例,为我们描绘出VSAT系统的概貌。  相似文献   

18.
一般情况下,地球站具有收发两用功能。它的抛物面天线尺寸较大,例如云港地球站使用的C频段抛物面天线直径为11m;沙河广播影视地球站使用的C频段抛物面天线直径为12m、Ku频段抛物面天线直径为7.6m。这种天线的方向性很强,就像针尖那样指向卫星方向,以确保卫星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质量。此外,地球站天线需要有自动跟踪控制设备,这是为了最佳地利用天线的增益,使卫星以最小限度的发射功率达到稳定、可靠、经济的通信效果,也是为了准确地获取卫星的轨道数据,监视或校正卫星的位置,使地球站天线在任何时候都精确地指向卫星。而地面站…  相似文献   

19.
卫星通信近几年发展迅速,我国各个省都有卫星通信地球站,面对迅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如何维护好地球站的设备,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各个卫星通信站维护部门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对福建省福州、厦门两个地球站的多年维护工作中,我们按维护规程进行维护,深刻体会到维护工作应突出维护重点和难点。对维护中易引起电路全阻的关键部位,要加强维护技术力量,并由此摸索出“抓两头带中间”的维护方式。从地球站设备组成的框图(图1)中可以看出,虽然设备多,但以一个地球站作为一个单元来讲,从信号传输的路由经过来看,地球站与外界有连接的仅是天线和光端…  相似文献   

20.
要减少地球站设备的故障率,良好的维护可以大大降低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是安全播出的基础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球站节目源引接链路的播出维护、地球站中频系统的播出维护和地球站上变频器系统的播出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