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袁辉  蒋海  魏纳 《海洋石油》2006,26(3):94-96
在采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优化设计地面驱动单螺杆泵采油系统所建立的模型中,需要求得螺杆泵吸入口和排出口压力,以便根据压差重新选择螺杆泵和设计抽油杆柱。在计算排出口压力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由于抽油杆柱旋转引起杆管环空气液两相流摩阻的影响。以GLB40-42型螺杆泵为例,理论和计算数据分析表明,转速和抽油杆直径对流体流动摩阻压降有显著影响,从而为进一步优化设计螺杆泵和抽油杆柱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面驱动螺杆泵泵送油水乳化液时的摩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地面驱动螺杆泵泵送油水乳化液时的摩阻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测量摩擦压降研究了油包水与水包油乳化液之间的相转变现象,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下抽油杆转速对油包水乳化液及水包油乳化液流动摩擦压降的影响。实验和分析表明,当含水率为0.41~0.43时,水包油乳化液将向油包水乳化液转换;抽油杆的旋转效应在水包油乳化液时对摩擦压降的影响要大于油包水乳化液。通过实验数据处理,获得了不同流型下抽油杆旋转时环型管道内幂律型油水乳化液流动摩擦阻力的实验关系式。这些研究结果对地面驱动螺杆泵的设计及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多数研究将地面驱动螺杆泵井杆管环空中的井液的流动看作多相流体轴向流动,实际上在高速旋转抽油杆带动及螺杆泵压差作用下,环空液体呈现螺旋流动。根据粘性流体运动方程及螺杆泵井井筒液体运动的特点,建立了地面驱动螺杆泵井幂律流体杆管同心环空螺旋流数学模型。运用不均匀对数网格法和有限差分法求其数值解,并对不同的流场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井液的轴向速度、切向速度、合速度及压力梯度随抽油杆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视粘度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少。在设计螺杆泵井转速时,既要考虑增大产量,又要考虑螺杆泵举升高度及寿命。  相似文献   

4.
晏祥慧  齐明侠 《石油机械》2004,32(C00):107-110
为了优选地面驱动螺杆泵油井的泵及杆参数,开发了地面驱动螺杆泵油井抽油杆系统分析与最优设计系统。建立了螺杆泵、杆柱直径及扶正器间距的优化设计模型。在对螺杆泵进行优选的过程中,可从现有的泵型库中选出最优的一种,并确定出油井的优化产液量、合理的下泵深度及螺杆转速。在对抽油杆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又分为两个层次,分别以扶正器数目最少和杆件综合强度(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最大为目标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动态优化的思想进行求解,完成了系统优化设计程序,并已应用于工程实际设计计算,保证了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螺杆泵采油方法主要由地面驱动装置、井口防喷盒、抽油杆、井下泵的转子和定子构成。定子依靠地面驱动装置输出的动力,旋转抽油杆,通过抽油杆把动力传给井下泵的转子,使转子在固定在油管上的定子中旋转,从而将定子空腔内的液体均匀地排出泵筒,把井底的原油连续地举升到井口。1986年大庆油田引进了4台螺杆泵,共在3口井上进行了4井次试验。初期效果好,产油量最高可增加2.25倍。但由于泵筒中橡胶与钢管粘贴的质量问题、地面装置的质量问题及油井管柱的锚定问题等,影响了螺杆泵的使用寿命。但这些问题都可在使用中逐步加以解决,所以从长远考虑,推广螺杆泵采油法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地面驱动螺杆泵是由地面电动机带动驱动头,经减速带动光杆和抽油杆柱旋转,驱动螺杆泵转子旋转抽油的一种抽油泵。本文着重就其优化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也谈螺杆泵抽油杆柱的摩擦力矩计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路利民 《石油机械》1990,18(3):35-40,43
<正> 地面驱动式螺杆泵在运行时,油管中的原油在旋转着的抽油杆柱表面产生一个摩擦力矩。因为该力矩与原油粘度、杆柱转速、油管内径和抽油杆柱半径等参数有关,并且分布在整个抽油杆柱的表面,所以,在进行抽油杆柱的强度计算,以及考虑电动机传递到螺杆泵上的功率等问题时,必须知道这个力矩的大小。文献[1]在对具体的物理状态作了一些假设之  相似文献   

8.
螺杆泵采油系统杆柱的扭转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直井中用于驱动井下螺杆泵的旋转级次抽油杆柱建立了扭转振动分析模型,推导出了该级次抽油杆柱扭转振动频率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级次杆柱扭振固有基频与单级杆柱固有基频之间的关系。计算表明,泵深在700-1800m时,常用的二级抽油杆柱组合的扭振固有基频为22-58r/min,低于螺杆泵的工作转速区,这完全不同于有杆泵抽油系统。指出,由于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工作转速区高于其杆柱扭振固有基频,在选定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工作转速时,除考虑杆柱的基频外,还应考虑杆柱的扭振高次谐波频率,这样可以避免系统工作在高次谐波共振区,而且有利于避免系统工作转速在穿越高次谐波对应的转速时系统的失速;在设计螺杆泵采油系统杆柱组合时,应考虑组合杆柱扭振基频的提高,尤其要注意常用的二级杆柱组合时杆长比接近50%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螺杆泵井抽油杆/泵优选及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开发了地面驱动螺杆泵油井抽油杆系统分析与最优设计系统;建立了螺杆泵、杆柱直径及扶正器间距的优化设计模型。在优选螺杆泵的过程中,可从现有的泵型库中选出最优的一种,并确定油井的优化产液量、合理的下泵深度及螺杆转速。在对抽油杆进行优化过程中,又分为2个层次,分别以扶正器数目最少和杆件综合强度(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最大为目标,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动态优化的思想进行求解。完成了系统优化设计程序,并已应用于实际设计计算中。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种人工举升方式最新的15项新技术,包括:游梁式抽油机(7项)、螺杆泵(4项)、气举活塞泵(4项).游梁式抽油机显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举升技术,它是由地面电机驱动系统提升油管柱中的抽油杆来驱动井下的往复泵工作的.螺杆泵系统是由地面驱动系统旋转抽油杆柱来驱动井下泵转子在弹性定子内举升液体.而在柱塞升举中,一自由移动的柱塞随流体进入油管中,然后通过地层气或从套管环空中注入的气体将段塞(主要是液体段)举升至地面.  相似文献   

11.
变频调速地面驱动螺杆泵稠油开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断、脱频繁,单井提液调参难以控制等问题,开发了螺杆泵井的变频调速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该技术准确、实时地监控螺杆泵井的扭矩,转速等工况参数,并对螺杆泵井实施变频调速,自动控制从科学合理的调参。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螺杆泵井的管理水平,有效的减缓了抽油杆的频繁断,脱问题,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2.
变频器在地面驱动螺杆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断、脱频繁及单井提液调整参数难以控制等问题,开发了螺杆泵井的变频调速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准确、实时地监控螺杆泵井的扭矩、转速等工况参数,并对螺杆泵井实施变频调速和自动控制。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螺杆泵井的管理水平,有效地减缓了抽油杆的频繁断、脱问题,延长了螺杆泵井的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3.
电热杆在稠油举升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杆泵采油工艺下泵深度有一定限制,而电热杆采油工艺适应范围广,泵挂下深不受限制,且能连续加热,为此,进行了电热杆采油工艺研究。根据电热采油工艺原理和技术指标,从选井、选择加热深度、选择加热功率、选择工作制度几个方面进行了电热杆采油工艺设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了螺杆泵、管外电缆、变频加热器、电磁加热器及电热杆等工艺。现场试验表明,该工艺解决了稠油在井筒内流动困难的问题,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能耗相对较低,是值得推荐与推广的稠油举升工艺之一,同时在应用中也发现该工艺还存在三相电不平衡及能耗高等问题需要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稠油井以及偏磨井,由于抽油杆工作条件恶劣,在上冲程时抽油杆的拉应力增加; 而下冲程时阻力大,抽油杆柱的中和点之下处于受压状态,存在交变载荷,造成泵效低、杆管偏磨严重。通过分析井下抽油设备受力状态,对常规抽油泵结构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研制了一种旁通阀液力反馈抽油泵。该泵型采用液力反馈技术,为杆柱下行提供动力,克服稠油井、偏磨井井中杆柱下行摩阻,避免下行杆柱弯曲,同时提高泵的充满度,延长有杆泵系统的正常生产周期。泵阀采用弹簧复位球阀,柱塞两端设计防砂结构,适用于斜井、稠油井,并提高了泵效。  相似文献   

15.
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的受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螺杆泵抽油系统的工作特点,对抽油杆柱的扭转载荷与轴向载荷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合第四强度理论,对杆柱强度条件进行了分析。受力分析和强度条件分析表明,杆柱顶部截面所受载荷最大,是设计与校核的重点部位。同时,杆柱所受最大载荷与下泵深度、杆柱直径、原油粘温关系等密切相关,必须结合相关的强度理论才能实现对螺杆泵抽油系统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6.
浅谈采油螺杆泵与油井的匹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各油田使用的采油螺杆泵都存在过早失效的现象,经长期研究认为,除了产品的制造质量外,还有螺杆泵与油井不匹配的问题。重点叙述了2种匹配不合理的工况和1种匹配合理的工况,其中一种匹配不合理的工况特点是油井的供液能力强,静液面和采液指数高,而选配的泵流量小,扬程高;另一种匹配不合理的工况特点是油井的供液能力不足,采液指数很低,而选配的泵流量过大;匹配合理的工况特点是泵的工作点在高效点附近,并要保证螺杆泵的正常工作沉没度。  相似文献   

17.
电加热空心抽油杆驱动螺杆泵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爱民 《石油机械》1998,26(3):36-38
新研制的电加热空心抽油杆驱动螺杆泵装置采用空心杆驱动螺杆泵,抗扭承载能力比相同横截面积的实心杆增大近1倍。通过向空心杆内孔下入整体电缆,经终端器使电缆和空心杆内壁构成回路,利用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原理使杆壁发热,进而加热油管内原油,达到防止油管内壁结蜡,增加原油流动性,降低杆柱承受的摩擦扭矩及防止杆柱断脱之目的。试验和应用情况证明,这种装置具有加热段长、加热均匀和加热功率可调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开采高粘、高凝和高含蜡原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