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FPSO设计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20多年FPSO已成为世界海上油田开发的主流方式。我国渤海湾和南海新开发8个海上油田全都采用了新设计的FPSO。本文旨在七O八所设计浅水型、抗冰型及抗台风型8艘FPSO基础上,描述FPSO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首次开展的十大名船评选活动于2006年3月2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简称FPSO)“渤海友谊号”(所属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设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荣膺“中国十大名船”称号。“渤海友谊号”是集原油加工、海上油库、海上卸油终端、配套生产及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石油开发的大型重要设施,它的建成实现了我国FPSO设计建造零的突破。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FP-SO数量及新设计建造FPSO数量最多的国家,FPSO支撑着我国海洋石油70%的产能,…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海洋石油111"FPSO服役的南海番禺4-2/5-1油田的安全生产,提出了FPSO在位不停产整体更换单点系泊系统的方法。该方法改变了更换单点系泊系统的传统做法,通过设计施工方案并进行优化,分析施工船舶的资源选择、施工环境条件及风险,研究大型吸力锚的安装、施工船不偏移贴近FPSO直接进行锚点张紧作业、精确测量调整链长度和上锚缆快速更换等多项关键技术,最终成功实施了FPSO不解脱、油田不停产状态下快速更换整个单点系泊系统。本文方法的成功应用填补了我国FPSO在位不停产整体更换单点系泊系统技术的空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八角形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模  王春升  张理  陈国龙 《中国海上油气》2008,20(3):195-198,201
针对渤海边际油田开发的需要,提出了八角形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的概念,探讨了将八角形FPSO用于浅水海域小型油田或边际油田开发的"蜜蜂式"开发模式,并对八角形FPSO总体布置、与井口平台间的柔性连接、原油外输方式、浅水海域多点系泊系统、环形舭龙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这些初步成果可为今后研究开发各种全新概念的FPSO提供借鉴,也将积极推动我国浅水海域小型油田或边际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海上油气工程装备已成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重点关注的内容。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抗风浪干扰性强、能长期系泊、储卸油量大、投资少、收益快及能转移、可重复使用,与其他形式相比,FPSO更适于边际和深海油田开发。为更好地理解深海海洋工程装备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法,以一艘307×74m级FPSO为例,分析了FPSO的电气系统的特点,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FPSO电气系统装备,指出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13艘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支持着我国海洋石油80%的产能。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and Offloading system,以下简称FPSO),是海洋石油工业集油气生产、储存、外输、生活、动力于一体的海上油气处理大型设施,目前已成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主流生产方式。我国现有13艘FPSO在服役,它支持着海洋石油80%的产能,被称为我国新兴的  相似文献   

7.
海洋石油112号FPSO建造、安装和调试期间的项目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简要介绍了渤海湾曹妃甸11-1/2油田FPSO的工程背景基础上,从油田生产管理者的角度入手,以多元文化多方合作为背景,对该项目在建造、安装和调试期间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团队协作、工程费用、质量和进度控制以及操作队伍的前期介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该项目的成功管理为该油田一期开发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海洋石油FPSO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并成为在双赢模式下中外合作开发海上油田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对中海油海洋石油118 FPSO的项目管理、结构、管线、机电等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回顾,对项目中的主要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可以为中国未来FPSO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渤海曹妃甸11-1/2油田生产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湾曹妃甸11-1/2油田FPSO海洋石油112号生产水处理系统和注水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投产以来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油田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改造后系统经实际操作运行效果良好,为今后类似FPSO的设计建造积累了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了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海洋石油水下装备在研制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通过分析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认为未来5~10a将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为此对我国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的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依托重大海洋石油装备工程项目,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再创新和自主研制,尽快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全面提升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的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中,由于频繁起下管柱,使试油周期延长,对测试层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测试资料准确性,影响了试油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了射孔、测试、压裂与水力泵快速返排求产一体化联作工艺,并在霍20井进行了成功实施.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是一套完整高效有利于保护油气层、准确获取地层真实产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During his visit to Central Asian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3,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d major initiatives to make joint efforts to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SREB)"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MSR)".With the historical imprint of the Silk Road an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cooper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相似文献   

13.
石油和天然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决定了油气储运工作的重要性。本文论述了做好油气储运工作首要要做好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同时也要避免储运过程中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回顾了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服务分公司在科研项目进展、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介绍了该公司在建立并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文章认为,公司制度和政策向创新者及科研工作者的倾斜,是公司科研水平提升与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油气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东 《断块油气田》1996,3(5):33-36,43
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在多次地质运动作用下,地质构造下分复杂,形成了多元复合成烃,多期运聚平衡,多套油层系,多种成藏类型的复杂断块和复式油气区。  相似文献   

16.
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性决定需要制定专门的分类标准对其分类。通过对SPE、WPC、AAPG、SPEE共同研发的《石油资源管理体系》PRMS和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介绍,就中外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进行比较,结合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油气资源储量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油试采计量分离系统通过自动化仪表和微机监控系统实现了资料录取及处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工作时,管道上的各计量仪表分别动态采集动力液压力、流量、温度、产出液压力、流量、温度及在线测量含水等数据,所有数据通过动画技术实时显示在监控系统主界面,为取全取准资料提供了一套高效、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生储盖组合的油气分布特征及规律,以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2个组合样式为例,在剖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及输导通道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与油源断裂油气通道特征关系对比,对2种组合样式的油源断裂运移油气特征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油气输导差异性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油气输导平面分布范围的差异性.下生上储式油...  相似文献   

19.
20.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沉积学创新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梳理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对沉积储集层研究的需求,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领域。近年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建立跨重大构造期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新模式,扩展了油气勘探领域;深水沉积砂体分布规律的新认识促使深水—超深水区与湖盆中心持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深层—超深层储集层发育机理的新认识拓展油气勘探开发深度;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模式与非常规储集层研究新进展,促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多尺度开发地质建模有效预测剩余油分布。沉积储集层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为沉积学理论发展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未来沉积学研究中,应发展传统沉积学、创新细粒沉积学和非常规储集层地质学,为沉积原型盆地恢复、富有机质页岩富集区评价、有利储集层预测和有利目标区优选提供依据,推动沉积学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