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型机与应用》2017,(19):70-73
异构网通过运用不同功率的基站同频部署,扩大了网络覆盖率及系统容量。但同时这种多层结构也带来了小区间干扰问题。ABS是一种时域上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解决了下行传输中高功率宏基站和低功率小基站共享频域资源时的干扰问题,但该技术的缺点是降低了宏基站的用户容量。文中研究了一种从频域、时域、功率三个维度联合进行干扰协调的新型ABS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案可以显著增加宏基站用户的吞吐量,同时不对小基站产生过多干扰。  相似文献   

2.
部署异构网络是提高移动通信系统容量至关重要的举措。然而宏基站的高发射功率会使得微蜂窝边缘用户受到严重的干扰;同时,微蜂窝周围的宏蜂窝用户由于靠近微基站将同样受到其所造成的干扰,因此这些用户应该受到保护。通过研究异构网络下行传输中的资源分配与功率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划分的资源分配与功率控制方案。首先根据用户的信干噪比对用户进行分类,同时为受干扰严重的边缘用户划分保护频带。此外,通过动态地调整每个基站在保护频带上的传输功率,在不过度牺牲系统性能情况下减轻边缘用户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够有效抑制宏蜂窝和微蜂窝边缘用户的干扰并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频谱共享条件下家庭基站双层网络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策略.将宏基站所能承受的干扰限度视为家庭基站的可分配资源,家庭基站以竞价形式对其"购买",从而构成宏基站与家庭基站以及家庭基站用户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该博弈过程中纳什均衡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并给出了在非合作模式下指导家庭基站用户进行理性竞争的分布式功率调整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徐昌彪  郭瑞博  鲜永菊 《计算机工程》2020,46(1):150-156,163
针对异构密集蜂窝网络中小基站双工模式不同导致的网络干扰,设计一种带内全双工(IBFD)基站部署方案。建立IBFD基站部署的最优化模型,利用基于贪心算法的混合带内/外全双工模式选择算法近似求解该模型,并通过部署适当比例的带内回程基站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协调小基站对宏基站的跨层干扰与小区间干扰,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5.
金勇  龚胜丽 《计算机应用》2018,38(1):217-221
针对家庭基站密集部署情况下的下行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簇的资源分配方案。首先,采用部分频率复用(FFR)技术将网络中所有小区划分成不同的空间,既能抑制宏基站之间的同层干扰,又能降低边缘区域宏基站与家庭基站间的跨层干扰;然后,结合图论的知识及凸优化理论对家庭基站进行分簇,并采用基于用户速率公平的信道分配算法对家庭基站进行子信道分配,抑制家庭基站间的同层干扰;最后,采用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对家庭基站功率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未分组算法,所提算法的信干噪比(SINR)和吞吐量有明显提高,其中,系统吞吐量低于4 Mb/s的概率降低为30%;同时,与未分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公平性提高了12%,使用户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周童  程方  张治中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2):3730-3732,3738
为了提升实际基站部署时的合理性,针对异构蜂窝网络(HetNet)的基站部署,同时考虑了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MBS)与宏基站、宏基站与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PBS)部署的相关排斥性,采用蜂窝网络渐进增益分析法推导出两层非泊松网络的覆盖率,并针对网络能效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吞吐量和网络总能效.最后,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基站发射功率的能效优化算法,通过优化PBS发射功率使网络能效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覆盖率优于两层HPPP模型,能效优化算法最高可使系统能效提高约30%,在实际基站部署时应调整合适的基站间距和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7.
王月平  徐涛 《计算机应用》2020,40(5):1392-1396
用户接入问题就是无线终端选择接入某个服务基站的问题。用户接入可以看作无线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对于网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现负载均衡、控制干扰、提高频谱和能量效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包含宏基站和全双工小基站的多层异构网络特点,考虑了分离多接入机制,即允许一个终端在上行和下行接入到不同的多个基站,从而实现性能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将异构网络中的上行下行分离多接入的用户接入问题建模成一个演化博弈问题,其中用户是博弈方,相互之间进行资源的竞争,基站的接入选择就是博弈中的策略,每个用户希望能通过策略的选择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此外,基于演化博弈和强化学习设计了低复杂度自组织用户接入算法,用户可以根据当前的策略选择收益来进行策略调整,并最终达到均衡状态,实现了用户公平性。最后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工程》2019,(11):112-120
在MBS-PBS两层异构网络中,微微基站采用小区范围扩展技术对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时,pico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受到MBS基站较大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函数的改进HSARSA(λ)算法。采用缩减功率的RP-ABS子帧技术,在保证宏基站自身通信性能的同时减小MBS基站对pico边缘用户的干扰,并运用基于启发函数的改进HSARSA(λ)算法与环境进行交互,以配置RP-ABS子帧密度与功率大小,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HSARSA算法与原始SARSA和Q-Learning等算法相比,pico边缘用户吞吐量分别提升12%和40%,系统用户吞吐量分别提升10.3%和20.2%,有效提高了pico边缘用户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环境热点区域业务密集化部署带来的流量激增问题,将微微基站和毫微微基站密集部署在宏基站之上以达到分流的效果,构建了一个三层簇异构网络模型。为有效抑制层内和层间传输的严重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簇分类的改进共享频谱分配方案。采用泊松簇过程和泊松洞过程对基站部署进行建模,详细描述了接收端精确的干扰统计特性,基于有效性准则给出了系统覆盖概率。同时还考虑了有序FBS级联方案和无序FBS级联方案2种情况。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揭示了网络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与无序FBS级联方案相比,有序FBS级联方案的性能增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BS和FBS的覆盖半径。   相似文献   

10.
家庭基站是一种小体积、低发射功率的基站,它为长期演进(LTE) femtocell双层网络提供更好室内覆盖的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容量。然而,femtocell和宏基站(MeNB)之间的干扰不容小觑。针对二者间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频率复用(SFR)的有效的LTE femtocell网络的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方案。该方案中,为避免共信道干扰,先对宏小区进行SFR频域资源分配,然后让femtocell用户使用宏基站未占用的频域资源;并且当femtocell位于宏小区中心区域时,不使用同一扇区边缘区域占用的频带。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减小了不同类型用户间的干扰,整个网络的吞吐量比没有使用ICIC技术的情况提高了14%,同时小区边缘用户的平均吞吐量至少提高了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