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结构比较及电磁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kV和220kV同塔四回杆塔为例,探讨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设计方案。列出了可能的各种导线排列方式,计算并比较线路对地场强、导线表面场强和无线电干扰水平。分析表明,导线排列方式对线路下地面场强值比较敏感。通过计算比较,提出最合理的同塔四回塔型和导线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同塔并架多回输电线无线电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同塔并架多回输电线路的特点 ,讨论了导线相序排列对导线表面场强的影响。并比较四回输电线路三种杆塔的合理选择 ,计算了典型排列方式导体表面场强及同塔并架多回线无线电干扰 ,结果表明各相导线的逆序排列可改善线路两面的干扰状况 ,节省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提出±800 k V与±500 k V混压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极导线布置方案,对不同极导线布置方式下的电磁环境(导地线表面场强、地面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线路最小对地高度与走廊宽度、线路防雷性能等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不同海拔高度下极导线布置方式的推荐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特超高压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研究750kV/330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文中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同塔四回混压输电线路导线下的工频电场,采用毕奥—萨瓦定律计算磁场数值,并采用激发函数法进行了无线电干扰的计算,同时运用BPA公式进行了可听噪声的计算。针对同塔四回混压输电线路不同导线相序布置、不同分裂间距、不同杆塔呼称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B型塔采用A6和B6相序布置可以有效改善线路下方电磁环境;导线分裂间距对电场、磁感应强度影响较小;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随着杆塔呼称高增加而降低,其中电场、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减幅较大,可听噪声减幅较小。依据相应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获得了满足电磁环境要求的杆塔呼称高度。  相似文献   

5.
明确了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地面工频电场、自然功率和线路阻抗等参数的工程计算方法,针对规划的33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重点研究了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相导线布置形式与地面工频电场、自然功率和线路阻抗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相导线布置形式进行合理选择,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设计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EMTP以实际工程中同塔双回路220 kV线路在不同段分别与特高压1 000 kV和超高压500 kV线路同塔混压四回线路为模型,对不同工况下输电线路的电流不平衡度进行了研究,以便得到同塔四回线路合适的相序排列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中同时存在1 000 kV/220 kV和500 kV/220 k V同塔四回路布置时,在1 000 kV线路和500 kV线路不同运行工况下220 kV线路的电流不平衡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且500 kV输电线路的电流不平衡度也会受到不同运行方式下1 000 kV输电线路的感应影响。根据对220 kV导线不同相序布置方式下线路电流不平衡度的计算,推荐同塔双回路220 kV线路采用逆相序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7.
《华东电力》2013,(4):745-750
研究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磁特性分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利用模拟电荷法和模拟电流法仿真计算500 kV/220 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3种典型塔型、12种相序布置线路在地面附近(距地高度1.5 m)的电磁场分布,并分析导线对地高度对地面附近电磁场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最优相序布置方式以及导线不同对地高度下地面附近的电磁场强度,为500 kV/220 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50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极导线排列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由于输送容量大、占地少等因素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应用。±500kV同塔双回直流极导线排列方式应综合考虑电磁环境、防雷性能、走廊宽度、电晕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本体造价综合考虑。本文以溪洛渡送电广东±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为例,从导地线表面场强、地面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导线对地最小距离及走廊宽度、防雷性能等方面,对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几种极导线排列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相序排列方式对线路的电磁环境和防雷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以750kV兰州东-平凉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例,计算了同塔双回、每回竖直排列线路各种相序排列方式线路的导线表面场强、地面电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电晕损失、反击跳闸率等线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结果表明:两回线路以ABC/ABC和ABC/RAC相序排列时线路电磁环境最好、电晕损失最低;而ABC/ABC和ABC/ACB两种相序排列的双回反击跳闸率远高于其他相序排列方式。因此从改善线路电磁环境、降低电晕损失、改善防雷性能几方面出发,建议同塔双回、每回竖直排列线路尽量采用ABC/BAC相序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10.
750kV同塔双回输电路相序排列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相序排列方式对线路的电磁环境和防雷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以750 kV兰州东一平凉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例,计算了同塔双回、每回竖直排列线路各种相序排列方式线路的导线表面场强、地面电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电晕损失、反击跳闸率等线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结果表明:两回线路以ABC/ABC和ABC/BAC相序排列时线路电磁环境最好、电晕损失最低:而ABC/ABC和ABC/ACB两种相序排列的双回反击跳闸率远高于其他相序排列方式.因此从改善线路电磁环境、降低电晕损失、改善防雷性能几方面出发,建议同塔双回、每回竖直排列线路尽量采用ABC/BAC相序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500 kV同塔4回路传输线的电磁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传统的等效电荷法及其缺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500 kV同塔4回路传输线电磁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准确分析500 kV同塔4回路传输线周围的电磁场强度。针对2种常见的同塔4回路塔型(垂直塔和水平塔),分别选取4种相序排列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00 kV同塔4回路全相序逆排列能明显降低其电磁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为传输线路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等效半径较大的特点,在建立特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模型的基础之上,基于边界元法对单回平行排列、同塔双回、紧凑型及单回酒杯塔型4种不同的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及线下距地1 m处的工频电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针对我国复杂的地理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导线分布模式,其中紧凑型输电方式不仅可以改善线路下电磁环境,而且还可大幅减少输电走廊的宽度。  相似文献   

13.
张波  曾嵘  何金良 《陕西电力》2008,36(1):6-10
沙尘暴是西北地区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科研人员发现沙尘暴不仅会改变空气的绝缘性能,而且由于沙尘颗粒之间的摩擦.会在空间产生强烈的电场(沙尘电),这可能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产生影响.文章主要针对沙尘暴和沙尘电对输电铁塔塔头工频电场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矩量法并引进复电阻率的概念,模拟分析典型铁塔塔头周围均压环和导线表面在不同外加电场作用下的最大电场强度,研究沙尘电对输电铁塔塔头电场分布的影响,并研究通过对导线和均压环配置的优化来降低中相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的具体措施.研究发现,强沙尘暴时,强烈的沙尘电有可能使部分导线表面的最大电场强度增大,影响电力输送安全,但可以通过优化导线布置来改善.  相似文献   

14.
1000 kV级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最小对地距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线最小对地距离的取值是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总结国外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经验,提出了把"最大地面电场强度限值"作为我国交流特高压线路导线最小对地距离的选取原则。基于逐步镜像法建立了特高压架空线下空间电场的数学模型,并按照不同区域地面电场控制指标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了1000 kV级交流特高压单回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导线在相应区域下的最小对地距离。研究了线路运行电压、相间距离、分裂导线结构、导体布置形式和双回路相序布置方式等因素对导线最小对地距离取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几何参数与地面最大工频电场强度的关系和地面最大工频电场强度的特点,给出2种基本分裂导线排列方式的导线最小对地高度和走廊宽度。分析特高压输电导线运行温度和最大弧垂的特点。从特高压输电导线最大弧垂变化和输电运行方式两方面,讨论特高压输电导线地面最大工频电场强度限值10~12 kV/m的安全与经济的合理性。最后,提出特高压2种基本杆塔结构(猫头塔和酒杯塔)的几何参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驰 《浙江电力》2020,(1):73-82
特高压输电线路能减小走廊面积,有效提高单位输电线路走廊宽度的输电容量,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经济效益。特高压输电线路常采用多分裂导线,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计算精确度直接影响导线的合理选型和布置。为此,以有限元法为理论基础,以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为仿真工具,以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建立典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二维静电场仿真模型,研究分析分裂导线在水平排列、同塔双回、正三角对称、倒三角紧凑型对称布置方式下周围空间电场的分布,以及地面是否水平、是否有杆塔等因素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以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表面电场和空间电场的特性,参考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计算设计特高压六相输电系统杆塔典型尺寸并选取分裂导线型号。在此基础上,考虑分裂导线中各子导线间的相互影响,计算特高压六相输电导线表面最大场强和线路下距地面1 m处的空间电场分布,并将计算值与相应电压等级的同塔双回线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特高压六相输电导线表面场强和线路下距地面1 m处的空间电场均优于同塔双回线路。故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线路工频电场超限值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针对日益增多的超高压线路引起的环境问题,研究了超高压线路工频电场超限值对策。通过对现有的和采用屏蔽措施后的地面电场强度分布、屋顶场强分布分别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和模拟试验,确定出架设屏蔽线和接地围栏两种屏蔽方案;根据屏蔽方案在现场采取屏蔽措施,在500kV线路下边相外架设1根屏蔽线,高度11m,水平距离距边相2m,试验结果表明屏蔽后场场强降低了35%。  相似文献   

19.
高压直流双回输电线路合成电场与离子流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压直流双回输电线路在我国尚无设计与运行经验。为此,文章对双回直流线路电晕效应产生的离子流与综合电场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导线不同的布置方式以及线路间距、对地高度、导线分裂数、导线半径等结构参数对地表离子流和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回线路上下排布方式的地表合成场强与离子流密度较小;在相同导线尺寸与同等架设高度下,合理排布的双回线路的地表场强与离子流远小于单回线路,且双回线间距越小地表场强与离子流越小;同塔双回线路的电磁环境要优于单回线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输电线路适当等效建模,应用模拟电荷法在输电线内部设置模拟线电荷,计算了超特高压同塔4回线路的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和距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并与目前的特高压双回鼓型塔、单回猫头塔、单回酒杯塔和单回紧凑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塔4回线路的导线表面电场强度不高于其他塔型,同时地面工频电场强度要明显小于其他塔型。其理论依据为同塔的500kV导线屏蔽了1 000kV导线在地面方向的大部分电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