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遗传神经网络在滑坡灾害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BP算法易收敛于局部最优以及网络结构难以确定等问题,引进遗传算法进行混合建模.采用遗传学习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前馈人工神经网络,即先用遗传学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并避免陷入局部极小.文中结合实例,对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改进的神经网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表明,利用改进的混合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缩短收敛时间.  相似文献   

2.
改进GA算法结合ANN用于酚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IGA)和BP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0个酚类化合物的麻醉毒性和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并与单纯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中的局部最优问题,采用最优交叉和变异等遗传策略,有效地解决了收敛过程中的振荡问题,所得模型的训练精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单纯的BP人工神经网络QSAR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工业中动态流量测量困难的问题,引入软测量方法对动态流量进行测量.考虑BP算法建立软测量模型时收敛速度慢,易陷"局部极小"等不足,提出一种经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进行软测量建模,用遗传算法先确定BP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参数,将训练一定次数后得到的连接权值作为遗传计算的初始值,再用遗传算法确定BP网络的最优连接权值,最后把用BP算法训练得到的网络用于建模.文中对在燕山大学液压实验室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建模方法在模型的训练速度和精度上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基于粗糙集和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P神经网络结构由于特征维数增多变得复杂,以及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值点,提出了粗糙集和改进遗传算法结合共同优化神经网络的方法。首先利用粗糙集对样本空间进行属性约简,降低特征维数,进而简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然后训练过程中先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全局搜索网络的权值和阀值,再使用BP算法局部搜索细化,避免网络过早收敛。试验分析证明优化后BP神经网络比传统BP网络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极大提高,泛化能力得到了增强,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空间模型,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合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建立3种人工神经网络拟合乘员伤害,网络结构经过优化和训练后使用遗传算法寻优,优化后的参数使得约束系统的保护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优化结果表明:RBF网络和GRNN网络对乘员约束系统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BP神经网络数值预测中结构不易确定、易陷入局部最小等问题,利用遗传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优化网络结构,采用浮点数编码方式优化网络参数;利用粒子群算法进一步改善网络参数,减少算法耗时,提高预测精度。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BP网络在降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GA)和BP算法结合的神经网络模型优化方案。首先采用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在进化结束时,能够寻到全局最优点附近的点;在遗传算法搜索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局部寻优能力较强的动量BP算法,从此点出发,进行局部搜索,进而达到网络的训练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庆市2000年到2004年6月降雨量的预测方面,遗传算法与BP算法结合的模型预测误差平均为39.13%,标准BP算法的模型预测误差平均为194.66%。说明GA-BP算法模型预报精度较高,预测能力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传感器静态特性拟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非线性函数的能力。本文分别用BP网络、RBF网络对压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作高精度拟合,改进的BP算法加速了网络的收敛。仿真结果表明,三层BP网络和RBF网络能够满足工程实际中一维数据拟合的要求,网络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传统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分类性能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合RBF网络与BP网络的混合神经网络算法(HRBF -BP),并将其应用到医学数据分类问题中.在网络结构的实现上,将RBF隐藏层与BP隐藏层进行级联融合,即在连接BP网络输入层与隐藏层之间加入RBF核映射层; 在学习算法的实现上,先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来实现RBF核参数的估计,然后再使用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的BP算法实现级联BP网络的权值优化.将该算法与SGBP、KMRB、PFRBF等算法在不同的医学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实验对比表明,该方法的网络训练精度以及测试精度均优于SGBP、KMRB、PFRBF算法; 因此,该方法对提高BP网络和RBF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分类性能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网络和改进遗传算法的齿轮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RBF网络映射优化中的图表问题,提高了优化设计的效率;然后利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齿轮设计的精度。通过直齿圆锥齿轮的优化设计,以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说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误差逆向传播算法的多层前馈型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局部极小化问题,提出用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能力寻求最优的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阀值,以提高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克服局部最优。以磁流变液压悬置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为数据样本,分别用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和优化后的GA-BP神经网络对磁流变液压悬置正、逆模型进行辨识。结果表明,相对于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辨识精度、更快的收敛速度,在磁流变液压悬置数学模型辨识方面具备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径向基函数(GA-RBF)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方法,解决传统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中难以确定最佳隐藏层数问题,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首先分析了GA算法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利用GA算法与RBF模型结合得到GA-RBF负荷预测模型;最后利用仿真工具对所建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值降低了4. 7%,证明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主学习、记忆及模式匹配能力,提出建立一个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构的动力特性和结构参数直接相关,结构的损伤将引起相应动力特性的改变,因此,如果能建立结构动力特性变化与结构损伤之间的映射关系.则可以利用结构振动测试信息实现结构损伤诊断。神经网络方法因其具有非线性映射能力强、计算速度快、容错性好等优点,正越来越多的用于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但是对于大型复杂结构,普遍存在网络结构复杂。识别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框架结构为例.应用BP网络分阶段的进行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的识别,这有效降低了网络的复杂性,减少了学习样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结构损伤神经网络辨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利用神经网络建立结构损伤 辨识系统的过程,并对系统建立过程中训练样本的选取和预处理问题进行了说明。通过对缺陷板结构损伤辨识的实例分析,说明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损伤辨识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结构系统跟踪辨识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在结构系统辨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跟踪辨识方法.通过将实际结构模型分为一个机理模型和一个实时误差模型,前者基于常规的BP神经网路通过离线训练而成,而后者通过小型的BP神经网络实时辨识系统误差,进而使这种经过改进的系统识别网络能够具有动态递阶识别系统的能力.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可有效地减小由于不同外荷载作用引起的结构系统辨识误差,提高人工神经网络在系统辨识中的精度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利用神经网络建立结构损伤辨识系统的过程,并针对结构损伤识别中训练样本多、难以取舍的情况,采用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思想的样本选取方法,来构造网络训练所需的“最小”样本集。通过对缺陷板结构损伤识别的实例分析,说明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损伤辨识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BP神经网络具有训练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特点,在分析其训练算法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将遗传算法(GA)引入神经网络训练,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闽值,充分发挥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BP算法的局部搜索优势,形成了一种新的GA—BP神经网络.应用实例仿真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具有全局搜索、快速收敛的特点,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BP(Back Propagation)算法的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尝试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处理了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并分别建立了BP和GA-BP两种不同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输油管道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GA-BP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要高于BP网络;GA-BP算法具有高的预测精度,其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为0.9863,表明该算法模型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光伏出力的主要因素,选取了太阳辐射量,以及隐含前一日综合气象信息的历史出力数据为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对样本空间进行了合理降维和去噪,并利用遗传算法逐步迭代出优化的初始权值,将得到的最优权值(阈值)赋值给预测网络各层进行学习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剔除冗余的样本数据和优化初始权值,既具备了较快的收敛速度又不易陷入到局部极值中,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预测精确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