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过氧乙酸漂白大麻织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了过氧乙酸单漂、双氧水单漂、过氧乙酸与双氧水复漂及其次序组合对大麻织物的漂白效果,通过分析大麻织物的一些性能和木质素含量得出:过氧乙酸单漂(过氧乙酸10 g/60℃,pH=5.5)、双氧水单漂(双氧水10 g/L)、过氧乙酸初漂与双氧水复漂后大麻织物中木质素含量分别为4.02%、4.53%和3.63%.使用优选的过氧乙酸初漂与双氧水复漂结合进行,在保持一定强力前提下,可使大麻织物获得较好的白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过氧乙酸在麦草浆多段漂白程序中,与氧、过氧化氢和二氧化氯这些低污染漂剂进行不同ECF和TCF漂白程序的组合优化,并分析其漂白效果和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构皮碱法浆过氧乙酸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探讨了构皮碱法浆过氧乙酸(Pa)漂白的影响因素和过氧乙酸作为H2O2脱术素预处理剂的括化效果。构皮碱法浆Pa漂白较合适的工艺条件为:PH-5,温度70℃,时间90min,Pa用量控制在2%以内。漂白过程中需加0.2%EDTA和步量MgSO4可保护纸浆的粘度。用l%Pa预处理未漂浆30min,能明显提高H2O2脱木索率。过氧乙酸在OPaP漂序中的活化作甩比PaP漂序中显著。  相似文献   

4.
韧皮纤维少污染和无污染制浆漂白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韧皮纤维是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最近韧皮纤维少污染和无污染制浆研究主要集中在无硫化学制浆和酶法制浆领域。无硫化学制浆包括添加助剂的碱法制浆(助剂有:脱木素助剂,PH缓冲剂,螯合剂,树脂分散剂,脱胶剂),碱性过氧化氢制浆,中性过氧化氢与草酸铵法制浆,氧碱制浆。韧皮纤维酶法制浆研究已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在果胶酶发酵水平和成本上仍需加强研究。 韧皮纤维纸浆少氯漂白以次氯酸盐预漂为主,漂白流程有HP,HD′,(D′为亚氯酸钠)。无氯漂白选择氧脱木素预漂,臭氧或过氧乙酸漂白,过氧化氢漂白组合,其漂程有:ZE_pZP,AE_(OP)P_aP,(P_a为过氧乙酸)。  相似文献   

5.
构皮碱法浆TCF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皮碱法浆采用AFopPaP漂序,漂白浆白度可达80.5%SBD,裂断长5.1km,撕裂指数为35.4mN.m^2/g。过氧乙酸新型漂剂处理后,能提高H2O2终漂的漂白能力。  相似文献   

6.
过氧乙酸强化氧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进行了两种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的制备和制定性及作为氧漂强化预处理剂的漂白性能研究。结果为:Pa溶液具有良好的漂白选择性,是优良的氧漂强化剂;Pa溶液的稳定性较差,适于现场制备使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过氧乙酸漂白中过氧乙酸的不稳定问题,研究了过氧乙酸漂液的稳定性及稳定剂的影响,对不同稳定剂存在下过氧乙酸漂白后浆的白度、粘度与硬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确认稳定剂的加入对控制漂液分解,提高浆的白度和减少纤维损伤的有效性。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硅酸钠对过氧乙酸漂白均有较好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进行了两种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简称Pa)的制备和稳定性以及作为氧漂强化预处理剂的漂白性能研究。结果为:Pa溶液具有较好的漂白选择性,是优良的氧漂强化剂;Pa溶液的稳定性较差,适于现场制备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过氧乙酸为漂白剂对聚酰胺酯针织物进行漂白,分别考察过氧乙酸浓度、漂白时间、漂白温度、p H值对聚酰胺酯针织物白度和顶破强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漂白工艺。结果表明,过氧乙酸对聚酰胺酯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漂白效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过氧乙酸用量15 g/L、温度100℃、时间90 min、漂液p H值为3。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漂剂用量,研究了烧碱-蒽醌法黄麻浆的二氧化氯(ClO2)漂白(目标白度为88%以上)。同时研究了ClO2和过氧化物作为终段漂剂提高白度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最终白度取决于D0段和D1段ClO2的用量。当终段漂白使用过氧化物作为漂剂时,纸浆的泛黄程度减小。在D1和D2段使用Mg(OH)2控制pH可以改善最终白度,原因是较少ClO2分解形成氯酸盐和次氯酸盐。过氧化物作为终段漂剂漂白后浆的强度性能略优于ClO2作为终段漂剂漂后的浆。  相似文献   

11.
刘杰 《染整技术》2007,29(6):25-27
对生态漂白剂过氧乙酸漂白亚麻织物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在pH值、温度、时间、浓度、稳定剂等单因素影响漂白效果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过氧乙酸漂白亚麻织物的优化工艺。与过氧化氢漂白相比.该工艺具有更高的漂后白度且漂白温度低、强力损失小,具有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田野  陈嘉川  杨桂花 《上海造纸》2012,(4):14-17,22
使用有机氧化剂过氧乙酸对Soda—AQ麦草浆进行漂白。讨论了单段过氧乙酸漂白烧碱蒽醌麦草浆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漂白的最优使用条件为:过氧乙酸用量在3.0%,EDTA用量0.5%,时间80min,pH维持在6,温度60℃,漂白浆浓12%。在此条件下,成浆的白度(ISO)能够达到53.6%,纸浆黏度为986mL/g,卡伯值为8.6O通过对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组成的多段漂研究发现:过氧乙酸的漂白能力强于过氧化氢,且稳定性好;过氧乙酸在过氧化氢前段时,整体漂白效果较好,白度(ISO)可达73.8%。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氧漂促活剂TA-116对漂白过程中双氧水用量、漂白时间和温度的影响,确定了使用氧漂促活剂的低温、低pH值漂白工艺.氧漂促活剂TA-116的低温漂白工艺为:75℃,氧漂促活剂0.3 g/L,双氧水稳定剂2 g/L,pH=10.8,浴比1:10,在漂白30 min后加入促活剂续漂10 min.低pH值漂白工艺为:98℃,pH=7,氧漂促活剂0.3g/L,双氧水稳定剂2 g/L浴比1∶10,漂白开始时加入促活剂,漂白40min.冷轧堆漂白工艺为:氧漂促活剂0.3 g/L.pH=10.8,双氧水稳定剂2 g/L-浸-轧,轧余率100%,堆置8 h.和其他常规的双氧水漂白工艺相比,使用氧漂促活剂TA-116可以减少双氧水用量,降低漂白温度以及缩短漂白时间,在低温、短时间的温和条件下就可取得良好的漂白效果,减少纤维强度的损伤,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制浆漂白工艺中,其药剂主要是氯化物,如氯气、次氯酸盐、二氧化氯,最近对环境要求逾加严格,在制浆废水中的排放标准中加入了有机氯化物和二噁英的指标,这两种物质都是由于使用氯气和氯化物作为漂剂而产生的有毒的排放物。因此,在制浆漂白的漂剂中,开始使用含氧的漂剂。例如用纯氧用于氧脱木素。用过氧化氢和臭氧当作漂剂。由于使用O2、O3、H2O2作为漂剂其本身被还原为水,对环境无害。它氧化木质素或半纤维素的产物为各种有机酸或是CO2和水,没有剧毒的污染产生,并大大降低了CODcr和BOD5的负荷。  相似文献   

15.
元素氯氯化和次氯酸盐漂白的污染问题,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它对环境的污染是严重的,应当逐步以含氧漂剂等来取代。含氧漂剂主要指的是氧(O2)、过氧化氢(H2O2)和臭氧(O3)。这些漂剂都已经工业化应用,但其作用各不相同,与含氯漂剂比较,其作用则有异同。1衡量漂白纸浆的标准衡是漂白纸浆的标准,应当是:1.1纸浆脱木素的程度(以Kappa值或白度表示)。1.2纸浆中纤维素受破坏的程度(以DP表示)。1.3漂白浆白度的稳定性(以PC值表示)。不同的漂剂,对这三者的作用是不同的。2纸浆中残留木素的基本情况为了对上述标准的深入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2种助漂剂对浆料次氯酸盐漂白及CEH终漂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次氯酸盐漂白过程中加入助漂剂,对浆纤维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漂损率,有利于提高漂白浆的白度和黏度;同时,可降低CEH漂白终点残氯,减少漂浆返黄。  相似文献   

17.
过氧乙酸用于短程序TCF漂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兰桉硫酸盐浆短程序TCF漂白中过氧乙酸(Pa)漂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过氧乙酸对后续H2O2、漂白的活化效果。对于经氧脱术素的兰桉硫酸盐浆,过氧乙酸是有效的脱木素剂和漂白剂。纸浆经Pa漂白后,能明显提高H2O2漂白效果。采用TCF二到三段漂白程序,可制备白度高于80%SBD,粘度大于800mL/g的兰桉TCF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二次纤维浆料的漂白进行了探讨。二次纤维浆料的漂白必须根据浆料的种类不同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漂白方法。对于磨木浆和未漂纤维含量较高的浆料,当最终产品的白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单段H_2O_2、Na_2S_2O_4进行漂白,当最终产品的白度要求高时,则需进行多段漂白,如CEH等。对磨木浆和未漂纤维含量较低的浆料,可采用单段漂白或不同组合的多段漂白,使纸浆白度达70%—80%ISO。另外,本文中还谈到了几种无氯漂白试剂用于二次纤维浆料漂白时漂白效果的比较,以及不同漂剂组合的无氯漂白条件及结果。  相似文献   

19.
虞冰清  李萍  张佩华  严群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6):44-44,46-48,50,51
以棉/维纶混纺空心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针织双罗纹织物在前处理过程中,精练剂浓度、氧漂稳定剂浓度、浴比、Na2SiO3浓度、NaOH浓度、H2O2浓度、煮漂时间、煮漂温度8个因素对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顶破强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NaOH浓度、H2O2浓度、煮漂时间和煮漂温度是影响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精练剂浓度、氧漂稳定剂浓度、浴比、Na2SiO3浓度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测定Na2SO3,Zn Cl2和VC三种护绿剂对刺五加叶绿素a和b含量的影响及三种护绿剂的交互作用。试验为了实现对刺五加安全高效的护绿作用,在烫漂温度为80℃,时间为5 min,p H 7.0的条件下,优化复合护绿剂组合,得到最佳护绿复配剂为:Na2SO3 0.75 g/L、Zn Cl2 1.99 g/L和VC 1.0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