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安全》2007,38(9)
对含盐岩层竖井筒增强井壁压力的数学模型对含盐岩层竖井筒增强井壁压力的数学模型文章叙述了关于竖井筒增强井壁岩石外围接触问题的算法。利用计算承受粘弹性公式,作为含盐岩层固定比例。根据井筒观测断面所在深度、含盐岩体的强度、井筒岩体外围与井壁间的空隙值,得出了对井壁压力增长动态的分析资料。对井筒壁压力计算证明,在含盐岩层中这种井壁过一定时间就不稳固了。井壁压力增长速度取决于矿山地质和矿山技术因素。在井筒设计和建筑阶段要考虑到这种情况。摘自《ФТПРПИ》2006 No.2用聚合工艺提高采矿作业的效率和安全在开采矿…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郜城煤矿立井井筒所穿过的地层条件,认真分析了井筒在松软含水地层中的支护机理,根据弹塑性力学及岩体力学理论,同时结合“新奥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立井井筒在穿过松软含水地层时的井壁支护结构及其计算式。  相似文献   

3.
基岩破碎带段立井井壁受力状况的长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疃煤矿副井井筒基岩破碎带段埋深为292.61~317.28m。在井筒通过该段施工中,通过埋设压力传感器、钢筋计及电阻温度计,对该段井壁进行了长期监测,获得了井壁压力、钢筋应力及井壁温度变化规律,对确保井筒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类似地层中的井壁结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郜城煤矿立井井筒所穿过的地层条件,认真分析了井筒在松软含水地层中的支护机理,根据弹塑性力学及岩体力学理论,同时结合“新奥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立井井筒在穿过松软含水地层时的井壁支护结构及其计算式。  相似文献   

5.
立井冻结段井壁注浆堵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冻结法施工的井筒冻结圈解冻以后,井筒井壁或多或少会出现漏水现象,由于井筒外围存在着较厚流沙层,对井筒的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必须对井壁进行注浆堵水。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麦垛山矿井副立井井筒上段井壁不受下段井壁冻结期影响,对上段井壁冻胀压力进行监测。该方案利用专用冻胀压力测量管实现,在井壁外侧卸压孔内布置冻胀压力传感器,并在井壁表面预先埋设应变计,根据应力解除前后的应力变化和井壁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计算井壁的表面应力。通过及时掌握冻胀作用在井壁上的压力变化,为麦垛山矿井副立井井筒的安全、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一、井壁所受的压力(一)计算井壁受压的公式:岩层加予井壁的压力,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井壁所受的压力和岩层硬度,含水量、内部的颗粒结构,生成的过程,孔隙度,节理以及井筒开鑿时的操作方法、直径和井筒断面等,均有关系。故井壁受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在实践中能精确地计算岩层压力的理论和公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深部砂岩地层中的井壁结构稳定性问题,分析了深部砂岩地层中井壁结构的受力特点,对井壁围岩弱胶结砂岩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深部砂岩地层井壁结构受力分析数值计算模型;并采用土压力盒,对现场井壁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深部砂岩地层井筒围岩强度较低,孔隙率较高;井筒开挖后,围岩变形量大,自稳性能差,对扰动更为敏感。随着埋深的增加,井壁壁后压力逐渐增高,扰动范围逐渐加大,最大主应力最小值出现在井壁与围岩交界部位。井壁壁间注浆前,压力不大;由于壁间注浆压力较高,壁间注浆时,壁后压力出现短时激增,附加压力较大。随着井筒开挖面逐渐远离监测水平,地层压力重分布,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现在采矿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都认为竖井井壁是受压的,井壁的厚度主要应根据作用于井壁的压力人值,经强度计算数据来决定.我国及国外的一些学者,如М.М.普洛托吉亚高诺夫及П.М.齐姆巴列维契教授,A.H.丁日克及Γ.Μ沙维拉院士,Φ.Α.别拉燕科及拉巴沙教授,Κ.Β.鲁别热依达等,都是根据作用于竖井井壁的岩石压力值来设计井壁.作用于坚井井壁的岩石压力的某些理论是很有价值的,如井筒掘进时岩体的应力变形资料.但企图用公式来正确表示井筒掘进而使岩石削弱后的完整理论,到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0.
《煤》2016,(9)
新景矿芦南副立井在施工过程中井壁发现流水涌出,采取对井壁外壁涂防水层、在井筒在西北侧到东南侧构筑一道截潜流挡水、井筒外围进行地面预注浆堵水和井筒壁后注浆等防治水措施,经过综合治理保证井筒涌水量小于1 m3/h,达到了预期目的,保证了井筒的安全掘进。  相似文献   

11.
安里煤矿第四系、新近系地层厚度达390余米,井筒外围存在着较厚的泥岩,当前涌水量偏大,对井筒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必须对井壁进行注浆加固。通过预先造孔,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提高井壁的承载力,减少井筒外侧所受到的竖直附加力,以达到预防井壁破裂和封堵涌水点的目的,对基岩含水层段进行检查补充注浆,封堵出水通道,减少井筒涌水量。  相似文献   

12.
钻井井筒的地层经历两次应力重分布,第一次是在钻进过程中;第二次是在构筑井壁后。本文在一定的假设下,研究了钻井井筒围岩弹性与弹塑性区的应力、位移,以及由弹性转变为弹塑性变形的临界深度和塑性区半径问题,得到一系列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井壁压力的简化计算式。根据泥浆比重对井壁压力和围岩塑性区半径的影响,建议了泥浆比重的选用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滕东煤矿深井井筒加固施工的问题,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找到井筒受力的变化规律,为井筒加固施工提供理论支持。采用高强高预应力岩体锚固技术,在不同的岩性段内采取适应岩性的锚索加固工艺参数,对井筒围岩进行加固,以提高井筒围岩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和部分抵消井壁围岩承受的附加应力,确保了井筒加固施工成功。  相似文献   

14.
深厚冲积层井筒冻结压力实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远坤 《建井技术》2006,27(2):19-21
在涡北煤矿风井和副井井筒施工中,分别进行了4个水平和3个水平冻结压力和井壁钢筋纵向、环向内力的实测,获得了冻结压力发展趋势及其与深度的关系,对冻结井筒井壁设计和施工安全具有参考意义。文中还对井筒冻结压力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汪仁和 《煤》1997,6(4):23-26
通过对临涣煤矿主井井壁应变的监测得出:井壁竖向、环向压应力的变化特性;井壁竖向应力随井深呈线性增加的规律;深部井壁最大主应力增量方向近似于井筒轴向等结果。同时对作用到井筒上的竖向附加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地层作用到井筒上的最大竖向附加力和最小(滑动)附加力的大小,为新井井壁设计提供了现场实测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壁间注浆效果,提高壁间密实度,分析冻结井筒壁间注浆的合理时机,对红庆梁煤矿风井井壁壁间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混凝土井壁强度增长规律对壁间注浆压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井帮温度控制在4~6℃的情况下,套壁结束后20d范围内整个井筒壁间均能达到4℃以上,此时下部井壁已浇筑至少28d以上,井壁结构强度能够达到设计强度,能够承受计算壁间注浆压力,认为在冻结施工过程中应该进行井帮温度控制,套壁结束后进行壁间注浆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08,39(3):81
寒冬时期通风井筒没有热力保护系统,这方面不同于进风井筒。在寒冷季节,用加热管道向进风井筒送入加温风流,以防止井壁支架冻结。在正常通风状态下,用岩体的热量加温通风井筒的弧形短管(暖气片),另外从乏风的回风流热量加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外部空气温度不能造成井壁支架温度变形的威胁。根据研究结果,在一年的寒冷季节,主要通风机逆转后通风风流与岩体的热交换可得出下列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施小平 《中国矿业》2015,24(4):144-147,151
立井井筒的破裂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从井筒内壁加固立井是治理和预防井壁破裂的措施之一。基于弹性理论,推导得到了立井内壁处各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分析了内壁加固对各应力分量的影响,探讨立井井筒内壁加固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内壁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表明内壁加固使立井体内竖向应力减小,从而提高了立井的安全储备。内壁加固可通过组装压力钢板得以实现,其施工简单、占用井筒时间短、费用低廉,但需确保压力钢板对立井内壁的压力作用须达到指定设计值。研究结论为立井井壁的内壁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国安 《煤炭工程》2014,46(8):35-37
为了解决巨厚冲积层条件下井筒支护强度问题,文章分析了厚冲击层井筒受力影响因素,研究了井壁在冲积层内的受力状态,对厚冲积层井筒支护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传统的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材料已不能满足强度需求,应采用复合井壁进行井筒支护,复合井壁的计算可以采用材料弹性模量等效的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20.
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冻结井筒内层井壁在均匀水压力作用下,其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厚径比,配置钢筋对提高井壁的承载能力作用甚微;而在不均匀压力作用下,通常设计厚度的内层井壁中也不会出现拉应力。因此,冻结井筒内层井壁采用单内排少筋混凝土结构形式,不但节约了大量的钢材,而且还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加快施工速度、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井壁的实际承载能力和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