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测控网信息传输错误问题,过去了由于没有有效的定位手段,往往查较长时间也找不到错误点,致使信息传输错误长期存在,影响了实时数据处理和外线测量设备的引导,该文介绍了一种信息传输错误定位技术及其测试工具的设计,并通过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和工具使测控网信息传输错误的定位与查找变得简单快捷,对今后设备计算机软件的测试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外弹道加速度存储测试系统信息传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外弹道加速度存储测试系统正确传输被测信息以及外界干扰对系统影响的问题,研究并计算了被测信息的时间熵、存储测试系统信道容量、系统抗干扰容限等参数及其相关关系.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存储测试系统的信道容量大于被测信息的时间熵,存储测试系统能正确传输被测信号,同时给出了系统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界干扰.  相似文献   

3.
电子工程系统中电磁干扰的诊断和控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工程系统中电磁干扰分信息传导干扰和电磁噪声传导干扰.传导干扰的电磁传输通道有电容传输耦合、电阻传输耦合、电感传输耦合,和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干扰.电磁干扰源可通过频谱分析仪,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率和带宽来测试.辐射源可通过近场测试方法,用电流卡钳检测共模电流和用近场探头检测机箱泄漏来诊断.其测试诊断步骤依序为:传导发射测试、辐射辐射测试、共模电流测量和机箱泄漏检查.解决电磁干扰的途径包括机箱屏蔽、电路滤波和电缆保护3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载人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网络是为适应载人运载火箭远距离测试和发射控制而研制。测试发射控制网络采用热备份路由及重传验证信息传输方法,实现了高效、高可靠的地面信息交换平台。本文对载人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网络研究背景、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发射场试验信息传输平台IP化进程的推进,IP网络性能评价指标确立和指标测试方法研究已非常迫切。论文从实时性、可靠性、网络传输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评价试验IP网性能的关键指标,探讨了指标测试的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为精确定量地评估试验IP网完成科研试验的能力、降低风险并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装甲车辆1553B总线系统的试验.其硬件检测含数据总线特性、输入输出特性、余度数据.软件检测项目包括正常传输及故障.总线系统性能参教测试包括:总线负载、总线使用效率、总线利用率、延迟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可靠性及信息传输准确性.试验方法直接通过综合电子系统采集数据,测试设备以总线监视器模式接入综合电子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库存弹头探测弹底起爆微波引信的检测管腿被去除,无法采用半实物仿真方法检测性能的问题,设计了库存微波引信吸收箱测试接口。该接口将生产测试用插脚更换为弹性探针,并通过结构设计保证弹性探针顶住产品底部信息环以传输信号。实验室检测表明:库存微波引信吸收箱测试接口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可靠性,可直接在同型号产品生产线用吸收箱法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铁路军事运输对保密工作要求严格。将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铁路军事运输监控信息隐匿通信,在实现监控信息隐匿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对水印信息嵌入方法的改进,采用对信息嵌入位置进行置乱以及嵌入干扰数据,设计一种结合LSB与DCT算法的方式以提高水印信息的破解与提取难度。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具体方案,并进行了实地测试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系统能够实现铁路军事运输监控信息的隐匿传输。  相似文献   

9.
详细论述了一种高可靠、可重构远距离测控智能网络平台,该网络平台的研制成功地实现了运载火箭远距离统一测试和控制,同时智能网络巧妙地解决了信息高可靠性传输关键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C412WS系统是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智能、信息战、和传感器结合,提高全天候获取战场信息优势的能力.依赖于战场环境中信息的获取、处理、分发和显示,获得全堆信息,通过无缝、可互操作的通信网络传输实时的融合信息,并用于指挥的各个阶段.美军的战场信息传输系统采用雨伞状结构,通过提供.必要的框架来实现无缝连接和跨战场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激光光电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同时测量汽车飞轮齿圆总成3个不同部位圆跳动误差的非接触检测方法和测量系统,对其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通过实验对测量系统的精度和测量能力有指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弹丸转动惯量测试系统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弹丸转动惯量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该仪器利用双悬丝扭摆机构、光电计时系统提取摆动周期信息,由MCS-51系列单片机组成的测量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由LED显示器测量结果。文中阐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 推导了所需的计算公式,分析了产生测量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精度分析,给出了实验结果与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弹丸膛内运动姿态实时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丸在膛内攻角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是发射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测量弹丸攻角变化是实现此项研究的前提,最后研究成功的一种专门测量弹丸膛内运动姿态变化的实时测量系统,其构成及测量原理做了介绍,该系统在保证有足够量程的前提下,具有测角灵敏度的高精度和高采样频率,并实现了实时测量,最后提供了实弹射击试验和由此得出的弹丸膛内运动攻角变化曲线和炮管振动曲线。  相似文献   

14.
大口径火炮弹丸膛内运动姿态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口径火炮射击试验的特点,在分析研究文献「1」所述测试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火炮弹丸膛内运动姿态的测试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系统,经某大口径火炮系统试验测试证明,该系统工作可靠,测试结果合理,解决了大口径火炮膛内运动状态和炮口起始扰动量的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欠缺准确测量火炮室参数的能力,方法比较原始,所测数据可信度低,为了改变这种与兵器试验水平不适应的局面,我们开展了有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火炮药室参数测量设备,通过对火炮结构,药室参数特点的分析,有我对地设计了相应的传感器,解决了测量药室直径传感器体积与量程之间的预先矛盾,变长度测量为角度测量,以确定测径传感器在身管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构筑成空间直角座标测量仪,可以同时测量火炮  相似文献   

16.
弹丸炮口被动测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利 《弹道学报》2001,13(2):79-83
通过对现有炮口测速系统与引信装定系统互联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初速小口径弹丸上的炮口测速方法,对其存在问题及实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欢  吴旭光  王慧 《鱼雷技术》2005,13(3):28-31,52
随着鱼雷性能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航程、高机动性能的提高,雷内信息种类增多,连接方式多样化,测试点增多和记录数据量加大。另外,测试记录节点的数据导出如果还采用串口等串行设备,导出时间将长到难以接受。本文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 orks,在扩充的海量F lash上运行文件系统来管理数据和代码,可以很好地解决试验数据的记录和传输问题。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大容量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上的数据文件,本文在VxW orks系统上设计了文件系统,实现了TrueFFS块设备驱动,与本机dosFs文件系统挂接在鱼雷内测记录节点,提出了解决系统信息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导出的方法。本文研究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其他飞行器、自主航行器和机器人的测试系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应用CAT技术确定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时间的新方法.采用对p(t)曲线进行坐标变换和求最大值来确定发动机燃烧时间.该方法经大量实验证明,不仅精度较高而且简单可靠,是一种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脉冲X射线仪及过零触发装置等组成的基准测速系统,能够获得弹丸通过不同区截装置瞬间的正交脉冲X射线照片,以及弹丸通过两区截装置的精确时间,从而可知弹丸通过区截装置时产生的脱靶量、弹道偏移量、精确的靶距和弹丸运动速度,并能够定量研究区截装置的非对称性、弹丸偏弹道中心、测时仪输入端阻抗变化等因素对测速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弹丸初速膛口激光实时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  曹从咏  刘英舜 《弹道学报》2002,14(4):84-86,96
了利用激光与光纤技术的弹丸初速膛口实时测量系统;创造性地设计了安装于炮口的光强度调制器;研究了能克服火药气体的光学污染和炮口各元件耐高温、高太及抗强冲击等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为系统的工程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