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炼铁》2017,(2)
简要分析了高炉鼓风动能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基于鞍钢2号3200m~3高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2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范围和鼓风动能的控制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高炉要取得低燃料比和高产量的效果决定于合理的鼓风动能,可以通过控制合理的人炉风量和送风比、控制合理的风口面积、调整富氧率,以及提高原燃料条件来获得合理的鼓风动能。针对鞍钢2号3200m~3高炉而言,合理的鼓风动能范围为110~130kJ/s,合理的送风比范围为1.75~1.80,合理的风口回旋区长度应在1.82m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鞍钢3号3200 m3高炉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高炉送风参数与燃料消耗和透气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鞍钢3号高炉燃料消耗和顺行状态受鼓风动能、风速、炉腹煤气量等影响明显,合理的鼓风动能范围为150~175 kJ/s,风速范围为275~300 m/s,炉腹煤气量范围为7 200~8 100 m3/s,高炉阻力系数K 为2.9~3.4.  相似文献   

3.
对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8号高炉合理送风制度参数为回旋区深度1.845m,鼓风动能131.34kJ/s,风速253m/s,风口面积0.547 m^(2),理论燃烧温度2251.28℃;②现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经验公式误差很大,对适合8号高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③高炉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燃烧温度决定不了实际的炉热状态和趋势,必须以实际的燃料比和渣铁温度水平为依据进行操作;④扩大风口面积与增加炉顶无矿区面积相配合,可以为增加风量和提高产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鞍钢3号高炉(3200 m^3)炉缸活跃程度,对造成炉缸工作状态差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控制煤比在合理范围、保持充沛的物理热和合适的炉渣碱度、提高鼓风动能、优化钒钛矿使用模式、加强炉前出铁组织等措施,提升了炉缸活跃程度,高炉稳定顺行,各项指标均有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高炉鼓风动能与炉缸活性的关系,认为合理的鼓风动能不仅是保持炉缸活性良好的前提条件,更是高炉操作者调节炉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研究合理鼓风动能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发现高炉合理鼓风动能不仅需要随着高炉容积的增大而增大,而且需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口面积。通过比较不同容积高炉所对应的风量,提出了风量比和风量系数的概念;介绍了本钢新1号高炉通过调节风口面积探索合理鼓风动能的过程。对高炉在不同鼓风动能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直观现象和仪表变化进行了说明,针对这些现象就可以判断出鼓风动能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因此,合理的鼓风动能需要适应高炉生产的各方面条件的变化,这就需要对合理鼓风动能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形成应变的合理的送风制度,确保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6,(2)
简要分析了高炉鼓风动能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基于首钢京唐两座5500m~3高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大型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范围。结果表明:合理的鼓风动能和高炉料柱透气性密切相关,通过调整焦炭负荷和布料矩阵等,可以改善高炉料柱的透气性;不同的高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鼓风动能,针对京唐2座5500m~3高炉而言,鼓风动能应控制在115~149kJ/s,风速为236~259m/s。  相似文献   

7.
炼铁     
《重钢技术》2006,49(2):53-54
武钢6号高炉布料实践;首钢1号高炉增产节焦生产实践;水钢1350m^3高炉工艺装备特点;鞍钢高炉喷煤现状及最佳煤比确定;邯钢7号高炉吹管连续烧穿的分析和处理;济钢1号1750m^3高炉风口送风装置的改造;唐钢3号高炉更换气密箱重负荷休送风实践;攀成钢1号高炉热风管道垮塌的修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鼓风动能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建明  张龙来 《炼铁》2005,24(4):5-8
主要探讨了鼓风动能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指出鼓风动能对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影响鼓风动能的因素及控制方法,通过对宝钢3号高炉冶炼实绩对比分析,统计归纳出3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范围及经验计算式。  相似文献   

9.
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阻力损失计算模型,对送风系统的阻力损失进行了理论解析,并讨论了送风系统阻力损失对风口处风速和鼓风动能的影响。对国内5 000 m3级超大型高炉解析结果表明:送风系统阻力损失约占热风表压的11%左右;在风量相同的条件下,考虑送风系统阻力损失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值较不计送风系统阻力损失时要高;为减少风口损坏,建议该5 000 m3级超大型高炉风速上限控制在280 m/s左右,鼓风动能上限控制在18 kW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高炉送风系统模型,模拟了风口尺寸对风口速度、流量和鼓风动能的影响,纠正了高炉操作认识上的一些错误。研究表明,缩小少数几个风口面积会减小鼓风动能,但却增大了其它风口的鼓风动能;只有减小多个风口的面积,才会增大所有风口的鼓风动能。减小少数几个风口的操作之所以能抑止边缘气流是其风量明显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高炉送风系统模型,模拟了风口尺寸对风口速度、流量和鼓风动能的影响,纠正了高炉操作认识上的一些错误。研究表明,缩小少数几个风口面积会减小鼓风动能,但却增大了其它风口的鼓风动能;只有减小多个风口的面积,才会增大所有风口的鼓风动能。减小少数几个风口的操作之所以能抑止边缘气流是其风量明显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2.
滕召杰  陈建  郭宏烈  郑凯 《炼铁》2019,38(5):38-41
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内压差长期处于190kPa以上,严重制约高炉强化冶炼。为降低压差,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矿石角差、拓展矿焦平台,改善煤气流分布;调整送风参数,提高鼓风动能,增加风口长度,活跃炉缸状态;优化出铁制度,控制合理的铁水温度,保证渣铁及时出净;保证入炉原燃料质量稳定。炉内压差由190 kPa以上降低到160kPa后,1号高炉基本实现稳定顺行,焦炭负荷5.5,焦比291kg/t,煤比188kg/t,燃料比498 kg/t。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高炉送风系统的供风均匀性,以某厂3 200 m3高炉送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总鼓风量、风口直径对系统供风均匀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改善方案。结果表明,在初始风口尺寸条件下,28#和12#风口的鼓风动能明显小于其它风口,鼓风动能最大差值为11.91 kJ/s,整体均匀性指数为2.31,系统的供风均匀性不佳。将28和12#风口调整成130 mm后,整体均匀性指数降为0.87。在此基础上,增大所有风口直径和降低总鼓风量,均能小幅度改善系统供风均匀性,但平均鼓风动能下降较大。将送风系统的28#风口直径调整为127 mm、12#风口直径调整为130 mm、26#和30#风口直径调整为132 mm后,系统供风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鼓风动能最大差值降为2.27 kJ/s,整体均匀性指数降为0.45。  相似文献   

14.
程淑玲 《武钢技术》2003,41(5):21-23
2号高炉大修期间 ,对送风系统进行了改造。调整了风口数目 ,增大了鼓风动能 ,炉墙不再结厚 ,改进了弯头及直吹管 ;风口改为贯流式风口 ,并将喷枪角度由 11°改为 8° ,风口寿命大大提高 ;增加了波纹补偿器 ,保证了送风系统不漏风 ,热风压力不受损失。 2号高炉投产以来的各项操作数据及现状表明 ,送风系统的改进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高炉送风系统模型,模拟了风口尺寸和风口压力变化对风口速度、流量和鼓风动能的影响,并结合理论分析对风口尺寸调节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炉操作过程中,只有当多个风口的面积减小时,所有风口的鼓风动能才都会增大;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这些风口的风量明显减少,所以减小少数几个风口的操作能抑止边缘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2号4038 m3高炉的高炉冷却结构、原燃料条件和高炉侵蚀情况.针对高炉炉役末期炉缸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结合定向局部护炉和活跃炉缸的整体护炉理念.通过采取钛球护炉、炉缸压浆、堵风口、大风量和高鼓风动能冶炼、规范出铁操作、发展中心气流等护炉措施,并优化高炉操作,实现了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鞍钢新4号高炉燃料消耗较高的问题,通过建立三元碱度模型,采取差异分位布料方法进行炉料的合理搭配,实施以中心为主、适度疏松边缘的布料模式,用以改进炉料的还原效果;下部调剂以控制风量为主,采取压力匹配模式,并优化鼓风动能和风口面积的计算,获得适宜的回旋区形式,活跃炉缸。与此同时,采取合理控制渣皮厚度、软熔带形式以及炉渣碱度等不同措施,在控制形成合理操作炉型基础上,应用不同可视化手段并构建数据平台,强化对高炉运行过程的监控,使得高炉顺行状态有较大程度改善,取得了日产量增加476 t、燃料消耗下降20 kg/t以上的良好效果,实现了新4号高炉提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酒钢7号高炉(2500 m~3)炉役后期合理的操作制度,如热制度、造渣制度、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合理的操作制度可有效延缓高炉劣化趋势:①[Si]0.65%~0.70%,日平均铁水温度1495℃;②炉渣二元碱度1.06~1.08,(Al_2O_3)12.5%,镁铝比0.60~0.90;③正常情况下鼓风动能110 kJ/s,入炉品位51.0%~52.0%时,风口进风面积0.3280~0.3400m~2;④炉腰焦层厚度达到175 mm以上,批重52~57.5t,布料边沿角度(?)38°。  相似文献   

19.
刘天柱  韩志英 《炼铁》1997,16(6):45-46
合理的送风制度是高炉稳产高产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选择高炉利用系数与风速、鼓风动能及燃烧带长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安钢高炉的合理送风制度,即高产期风速、鼓风动能及燃烧带长度的数值范围。在研究过程中,因数据繁多,计算复杂,故将所  相似文献   

20.
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3200 m~3高炉降低生产成本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改变高炉造渣制度与提高鼓风动能、调整喷吹煤配比和提高焦炭质量与焦丁比、加强生产与成本管理和优化高炉操作,达到了提高高炉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