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尺度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安新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充分发挥月亮湖景观公园开敞空间大、自然山体植被多、新建绿地广等优势,对雨水起到吸纳、蓄渗和缓释的作用,对月亮湖景观公园给水排水、道路及驳岸工程、水环境等进行了设计。通过建设雨水收集池、植草沟、雨水花园、超标雨水排放系统以及下凹式绿地,有效控制了雨水径流,形成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景观公园海绵城市系统。  相似文献   

2.
朱爱青  张冬梅  许文  骆美  罗玉兰 《园林》2024,(1):127-134
以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三种典型绿地,包括一般绿地,滨水景观绿地,建筑、小品及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绿地,拍摄搜集三类绿地实地照片,采用SBE法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并利用Matlab软件中“多元数量化模型”功能构建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类绿地相应的景观结构质量模型,为后期公园景观优化提出参考性建议。结果显示:一般绿地中,色彩数量对森林公园一般性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8.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景观自然度>绿视率>郁闭度>树群轮廓线>树种组成数;滨水景观绿地中,总体协调性对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5.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植被覆盖率>景观自然程度>层片结构>树木栽植方式>驳岸类型>水的类型;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中,景观自然程度对公园硬质景观周围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4.6%,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树木栽植方式>生活型构成>人工景观风貌>空间结构。基于三类绿地景观美景度模型分析结果,建议后期公园景观优化应注重增加植物色彩数量,营造不同色系植物水平和垂直结构组合的自...  相似文献   

3.
山体公园是利用城市中小型山体建设成公园.因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具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山体条件建设山体公园,所以城市可以借助山体建设地标性景观.本文就是从"借山得势"这一观点,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龙山公园为例,探索了城市中山体公园的建设特点.  相似文献   

4.
周向频 《规划师》2004,20(7):44-48
温州市绣山公园设计针对被破坏的山体环境,运用生态复育的方法修复自然环境,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保护环境敏感区,串联公园的绿地、水系,完善景观结构;运用生态工程,对土地、动植物等环境要素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5.
合肥万达主题乐园欢乐水乡主题区人造景观山体高15m,山体体积约33000m~3,山体上方设置游乐设施及主题包装。基于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考虑的思路,综合考虑景观效果、工期、成本因素,对堆山土体工艺选择、土工格栅边坡稳定验算、游乐设施立柱支撑结构与山体相互作用、施工关键环节进行介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体公园作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扮演了重要角色。相比平地公园,山体公园的地形更为复杂,地面的高低起伏较多,公园内的景观以自然景观居多,为此,在进行山体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山体地形特点,结合城市自身的文化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为设计目标,充分发挥山体公园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就如果有效展开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山体公园作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扮演了重要角色。相比平地公园,山体公园的地形更为复杂,地面的高低起伏较多,公园内的景观以自然景观居多,为此,在进行山体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山体地形特点,结合城市自身的文化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为设计目标,充分发挥山体公园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就如果有效展开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造景观开发的思索朱建达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地人造景观公园的开发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90年代初,上海舆论界还曾因申城境内没有自己的人造景观公园而叹息旅游生意都给无锡抢去了,但如今上海郊区的人造景点已是琳琅满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不可否认,人造景观...  相似文献   

9.
城市带状公园的景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带状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结构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带状公园景观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一些理论与方法,提出适合于城市带状公园结构评价的景观指标,并以北京市海淀区绿地景观作为典型区域展开案例分析。分析表明,区域东部带状公园斑块破碎化严重,而在西部带状公园斑块形状更为复杂多样;研究区带状公园在长度和宽度上均符合一般廊道标准,但在连接度、环度和曲度指标水平上空间差异明显。今后在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造指标水平较低的绿地廊道,有效发挥带状公园的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使"十四五"时期的城市发展将以城市森林建设为核心。为满足昆山市亭林园山体植物群落生态修复和服务功能提升,通过样方调查对亭林园山体植被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山体植物群落恢复和重建地带性生态风景林的方法。采取保育、控制和改造相结合的途径,改进了亭林园山体植物群落的结构,对类似城市山体公园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红  方程 《园林》2022,(9):76-82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为了缓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用地紧张的问题,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地的需求,利用自然山体建设城市公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更好地优化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空间环境,满足大众对户外活动空间的更高需求,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国内城市山地公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发文阶段、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等内容梳理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及未来发展趋势。聚焦城市山地公园规划布局与设计、城市山地公园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城市山地公园使用后评价和城市山地公园地域特色表达这4个研究主题进行重点文献分析,以期为未来城市山地公园规划布局与景观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住宅区、道路、公园绿地、远郊湿地,在山体排水中的应用较少,所以通过对北京市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设计的探讨,介绍了在保证山体稳定、防止排水沟冲刷的前提下的山体海绵设施设计,可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也为后续山体海绵设计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世界建筑导报》2006,(3):70-73
项目基地南面的石崖岭公园,山体轮廓优美,植被生长良好,北面近景为绿地,远景有山丘,南北两面有较好景观,是地块的主要景观面.如何充分利用地块原有景观资源,并把景观引入小区内,提升项目自身价值,成为本次设计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公园绿地景观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低维护理念,实现公园绿地景观建设效益最大化,是目前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阐述城市公园的绿地景观营造措施以及低维护理念在城市公园营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理论研究,对指导广西地区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空间建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广西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案例进行实测和量化分析,基于封闭程度与人的活动行为、空间的围合感与盖度、空间的形态特征与空间指数、空间的垂直结构与植物高度之间关系的角度,总结广西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规律与数量关系,探求不同类型空间的常用配置模式,以期为广西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北京城市绿化建设成效显著,现已建成城市休闲公园10处,新增公园绿地47处,全市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08公顷。2016年计划建设的东直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征绿地、岳各庄休闲森林公园、阜石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通州亲子生态园等10处城市休闲公园已全部完工,总面积达25公顷。同时,北京还新建了石景山永引渠北岸公园、房  相似文献   

17.
《园林》2017,(12)
<正>景观座椅是公园设施中用来"座"的景观构筑物或景观小品,它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在公园绿地设施中随处可见,例如廊、台阶、花坛、景石、矮墙等,在公共座椅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了"辅助型"的座椅。这些"辅助座椅"既满足了坐的需求,也成为了公园绿地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集美观和实用为一体,更为人们的休憩提供了空间。景观座椅是造园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界定、转换空间和点景的作用,在公园绿地中"座"的形式多种多样,应用环境心理学知识,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衡量,寻找一种适合的"座"的方式。本文对景观座椅的存在形式、布置方式以及在园林空间的位置做了对比及分析说明,使景观座椅更好地融合在公园绿地中,提升公园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设计时间:2004年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建筑面积:276,509平方米项目基地南面的石崖岭公园,山体轮廓优美,植被生长良好,北面近景为绿地,远景有山丘,南北两面有较好景观,是地块的主要景观面。如何充分利用地块原有景观资源,并把景观引入小区内,提升项目自身价值,成为本次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19.
杨利民 《中国园林》2010,26(3):73-76
绿色奥运的确立,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以此为契机,以营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效果为目的,对公园核心建设区的仰山填筑与大树种植工程要点进行了论述。其中,仰山填筑采用强夯加固山基、分层碾压等方法,山体大树种植运用了选苗、掘苗、运输、栽植、特护等相关技术手段,相继完成山体整体建设任务并达到各项建设质量标准,创造了既节省施工成本,又缩短施工工期,且保证绿化景观效果的新纪录,同时为今后同类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克  赵亮 《城市住宅》2021,28(1):131-132
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公园愈发重要.景观活力是评价社区公园是否符合人们日常所需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山体社区公园的特殊性出发,分析山体社区公园与普通公园的差异,研究其特点.在山体社区公园景观活力的3个影响因素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以济南领秀城泉子山社区公园为例,通过认知地图法、现场访谈法及文献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特征、空间环境特征两部分研究临山体社区公园景观活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