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以正己烷为溶剂提取落叶松鲜针叶精油,并对其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研究了落叶松鲜针叶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复配物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落叶松鲜针叶精油得率为0.93%,共鉴定出63种成分,总GC含量为98.11%,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3-蒈烯(12.13%),其次是2,4-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10.71%)。雌舞毒蛾引诱剂(+)-(7R,8S)-7,8-环氧-2-甲基十八烷的GC含量为0.10%。落叶松鲜针叶精油-木醋液(体积比1:9,稀释至原体积5倍)对舞毒蛾2龄幼虫喷雾法杀虫活性实验的校正死亡率24 h达到83.33%,优于木醋液5倍稀释液,且72h内无变化。落叶松鲜针叶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复配能起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醋液及其精油复配物对黄粉虫的杀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喷雾法杀虫活性实验研究木醋液及其精油复配物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 m L木醋液药液喷雾量1次喷雾,松木屑木醋液与樟子松-黑皮油松混合鲜针叶精油复配溶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杀虫效果最好(第1天死亡率即达到100.00%)。与木醋液复配樟子松精油、精制木醋液相比,松木屑木醋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杀虫效果较好(第1天死亡率95.00%)。松木屑木醋液及其与精油的复配物对黄粉虫幼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正己烷为溶剂从樟子松和黑皮油松新鲜针叶中提取松针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这2种松针提取物与松木屑木醋液的复配剂对榆紫叶甲的杀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鲜针叶正己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6种成分,总GC含量为65.92%,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2,2,4,4,6,8,8-七甲基壬烷(23.72%),其次是苯乙酸-3-己烯酯(8.56%)。黑皮油松鲜针叶正己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1种成分,总GC含量为98.06%,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石竹烯(23.29%),其次是4-epi-荜澄茄油烯醇(11.24%)。这2种松针提取物复配木醋液(体积比1∶9)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毒杀效果差,樟子松鲜针叶提取物复配木醋液(体积比1∶9)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毒杀效果优于木醋液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实验1~4天,松木屑木醋液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对榆紫叶甲幼虫的毒杀效果要好于黑皮油松鲜针叶提取物复配木醋液(体积比为1∶9)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第5天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以自制茴香果实精油、松木屑木醋液为原料,研究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剂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剂、松木屑木醋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效果优于其它两种细菌。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剂、松木屑木醋液对·OH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溶液体积分数1∶19对·O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木醋液及其复配精油的杀虫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喷雾法杀虫活性实验研究木醋液及其复配精油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 m L木醋液药液喷雾量分2次喷雾(1次1 m L,间隔10天),松木屑木醋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差(第22天死亡率56.67%)。2 m L木醋液药液喷雾量1次喷雾,与木醋液及其复配精油、精制木醋液相比,松木屑木醋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较好(第1天死亡率95.00%)。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精制方法得到的松木屑木醋液、杂木木醋液为原料,分别进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实验,研究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杂木木醋液对3种细菌没有抑菌效果。无水乙醇对3种细菌的抑菌圈均超过25 mm。松木屑木醋液只有体积分数100%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有抑菌作用,抑菌圈为21.22±3.55 mm。  相似文献   

7.
木醋液对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制松木屑木醋液为原料,研究木醋液稀释液对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稀释液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00倍稀释液和3000倍稀释液对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率影响程度较小,分别为35.55%和36.67%,发芽指数也相对较高,分别为2.41和2.16,种子活力相对较好。2000倍稀释液浸泡的种子发芽较早,但总体起到抑制作用,对照组的发芽率为52.22%,发芽指数2.72。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连翘鲜花精油、松木屑木醋液为原料,比较研究二者分别对经济植物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0.900 g·L-1东北连翘鲜花精油丙酮溶液促进绿豆种子萌发效果(第3天种子萌发率100%)好于丙酮对照(第3天种子萌发率75%)且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与质量分数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和木醋液相比,丙酮为溶剂的东北连翘鲜花精油促进绿豆种子萌发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广东化工》2021,48(15)
乙酸乙酯70℃水浴提取桑枝2.5 h,旋转蒸发,得到桑枝活性物。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桑枝活性物中GC含量最高的为十六酸(25.32%)。十五酸,GC含量6.08%。2,3,4,4a,5,6,7,8-八氢-.alpha.,.alpha.,4a,8-四甲基-[2R-(2.alpha.,4a.beta.,8.beta.)]-2-萘甲醇,GC含量6.04%。(E)-1-(2,6-二羟基-4-甲氧基苯基)-3-苯基-2-丙烯-1-酮,GC含量4.95%。愈创木酚,GC含量3.84%。2,2'-亚甲基双[6-(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GC含量2.66%。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化工》2021,48(10)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桑叶活性物质。实验结果表明风干桑叶提取物挥发性组分中含有α,β-二甲基苯乙醇(GC含量7.55%)、Z,Z-2,5-十五碳二烯-1-醇(GC含量2.87%)、n-十六烷酸(GC含量2.35%)、顺-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GC含量0.32%)、17-十八烷酸(GC含量0.11%)、dl-苯肾上腺素(GC含量0.74%)。  相似文献   

11.
大黄素甲基化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弘  姬兰柱  李淼  李志念  刘长令 《农药》2008,47(7):537-539
在实验室内以天然存在的大黄素(emodin)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化衍生物大黄素甲醚(physcion)和三甲氧基大黄素(trimethoxyemodin),并进行了杀菌和杀虫活性研究,发现3个蒽醌类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活性有明显差异,其EC90值分别为56.291、3.382、102.699 mg/L,大黄素甲醚的活性远高于大黄素、三甲氧基大黄素和对照药剂三唑酮,说明大黄素母环上3-OH以甲基取代杀菌活性会显著提高,而3个羟基均被甲基取代活性会降低.在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的活性测定中,发现三甲氧基大黄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生理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0 mg/L下对2龄和3龄幼虫的体重增长抑制率分别为99.6%和99.2%,而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比了白桦、杂木、木屑以及蒸馏木屑4种木醋液的还原能力,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4种木醋液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木屑木醋液,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73±0.06)g/L;4种木醋液可有效清除DPPH·,木屑木醋液清除效果最佳,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0±0.01)g/L;4种木醋液的·OH清除能力相对较弱,除木屑木醋液IC50为(9.69±0.20)g/L外,其他3种木醋液清除率均未达到50%。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东北连翘鲜花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精油的化学组分,考察不同溶剂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DE石油醚萃取得到的东北连翘鲜花精油得率为0.69%,鉴定得到28种成分,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二十五烷(28.65%),其次是Z-9-二十三烯(27.82%)。SDE正己烷萃取得到的东北连翘鲜花精油得率为0.81%,鉴定得到44种成分,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Z-9-二十三烯(47.16%),其他香料化合物如肉豆蔻醛(0.97%)、石竹烯(0.05%)等。两种精油的共有成分Z-9-二十三烯可用作家蝇性引诱剂。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花生壳木醋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花生壳木醋液中分离出了110种组分,鉴定出了85种化合物,包括甲醇(5.16%),乙酸(36.18%),丙酸(1.49%)1-羟基-2-丙酮(9.23%),糠醇(2.15%),3-甲基-1.2-环戊二酮(2.0%),苯酚(1.66%),愈创木酚(1.73%),4-甲基邻苯二酚(1.62%),邻苯二酚(4.82%)等。通过对花生壳木醋液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花生资源的深度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山核桃壳木醋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山核桃壳木醋液中分离出了88种组分,鉴定出了71种化合物,包括甲醇(5.68%),乙酸(47.64%),1-羟基-2-丙酮(4.02%),丙酸(2.15%),苯酚(4.14%),愈创木酚(0.73%),4-甲基苯酚(1.10%),3-甲基苯酚(1.08%),2,6-二甲氧基苯酚(2.04%),邻苯二酚(3.71%)等。通过对山核桃壳木醋液化学成分的研究,为山核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侯长江 《农药》2013,(6):437-438,443
[目的]明确1.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林业害虫落叶松舞毒蛾的田间防治效果及田间用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小区,以邓肯氏新复极差分析试验结果。[结果]1.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落叶松舞毒蛾田间用量在10-15 mg a.i./L时,1 d的防效在71.15%-92.73%之间;处理后3 d,10 mg a.i./L防效达到80%以上,15 mg a.i./L防效达到100%;7 d防效在84%-100%之间,15 mg a.i./L比氰戊菊酯66.7 mg a.i./L防效高,10、12 mg a.i./L与后者防效相当。[结论]1.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林业害虫落叶松舞毒蛾具有优良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质量浓度以10-12 mg a.i./L为宜。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鲜姜和干姜精油,并用GC/MS联用法对其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鲜姜精油和干姜精油分别鉴定出26、28种化学成分。在已鉴定的组分中,鲜姜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是α-姜烯(20.04%)、β-倍半水芹烯(7.22%)、α-姜黄烯(2.83%)、α-法尼烯(2.03%)、丁基乙醛酸(37.74%),干姜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是α-姜烯(26.27%)、β-倍半水芹烯(9.32%)、乙二酸二丁酯(16.57%)、2-异丙氧基乙醇(4.84%)、α-姜黄烯(3.66%)、α-法尼烯(3.12%)。  相似文献   

18.
霍文兰  李志田 《应用化工》2015,(1):184-186,189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鲜姜和干姜精油,并用GC/MS联用法对其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鲜姜精油和干姜精油分别鉴定出26、28种化学成分。在已鉴定的组分中,鲜姜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是α-姜烯(20.04%)、β-倍半水芹烯(7.22%)、α-姜黄烯(2.83%)、α-法尼烯(2.03%)、丁基乙醛酸(37.74%),干姜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是α-姜烯(26.27%)、β-倍半水芹烯(9.32%)、乙二酸二丁酯(16.57%)、2-异丙氧基乙醇(4.84%)、α-姜黄烯(3.66%)、α-法尼烯(3.12%)。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辐射松木醋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木醋液中分离出了64种组分,鉴定出了55种化合物,并测定了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包括糠醛(2.17%)、乙酸(21.31%)、丙酸(5.54%)、丁酸(2.90%)、苯酚(14.36%)、愈创木酚(14.87%)、4-乙基愈创木酚(3.57%)、4-甲基苯酚(4.87%)、3-甲基苯酚(4.76%)、4-甲基愈创木酚(9.92%)、邻苯二酚(1.25%)等。通过对辐射松木醋液化学成分的研究,为木醋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国昌 《农药》2007,46(3):206-207
温度在25℃、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95±5)%、(85±5)%、(75±5)%、(65±5)%时,用球孢白僵菌感染杨毒蛾的2龄幼虫。试验表明,相对湿度越高白僵菌的致病力越高,杨毒蛾幼虫的死亡率也越高,各湿度下幼虫的LT50分别为6.799、8.325、10.672、12.59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