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寿连 《中国钨业》2004,19(6):1-4,21
概述了中国钨行业的消费结构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分析了中国钨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赵武壮 《中国钨业》2002,17(3):18-20
0引言中国是世界上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这为钨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从统计数据看 ,最近十几年来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钨产品生产国 ,矿山钨产量占全球矿山钨产量的70 %~80%。由于中国具有钨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 ,因此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钨产品供应国 ,钨产品出口量约占全球原生钨消费量的60%。同时 ,丰富的资源保障促进了中国国内钨的消费 ,使中国进入世界主要钨消费国的行列。1中国钨市场概况钨由于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现代工业、国防及科学技术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从世界范围看 ,当前钨的最终用途…  相似文献   

3.
王君 《中国钨业》1999,14(2):21-22
一般认为,近几年世界矿山钨产量每年在3.0万t(含钨量,下同)左右,原钨消费量大体为4.0万t,产需之间约1.0万t的缺口因俄罗斯等国家抛售政府储备及再生钨利用而得到弥补。但是,应该认识到,1998年国际钨市依旧低迷不振的主要原因已不再是来自于抛售政府储备方面,而是来自于产量的增长及需求的滞缓方面。其中我国作为世界上钨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其产量增减和出口量多寡将直接影响着国际钨价的跌升。1999年前两个月,国内外钨市仍;日起色不大,主要钨品的价格依然跌势未止。从英国(金属通报)《MB))公布的报价可以看出,目前国际…  相似文献   

4.
中国钨的应用与消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正文 《中国钨业》2000,15(2):12-13
阐述中国钨的应用与消费概况 ,分析消费结构变化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全球钨资源和未来供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arikSeddon 《中国钨业》2001,16(5):135-137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首先我谢谢梅比先生和国际钨协邀请我今天在这里发言.在今天的发言中我侧重的是全世界的钨资源,焦点是未来钨的供应渠道. 0前言 梅比先生已经作了关于钨市场的全面报告.因此,我不准备就目前的市场形势进一步细说.然而,要对未来钨的供应渠道作一验证,有必要分析一下为什么钨市场需要新的供货渠道.图1显示了钨生产和消费的历史概况及每年和累积的库存变化.该图主要显示出过去7~8年钨的消费已经超过了生产.这意味着钨的需求量是令人可信的,原料主要是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库存,而目前更多的是来自美国战略储备局.我们估计在1993~1999年期间已经消耗了超过40 000t钨含量的库存,平均每年约6 000t左右.预计钨产量滞后于消费量的状况将持续多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准确的库存量.然而,从俄罗斯售出的钨在逐渐减少,表明库存已接近枯竭,中国似乎也没有大量的库存.美国战略储备局还有相当多的库存,库存量大于需求量,不过DLA每年销售的库存量限制在2 500t. 假如事实如此的话,在未来的几年中钨市场将需要增加供应,或从现有的厂家或从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近五年来钨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中国钨业协会的工作;归纳行业表现为发现资源保障程度提高,国内钨精矿价格回升,经济实力增强,产能产量增长,进出口钨品下降,国内钨消费量保持增长,同时钨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也显著提高,投资保持增长,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等特点;总结了钨行业发展模式中不可持续的表现,并对未来五年中国钨业协会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半年,国内钨消费量继续增长,硬质合金行业需求旺盛,钨供应凸显紧张。下半年,国内外钨矿山或即将投产或恢复生产,钨矿产量增加似已成定局。中国的钨供应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大型国有钨矿企业希望加强行业自律,以维护保障国家的矿产资源安全和利益。  相似文献   

8.
王顺昌 《中国钨业》1999,14(3):17-19
虽然1998年初世界原钨消费量出人意外地增加,但前苏联储备钨的抛售还是确保了钨的足量供应。约从5月份开始,世界钨的需求急剧下降,特别是日本和美国,与上年8~11月钨产品的月平均发运量相比,日本和美国分别下降了38%和58%,与此同时,其他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转暖的环境下,中国乃至全球钨钼市场均将逐步走出阴霾。我们预计2010年全球钨供应量7.9万吨,消费量7.3万吨,过剩约6000吨,钨价同比上涨25%:全球钼供应量21.14万吨,消费量20.5万吨,过剩约6400吨,钼价同比上涨51%。但相比2005—2008年期间,仍将是非常平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钨市场2001年回顾与2002年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回顾了2001年世界钨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 ,并对2002年钨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国作为钨业大国 ,对国际钨市场的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加强钨业综合治理、控制钨的生产和出口总量初见成效 ,2001年上半年钨价持续上涨 ,但下半年由于需求下降和供应增加 ,钨价又一路下滑。进入2002年后 ,钨价仍有下滑的趋势。钨价下跌后 ,钨生产商将会减少供应量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 ,钨的需求也有望好转 ,钨价将止跌趋稳  相似文献   

11.
王君  周云忠 《中国钨业》2003,18(1):13-15
2002年钨钼市场的状况各不相同 ,造成其价格走势各异 :一方面是钨价在持续下跌以后于历史的低价位区域小幅波动 ,中国钨品出口额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是钼价在年中暴涨之后虽又渐渐趋于平缓 ,但中国钼品的出口额则大幅增加。1钨市场概况钨市场在2002年总体表现为价格低迷、疲弱平淡的态势 ,这是因为在当年其供求关系继续呈现出矛盾状况并有不断加大的趋向。根据国际钨协的统计资料分析 ,从1997年以来全球钨的需求量基本上保持在4.0万t以上 (金属量 ,下同 )的水平且有缓慢增长的趋势 ,到2001年消费量则有可能超过4.5万…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钨业》2018,(1):10-16
根据海关进出口钨品数据,结合中国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了2017年及近5年中国进出口钨品量、产品结构、市场分布、价格走势以及2017年进出口钨品市场形势。与2016年比较,2017年中国出口钨品量(不含硬质合金)增长31.22%,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中国进口钨品同比下降4.93%,呈持续下降趋势,净出口量增长,市场价格理性回归;2018国际钨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未来钨市场进入平稳运行期,稳中有进,波动幅度收窄。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日本钨需求的变化分析有色金属总公司技经研究院赵瑞和日本是世界上重要的钨消费国之一,它的消费行为对钨的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而国际市场上钨的价格以及各种钨制品之间的比价也会对日本的钨消费结构产生影响。下面就近十年来,日本对各种钨初级制品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4.
1997年的原钨市场由于继续大量抛售政府储备,可用“强劲的消费为更强劲的供应所满足”来加以描述。供应过剩已使原钨价格低于许多矿(包括中国矿山)的生产成本。结果使全世界的钨产量下降到仅占消费量的75%左右,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原钨产量还将继续下降。如在需求强劲期间出现突然停止抛售储备,其潜在影响是相当大的。1生产表1世界矿山精矿产量吨钨注:e:估计值虽然1997年原钨的消费比较强劲(至少在前苏联地区),但来自苏联政府储备的钨精矿继续充斥着世界市场,使世界市场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上述情况导致世界原钨价格表2世界原钨…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钨产业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控制钨资源开采、限制钨初级产品出口、鼓励技术创新、支持跨国经营和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技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根源和成效。在此基础上,从资源控制和利用的角度对中国硬质合金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硬质合金产业应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深度加工配套工具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钨工业60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孔昭庆 《中国钨业》2009,24(5):1-10
回顾了新中国钨工业60年创业崛起、攻关开发和改革创新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钨储量、钨消费量、钨品生产量和钨贸易量均保持或跃居世界第一,以及科技进步硕果累累和产业结构呈现新局面的发展成就;国家实行钨行业管理采取的重大举措;钨工业60年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储量、产量、出口和消费量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对钨市场产量和出口量进行宏观调控,钨市场平稳快速发展。中国在全球钨市场中主导权将加强,有利于发展薄弱的深加工产业,有利于钨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国际钨市场需求低迷,出口钨品量明显下降,进口钨品量小幅增长,中国国内钨市场价格上涨推动国际钨市场价格走高。预期下半年国际钨市场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出口量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19.
简要概述了中国钨资源的状况,从中国钨矿采选能力、产量、钨品出口等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中国钨矿的开采现状,并对中国钨资源和钨矿开采的未来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钨业     
本文回顾了中国钨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近年国内钨精矿、APT、W和WC的生产、出口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并对钨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最后,论述了中国钨工业的发展前景,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钨工业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