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体水分迁移过程及其规律是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准确掌握土体含水率时空演化是开展上述研究的重要前提。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感测技术(fiber 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FO-DTS),开展了原位测试,记录了浅地表(0~0.5 m)不同深度土体自然温度信息,基于半通滤波算法提取振幅、相位信息,结合一维瞬态热传递方程解析解提出了土体含水率估算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FO-DTS的高时空分辨率温度信息能够有效估算浅表土体不同深度的含水率;②该方法能够反映复杂天气变化条件下(阴、晴、雨、寒潮等)浅表土体含水率的复杂响应;③降水事件对浅表土体含水率的影响程度随着深度衰减,土体含水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感测技术实现基于自然温度信息的含水率估算新方法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易拓展、低能耗的特点,可实现0~10 km内多尺度浅地表含水率快速估算,对浅地表-大气相互作用、地质和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快速准确的路径选择和逼真有效的路径指示对于城市应急反应和危机处置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城市应急环境的多维、动态、不确定性等特点以及传统2D平面网络的局限,提出了“应急线索”的思想和构建三维动态网络模型与路网优化的设想,在VGEGIS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基于3DGIS的应急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3.
视觉环境感知作为无人机智能导航、自主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执行多样性任务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为无人机智能决策和控制提供精准的视觉语义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城市交通复杂场景无人机鸟瞰图像的语义分割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工作为:①对航拍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增强模型训练鲁棒性;②针对无人机大场景目标尺寸多样,提出动态多尺度扩张卷积模块提取目标区域多尺度特征,利用残差神经网络结构增加模型深度的同时防止梯度消失;③利用特征融合增强模块在不同尺度融合深层和浅层特征,突出目标多尺度信息表征能力,抑制背景噪声;④后端通过二叉树边缘修正模块对分割图像进行优化,提高目标边界之间的分割效果.为验证算法有效性,实验部分与当前最新语义分割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评价指标上均优于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如何科学开展建筑检测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已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此,为提升3D智慧城市建筑智能检测水平,更好地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需求,文章提出多尺度3D智慧城市建筑智能检测算法,并对该检测算法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算法能获得更高的检测精度与检测性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更好地用于智慧城市建筑智能检测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3D GIS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准确的路径选择和逼真有效的路径指示对于城市应急反应和危机处置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城市应急环境的多维、动态、不确定性等特点以及传统2D平面网络的局限,提出了"应急线索"的思想和构建三维动态网络模型与路网优化的设想,在VGEGIS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基于3D GIS的应急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6.
城镇建筑遗产由历史城镇、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更加广义的具有适应性再利用价值的既有建筑等共同构成,通常具有多尺度连续、本体复杂广泛和环境多样的特性。揭示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内在机理,建构整体保护理论和方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和科学难题。论文从对共性科学问题的分析出发,系统探讨了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基本学理、科学保护和精细保护、尺度效应、城市建筑形态成长的普适性、想象力与科技进步结合的可能性、城市设计和数据库成果呈现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创新见解,并以笔者团队完成的几个遗产保护案例进行了验证。本文认为,需要客观对待新陈代谢、有序演进的真实而鲜活的社会和城市场景;城市并非凝冻在某一历史阶段和高光时刻的艺术品,而是一个博物馆;多尺度保护的实践工作和运维管理,除了建筑遗产保护学的基本学理和方法,还可借助数字化城市设计及具有开放交互属性的数据库成果。如此,就有可能将中国历史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走向一个同时依托城市健康发展引导、历史文化信息精准传递、跨学科科技支撑的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8.
为提升河北省建筑垃圾处置水平,促进建筑垃圾产业化高质量快速发展,对我国建筑垃圾处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PEST分析法对建筑垃圾产业化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对建筑垃圾处置产业化PPP模式进行分析,构建河北省建筑垃圾处置PPP项目运行模式框架,并提出基于PPP模式的河北省建筑垃圾处置产业化发展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期工程实践的基础,有效的构建路径对BIM技术建立的前期机电管线模型的准确性,实用性及建模效率高低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南沙某地下空间工程为例,主要介绍利用Autodesk Revit2016软件,在施工前期管线综合模型的构建过程中的应用,总结出一些适宜有效的建模路径,为其他需要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对于大型商业和公共建筑物,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是物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机电设备故障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一旦发生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如何快速确定故障点,并能快速处理事故,是大型商业和公共建筑物机电设备应急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机电设备应急管理系统技术实现方法选择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城市快速膨胀导致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总量,城市环境建筑能耗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城市环境中区域建筑能耗模型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数据库的完善,为建立准确且预测功能完善的建筑能耗模型提供了便利条件。重点探讨根据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三维城市环境建筑动态能耗模型。重点分析了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如何简化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考虑城市建筑复杂性、模型建立的自动化完成、全局敏感性分析节能措施等。并且用2个实例说明处理空间规模不同的建筑群可采用的不同建模方法。研究不仅为城市节能提供指导,也为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和促进城市规划领域中建筑能耗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筑幕墙行业应尽快推行BI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概念、技术特点、设计的核心理念,简要介绍了BIM案例,BIM为整个建筑幕墙行业带来全新的启示,是一次建筑业信息技术的革命,中国建筑幕墙行业应尽快推行BIM. 相似文献
14.
功能雷同、缺乏连续的滨水开敞空间和道路交通不成体系是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三个问题,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线性滨水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永州冷水滩湘江两岸城市设计,从功能、景观和交通等方面对大尺度线性城市滨水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大尺度线性滨水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喀什老城区生土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喀什老城区典型生土房屋1/2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提出了针对此类房屋的加固方法.通过试验对加固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检验抗震加固措施的实际效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