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编读往来     
《通信世界》2001,(25):71-71
爱立信企业系统为客户量体裁衣 近日,爱立信企业系统在北京、广州、上海三地分别举行了新老客户的专场研讨会,正式启动其“客户关爱”计划。其宗旨是针对不同行业及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灵活细腻”的企业解决方案。在各地的专场研讨会上,爱立信主要对移动办公、IP PBX等企业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全面介绍了爱立信 Mobile Office移动办公解决方案、WebSwitch IP语音交换机以及IP PBX等企业产品。本次研讨会邀请到的客户涉及电信级用户及其它国有大中型企业、酒店、生产…  相似文献   

2.
《电信网技术》2005,(10):47-47
近日,爱立信企业系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签署了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合同。劳动部办公大楼将采用爱立信移动分机解决方案,为全体办公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通信手段。该合同的签署再一次证明了爱立信在企业移动办公通信领域的强大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3.
《电信快报》2005,(11):56-56
近日,北京爱立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BEC)作为爱立信企业系统在中国的代表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HP)签订了小灵通移动分机解决方案合同,支持惠普大幅提高通信效率、节约通信成本。该合同的签署充分展示了爱立信在企业移动办公通信领域的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电信技术》2006,(1):103-103
爱立信企业系统与索尼(中国)签署了企业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合同。根据合同,索尼(中国)部署了爱立信MD110交换机以及最新的移动分机解决方案(ME)。爱立信的移动分机功能通过与中国网通的小灵通绑定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电信网技术》2005,(12):35-35
近日,爱立信进一步拓展了与菲律宾运营商Sun Cellula在托管服务领域的合作,与其就“爱立信移动办公邮件系统”(EMO)企业通信托管服务解决方案达成协议。EMO解决方案包括“Push E-mail”和个人信息管理功能。该协议使Sun Cellular能够为其用户提供快速、简便和高性价比的移动办公电子邮件服务。  相似文献   

6.
《电信技术》2005,(4):3-3
近日,爱立信企业系统推出了新一代的爱立信移动办公邮件系统(Ericsson mobile Organizer,EMO),该系统能够让企业用户在移动办公过程中非常简便地接入企业电子邮件系统以及其它个人信息管理(PIM)数据,是真正的“push”解决方案,它无需专属硬件、特殊设备或运营商接口就能提供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7.
许海波 《通信世界》2005,(19):37-37
随着数字与语音通信技术的融合与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语音与数据融合的通信系统。在此基础上,爱立信充分利用自己在移动方面的优势,成功开发了一整套融合语音、数据、移动于一体的企业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公用移动通信的普及和话费的降低,进一步促进了这一系统在企业的广泛应用。本案例介绍的爱立信移动分机解决方案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它可以使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GSM、cDMA手机甚至固网的小灵通(PHS)手机实现企业内部语音通信系统的全部功能,  相似文献   

8.
爱立信微软成立移动合资公司移动电子邮件将年底投放市场军益爱立信和微软成立合资企业──EricssonMi-crosoftMobileVentureAB(爱立信微软移动合资公司),新公司将以爱立信和微软公司的产品为基础,为运营商开发可用于企业及个人用户的易用且安全的移动电子邮件系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包括日历、事件安排及其他个人信息管理工具,还将为专业用户提供全面企业信息的移动接入能力。第~个解决方案可望于今年年底之前提供给移动通信运营商投入商业应用。爱立信微软移动合资公司总部设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并将在全球开设区域中心办公…  相似文献   

9.
许海波 《通信世界》2005,(43):49-49
一.前言 凭借在移动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与索尼爱立信和爱立信移动世界建立的密切合作关系,爱立信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满足全球移动工作者的需求,无论他们身在旅途还是办公室、无论在家中工作或是在客户办公室洽谈业务。我们通过把在移动设备、应用开发和移动网络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能够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是运营商的一大机遇,因为新的移动企业业务更多且流量更大。  相似文献   

10.
刘洋 《移动信息》2023,45(12):67-68,86
文中介绍了建设企业移动办公系统的必要性、步骤、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面临办公效率低、信息传递不畅、安全性不足等挑战,而移动办公系统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优势,可协助企业完成办公。同时,文中还重点强调了企业移动办公系统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信世界》2004,(38):35-35
爱立信企业系统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利用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和本地化的市场资源,不断拓展中国有线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领域,为中国各类企业用户提供适用高效的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福建九星公司作为爱立信企业系统的合作伙伴,近期为福建三明烟草公司建设的企业通信专网及移动分机应用系统,充分展示了爱立信在企业级移动通信和组网服务上的强大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程钢  许海波 《通信世界》2005,(25):41-41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移动性和宽带的通信服务在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完善服务功能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爱立信凭借在移动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及与索尼爱立信,爱立信移动世界的密切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信技术》2004,(7):90-90
2004年6月30日,北京爱立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BEC)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京举行。BEC是瑞典爱立信公司与北京有线电总厂(现兆维集团)于10年前共同投资创建的,其业务及目标是代表爱立信企业系统向中国市场提供爱立信企业级通信解决方案。目前,BEC在中国市场凭借技术优势,不断拓展中国企业有线通信、移动办公、数据通信等商务通信领域,为中国各类型企业用户提供了适用高效的企业级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尤其是爱立信新近推出的移动分机解决方案以及企业VoIP组网解决方案,融合了爱立信先进的语音、数据及移动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及全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2006,30(8):28-28
近日,爱立信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其最新的企业一体化通信平台MX—ONE^TM。作为全球最新的IP融合通信产品,MX—ONE^TM一体化通信平台的最大亮点是“全方位融合”,即语音和数据、固定和移动、专网和公网的融合;该平台基于Linux服务器,能够同时满足身处不同地点的十万人的通信需求;而且可与企业现有的商务型电话系统及应用程序完全兼容,其所具备的紧凑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面向未来的设计可在保护企业现有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使用户通过一系列先进的多媒体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子商情》2005,(8):69-69
近日.爱立信与印度领先的电信运营商Idea Cellular签署合作协议,为其提供爱立信移动办公邮件系统(EMO,Ericsson Mobile Organizer)解决方案。这标志着爱立信在亚太地区移动数据业务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许多企业都步入了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中,移动办公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可以让办公人员利用手机移动信息化软件与企业办公电脑建立互联网络,便于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文章则以移动办公基本结构和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移动办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早已在我国广泛应用,各类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得日臻成熟。在我国企业当中,计算机的办公属性日益突出,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重要组成成分,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的移动办公提供了便捷,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而在企业移动办公的背后,仍存在着各种危险威胁到企业的正常运作。本文将通过计算机安全技术对于移动办公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企业移动办公的安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爱立信 《世界电信》2004,17(11):45-46
企业通信综合解决方案。爱立信企业系统作为企业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利用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和本地化的市场资源,不断拓展中国有线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领域,为中国各类企业用户提供适用高效的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福建九星公司作为爱立信企业系统的合作伙伴,近期为福建三明烟草公司建设的企业通信专网及移动分机应用系统,充分展示了爱立信在企业级移动通信和组网服务上的强大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爱立信在中国市场上十分活跃,中国已发展成为爱立信全球第二大市场。 1996年底,爱立信与广东省移动通信总公司签署了价值2.8亿美元的扩容合同。根据合同,此次扩容包括GSM数字移动电话网第三期大规模扩容、首次引进DCS1800系统以及模拟移动电话网第十四期调整性扩容三部分。经过此次扩容后,广东邮电移动通信网无论在网络容量、网络覆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电信科技》2009,39(3):74-74
近日,由中兴通讯主办的首届移动互联网技术研讨会于在海南三亚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创新、开放、合作”。正业和信息化部、微软、IBM、国内电信运营商、电信科研机构和院校、相关互联网企业及SP/CP等近百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