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炭对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竹炭对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竹炭用量、竹炭粒径、吸附时间、pH值、温度和染料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色率随着竹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竹炭粒径的减小而增加,用200~300目竹炭处理25 mg/L的碱性品红溶液,当加入量为4 g/L时,吸附平衡时间为10 h,脱色率为90.1%;在不改变碱性品红结构的pH范围内(pH<9),脱色率均大于74%;溶液温度升高,脱色率增大,但随着染料浓度增加,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Langmuir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适合于描述竹炭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灰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成为常见的废弃物吸附材料,探究其对阴离子染料,活性蓝171、活性红23和酸性黑1,脱色能力。探究发现生物质灰渣对染料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在弱碱性环境下,生物质灰具有更高的脱色能力;并且染料的脱色率随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25 min时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3.
炉渣对3种染料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声 《辽宁化工》2009,38(4):246-247
利用炉渣对活性藏青、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3种染料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了温度、炉渣的加入量、时间、pH等条件对炉渣脱色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渣对3种染料均表现出了较好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一种廉价易得的粘土物质与聚合羟基铁离子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粘土复合絮凝剂,以模拟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染料废水作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絮凝脱色试验研究,并对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亚甲基兰和碱性品红2种模拟印染废水均有较高的脱色能力,在投加量为3g/L时对亚甲基兰的脱色率达98.0%,对碱性品红的脱色率达98.3%;复合絮凝剂对染料的脱色是通过粘土的吸附和金属羟基离子的絮凝两种作用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王景芸 《应用化工》2010,39(6):898-900
以活性艳红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粉煤灰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作用,考察了粉煤灰的加灰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废水pH值及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脱色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废水初始浓度越低,吸附时间越长,脱色效果越好,当吸附时间达60 min时,脱色率趋于稳定;随着粉煤灰加入量的增加,脱色率呈上升趋势,对于100 mg/L的染料溶液,当粉煤灰用量为60 g/L时,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95%;粉煤灰脱色效果受pH值影响很大,碱性条件下粉煤灰的脱色率较高,酸性条件下次之,中性条件下最差,最佳pH值为10。脱色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Mg-Fe/LDH的合成及其对废水酸性黑10B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Fe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Mg-Fe/LDH),用于处理偶氮类染料酸性黑10B,通过改变吸附时间、pH和酸性黑10B废水含量及掺加共存无机阴离子等因素探讨了材料对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0mL酸性黑10B,当材料用量20.0mg、处理时间1h、pH在2~11时,酸性黑10B的脱色率可达91.3%以上,且水中共存阴离子对其干扰小.材料对酸性黑10B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对酸性黑10B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95 mg·g-1.Mg-Fe/LDH对酸性黑10B有较好的吸附脱色性能,可望在印染废水的脱色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海藻酸纤维为吸附剂,考察了吸附剂用量、溶液温度、吸附时间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海藻酸纤维吸附碱性品红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率随海藻酸纤维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加酸或加碱都不利于海藻酸纤维对碱性品红的吸附;对于40 mg/L的碱性品红溶液,当海藻酸纤维的加入量为5 g/L,室温下振荡40 min既能达到吸附平衡,脱色率可达96%;Freundlich等温方程能很好地描述海藻酸纤维对碱性品红的吸附,其吸附行为是物理吸附,吸附过程为熵减过程;海藻酸纤维经过8次再生后,对碱性品红的脱色率仍可达到93%以上,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在模拟染料废水中以边生长边吸附的方式对活性翠蓝KN-G, M-GB, K-GL,活性黑K-BR、活性艳蓝M-BR、活性红紫K-3R和活性深蓝K-R 7种水溶性活性染料的脱色性能及吸附过程. 结果显示,生长菌体对7种活性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染料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平均脱色率可达93.0%;染料初始浓度为400 mg/L时,活性翠蓝KN-G和M-GB的脱色率仍达到了99.7%和99.9%. 上清液的紫外光谱图及染料分子中铜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表明,染料通过吸附方式从废水中去除. 通过SEM, TEM观察发现,生长菌体在吸附过程中,菌丝发生肿胀膨大,细胞壁发生结构重组,厚度增加10~15倍. 细胞壁的结构变化是生长菌体吸附染料的重要机制,为染料吸附提供位点和进入细胞内部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对活性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对活性红23与活性蓝171进行吸附脱色。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改性粉煤灰对染料的脱色性能高于粉煤灰。染液初始pH值为8~9时,两种活性染料脱色率最高。随染液浓度增大,粉煤灰对染液的脱色率不断降低,但粉煤灰对染料的吸附量却不断增大。粉煤灰对两种染料的恒温吸附脱色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恒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菌纤维素(BC)膜为载体固定化漆酶,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了艳蓝降解的动力学和不同因素对该染料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后的艳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几乎完全消失,说明该染料发生降解脱色;固定化酶对艳蓝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BC膜对艳蓝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当固定化酶的活力为84.9U时,脱色率最大为73.5%;染料浓度为50mg/L时,脱色效果较好,为81.1%;固定化酶对艳蓝的脱色在偏酸性条件下更好,最适宜的pH为5,此时的脱色率为95.2%;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降解率提高了2倍,反应速率提高了3倍;在重复脱色5次后,脱色率降为12.2%。  相似文献   

11.
魏杰  宗刚  李婉莹 《当代化工》2018,(3):505-508
为明确活性黑5染料在电化学体系中的脱色过程,以石墨为阴极,Ti/PbO_2为阳极,考察了电流大小、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及浓度、电解时间、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对染料脱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大小、氯化钠浓度对活性黑5脱色率影响较大,一定条件下染料脱色率可达99%;初始pH对染料脱色率几乎无影响,随着初始pH在4~10范围内变化,脱色率始终稳定在99%以上;染料的脱色率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电解时间达到60 min时,染料脱色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12.
王威娇 《广东化工》2013,(14):59-60
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的废弃物,比表面积较大,对染料大分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脱色能力。文章以活性艳红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酸性粉煤灰和碱性粉煤灰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碱性粉煤灰对活性艳红模拟废水吸附脱色效果较好。同时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钙质量比、粉煤灰活化温度、粉煤灰的加灰量、废水pH及初始浓度对吸附活性均有影响。当粉煤灰与氢氧化钙质量比为3.0、活化温度为300℃、粉煤灰加入量为5 g/L时,pH为10.0、浓度为20 mg/L的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99.2%。  相似文献   

13.
《广东化工》2021,48(13)
本研究以偶氮染料活性黑5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降解菌群脱色活性黑5,通过改变培养温度(20~40℃),探讨温度对降解菌群脱色活性黑5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染料浓度(100 mg/L)下,不同温度条件对脱色效果影响较大,其中在37℃下,染料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高达71.55%,其他温度影响下,脱色效果差别不明显,脱色率集中在65%。在脱色初期温度较低情况下,温度越低脱色率越低。根据脱色动力学结果分析,在大部分培养温度(除30℃)条件下,降解菌群脱色活性黑5的反应过程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化学工程》2021,49(1):22-27
采用优化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选取碱性紫5BN、阳离子红GTL、酸性橙8和直接红23这4种商业染料模拟染料废水,通过吸附剂用量和溶液pH值等因素研究GO对不同离子型染料的脱色效果。FT-IR和XRD表征显示该方法制备的GO结构中存在大量含氧基团,层间距明显扩大,从0.348 nm增加至0.876 nm; GO对阳离子型染料的脱色效果优于阴离子型染料,碱性紫5BN和阳离子红GTL的脱色率分别可高达96.3%和93.83%,吸附容量可高至368.57,344.2 mg/g; GO在不同pH值下的Zeta电位呈负电性,弱碱性环境有利于脱色阳离子型染料,脱色过程存在静电作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更适合描述GO对碱性紫5BN的脱色行为机制,主要通过化学作用对碱性紫5BN分子进行单层吸附,脱色过程吸热,高温对脱色有利。  相似文献   

15.
用含铬革废屑,壳聚糖及戊二醛交联聚合制备了处理酸性废水染料的吸附材料,并用差式扫描量热(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用酸性红染料B1模似酸性废水染料,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交联剂戊二醛用量,吸附时间,pH对染料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戊二醛交联剂的用量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对酸性废水的脱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0℃,壳聚糖:含铬废革屑:戊二醛量比为1:4:1时,可得到一个热稳定性好的吸附材材料,其脱色率可迭99.4%以上.在pH为5.5~6时,脱色率可达99.5%以上.而且材料再生性好,其脱附率可达到90%以上.该材料对酸性红B1实际废水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脱附率仍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高铁酸钾氧化脱色三苯甲烷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铁酸钾对水溶性三苯甲烷染料结晶紫和碱性品红废水进行氧化脱色研究。考察了高铁酸钾投加量、反应温度和染料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能够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色度,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均存在最佳值。当结晶紫和碱性品红废水的质量浓度低于50mg/L时,脱色率几乎不受染料浓度的影响。2种三苯甲烷染料相比较,碱性品红比结晶紫更容易被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混凝与光催化处理酸性橙Ⅱ染料水样、碱性嫩黄O染料水样以及酸性橙Ⅱ与碱性嫩黄O复合染料水样,确定最佳的混凝剂投药量和pH。对比分析单一方法与联用技术的脱色性能,判断联用技术是否优于单一方法;并探究pH、光催化时间、盐含量、浊度等对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染料水样,所需的最佳脱色条件不同。处理复合染料水样时,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920mg/L,最佳pH为6,经过120min的光催化脱色率可达到78.92%。混凝与光催化联用技术的脱色性能明显优于单一混凝法或光催化法,这与所处理的染料分子结构密切相关。较高的离子强度及浊度会降低混凝剂对染料的吸附电中和与吸附桥连能力,并对光催化剂的表面效应产生抑制,从而降低混凝与光催化联用技术的脱色性能。复合染料水样的盐含量为1200mg/L时,脱色率降幅可达36.87%;浊度为412.2NTU时,脱色率降幅为19.85%。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化工》2021,49(14)
以神府煤、下峪口煤、桑树坪煤和象山煤为原料,通过水热活化剂制备了煤活性半焦,用其处理酸性红B染料废水,研究了半焦焙烧温度、酸性红B溶液的初始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焙烧温度越高,脱色率越高。神府煤活性半焦、下峪口煤活性半焦、桑树坪煤活性半焦和象山煤活性半焦对酸性红B的脱色率分别为89.0%、78.8%、76.4%、43.3%。煤活性半焦对酸性红B的脱色率受pH值的影响较大,pH为1~3时,脱色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新型有机膨润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铵盐,用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钠基膨润土进行复合插层改性,制备得到一种新型有机膨润土;以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使用改性膨润土进行了吸附脱色实验,吸附完成后加入聚合氯化铝混凝。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投加聚合氯化铝相比,采用改性膨润土吸附后再混凝的方法处理废水,可显著提高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处理活性艳红X-3B、酸性大红GR与活性艳蓝X-BR三种模拟染料废水时,脱色率分别可达99.4%、84.8%和96.1%;以中试规模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调节池原水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51.6%和85.9%;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好氧生化出水,COD可由121.3mg/L降至65.4mg/L,色度由32倍降至8倍以下。  相似文献   

20.
印染废水的脱色是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表面改性方法制备一类改性铁基材料(FCM),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FCM对偶氮类染料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制备FCM材料最佳条件为采用浓度0.01mol·L~(-1)CuCl_2溶液浸泡铁粉30 min;FCM材料对酸性黑10B染料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其脱色机理主要为微电解反应;在静态试验中,当pH小于4,处理时间为30 min时,酸性黑10B的去除率达到93.8%,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0%,且通过动态柱过滤试验可得FCM材料去除酸性黑10B的能力为245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