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Al、Ti和TiC 粉末预涂在AA6063铝合金表面,采用激光熔覆法制备了TiC/Al_3Ti复合材料涂层,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激光工艺可获得无裂纹和孔洞且表面平整的熔覆层.熔覆层由枝晶状Al_3Ti、枝晶间α-Al和均匀分布的TiC颗粒组成,TiC颗粒在激光辐照过程中未发生熔解,熔覆层与基材的界面结合良好.随与熔覆层表面距离的增加,Al_3Ti枝晶的尺寸变大,α-Al的含量减少.激光熔覆层的硬度可达700 HV0.2,显著改善了AA6063铝合金的表面硬度.  相似文献   

2.
用CO2激光在TC4合金表面熔覆TiC+髓和TiC+NiCrBSi金属陶瓷涂层,分析了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测试了熔覆层的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TiC+Ti激光熔覆层中,TiC颗粒全部溶解,熔覆层的组织是在β-Ti基体上分布着TiC树枝晶;在TiC+NiCrBSi激光熔覆层中,TiC颗粒部分溶解,熔覆层的组织是在γ-Ni树枝晶和卜Ni+M23(CB)6共晶的基体上分布着细小的TiC颗粒和TiC树枝晶。TiC+骶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在500~700HV之间,质量磨损率约为TC4合金的1/3;TiC+NiCrBSi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在900~1100HV之间,质量磨损率约为TC4合金的1/10。  相似文献   

3.
在45钢表面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TiC/Fe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以及物相进行分析,测试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当(Ti+C)的含量在复合粉末中的比例达到15%时,熔覆层生成了少量的TiC颗粒,其形状呈多面体和花瓣状,直径为1~5μm,长度为3~5μm,TiC增强相组织中含有Fe、Cr等元素,而不是单纯的二元碳化物。由于少量TiC颗粒的团聚现象,造成TiC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低于Fe基熔覆层,但TiC激光熔覆层磨损性能优于Fe基熔覆层。  相似文献   

4.
以Ni60+Ni/MoS2混合粉末为熔覆材料,采用Nd:YAG激光器在TC4合金表面进行了激光熔覆试验,利用OM、SEM、EDS、XRD等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MoS2发生了分解,分解出的S与Cr反应形成了CrxSy不定比化合物,Ni60合金中的C与基材表层熔化的Ti反应形成了TiC。反应形成的CrxSy化合物呈近球状颗粒形态,TiC呈树枝晶形态,二者均匀地分布在熔覆层中。由于TiC的硬质强化作用和CrxSy的润滑作用,激光熔覆层不仅具有较高耐磨性能,而且具有低而平稳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5.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Ni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Ni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熔覆层组织、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熔覆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中无裂纹、气孔等缺陷.涂层组织由γ-Ni、Cr7C3和TiC等相组成,原位自生TiC颗粒多呈菱形,尺寸在1~3μm之间,涂层显微硬度(800~1000 HV0.2)明显高于基体的显微硬度(300 HV0.2).激光熔覆层中存在颗粒强化和细晶强化等多种强化作用,显著提高了H13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γ-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C-Ti-Al涂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iAl合金表面预置TiC-Ti-Al粉末层,通过激光熔覆处理制得了以TiC为增强相,以TiAl及少量Ti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能谱分析仪(EDS)进行了熔覆层的物相分析,并分别测试了激光处理前后基材和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变化。研究了激光扫描速度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加,增强相TiC颗粒形貌由树枝状向短棒状和颗粒状转变,并且均匀地弥散分布在熔覆层内,起到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作用。同时,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加,熔覆层显微硬度有所提高,但厚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同步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Ti811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原位合成了TiC和TiB_2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的物相主要由α-Ti、TiC、Ti_2Ni和TiB_2组成,其中TiC呈树枝晶状和花瓣状,TiB_2呈长条状。平衡状态下TiC以正八面体晶体结构存在,但熔体中存在的Ni元素会影响TiC平衡状态,使其最终呈现六边形形貌。稀土氧化物Y_2O_3的加入有利于促进晶粒细化,提高熔覆层组织均匀性及表面硬度。熔覆层的显微硬度显著提高,最高硬度为900HV0.5左右,约为基底硬度的2.25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CO2激光器在ZL102合金表面熔覆SiCp-Al基复合涂层,利用SEM和XRD等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硬度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表层呈过共晶组织形态,由针状Si、α-Al Si共晶和少量的SiC颗粒组成,底层呈亚共晶组织形态,由α-Al树枝晶,α-Al Si共晶和SiC颗粒组成.激光熔覆层与基材结合区组织为定向生长的树枝晶,且与基材呈联生结晶特征.激光熔覆层的硬度在220~280HV之间,显著提高了ZL102合金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难熔合金的设计理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以Ti-6Al-4V为基粉,HfC、ZrC、TaC和NbC这4种粉末为增强相,使用优化后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在钛合金板上制备了钛基金属-难熔陶瓷复合熔覆层,并通过实验对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截面组织以不同形态的TiC晶体为主,存在等轴α-Ti和β-Ti组织;加入的陶瓷相颗粒弥散分布在熔覆层中,组织晶粒得到了细化,其细化程度随着过渡金属元素加入比例的增大而增大;添加陶瓷粉末熔覆层的硬度明显高于未加陶瓷粉末的熔覆层显微硬度;随着陶瓷粉末加入比例的增大,硬度逐渐增大,当陶瓷相含量为10%时,熔覆层的硬度最高为675 HV,比基材硬度提高了1.7~2.0倍。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难熔合金的设计理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以Ti-6Al-4V为基粉,HfC、ZrC、TaC和NbC这4种粉末为增强相,使用优化后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在钛合金板上制备了钛基金属-难熔陶瓷复合熔覆层,并通过实验对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截面组织以不同形态的TiC晶体为主,存在等轴α-Ti和β-Ti组织;加入的陶瓷相颗粒弥散分布在熔覆层中,组织晶粒得到了细化,其细化程度随着过渡金属元素加入比例的增大而增大;添加陶瓷粉末熔覆层的硬度明显高于未加陶瓷粉末的熔覆层显微硬度;随着陶瓷粉末加入比例的增大,硬度逐渐增大,当陶瓷相含量为10%时,熔覆层的硬度最高为675 HV,比基材硬度提高了1.7~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