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景观飘带作为一种极具表达性质的吸引物,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对银川市北京西路景观飘带的设计意在突显"印象银川",提升银川市城市形象,打造城区到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的景观廊道,同时也是旅游廊道,加深市民和游客对银川市的感知,树立银川市城市品牌,促进银川市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TOD模式的蓬莱市旅游交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D模式与城市旅游交通规划结合,能够实现交通对旅游的支撑作用以及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蓬莱市旅游交通规划从公共交通为主导、创造人性化交通环境的理念出发,探索了城市旅游交通规划中TOD模式的技术途径,即功能明确的旅游公交专线规划,无缝整合旅游换乘枢纽与核心景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组织,新区组团公交枢纽建设,完善的慢行交通体系构建,节约型旅游停车供给.  相似文献   

3.
竹丝生物膜反应器修复景观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竹丝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污染景观水体,研究了反应器对原水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以及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等.试验结果表明:竹丝生物膜反应器对景观水体中的浊度、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19.99%~100%、15.9%~59%和10.60%~74.34%.同时系统内出现了丰富的生物相如钟虫(Vorticella)、草履虫(Paramoecium)、轮虫(Rotifer)、喇叭虫(Stentor)、豆形虫(Colpidium)等,且活性良好,说明竹丝生物膜反应器很适合低污染景观水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景观格局分析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园林树木是构成城市绿地的主要植物材料,也是发挥城市绿地功能效益的主要植物群落体,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强调了乔木在城市绿地中的骨架和主体地位,它不仅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而且对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森林规划中,景观格局分析是优化城市森林空间结构和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章分析了城市森林的内涵;阐述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城市森林规划的过程,探讨了城市森林的景观分类、景观指数的选取要点及景观格局的优化重点;展望了城市森林规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湿地与景观河道相结合构建水体循环系统,保持和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由利贝格最小值定律,确定水体中TP对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过程的重要作用,将TP作为控制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首要约束。循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监测景观河道中的TP含量,结果表明TP含量逐渐趋于稳定。以循环系统内存在的局部死水区域作为对照区,比较景观河道和死水区的水体水质,结果显示在6次取样中景观河道中的TP,氨氮的含量大部分低于死水区的含量。通过TP含量测定和分析,充分说明构建的循环系统在景观水体水质保持和改善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川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银川市(包括银川市区、永宁、贺兰、灵武)为案例,从资源消费、能源消费、环境容量、水资源消费等四个方面定量估算银川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计算、分析银川市生态盈余/赤字情况;预测并分析2004-2020年间银川市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其结果显示未来17年银川市生态承载力不足,生态功能薄弱,生态赤字显著,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使银川市生态承载力保持持续稳固的水平,可通过加快农产品转化及科技水平,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开发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伦理教育、提高国民节约意识等措施减少生态足迹需求,有效缓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实现银川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对影响景观水体中藻类生长规律的诸多环境因素,如营养物质、温度、光照、pH值及其它生物等因素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景观水体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化学药剂和植物药剂对景观水体中藻类的控制作用。考虑到藻类控制的效果和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认为植物提取药剂和多种化学药剂复合使用对景观水体中藻类的控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对影响景观水体中藻类生长规律的诸多环境因素,如营养物质、温度、光照、pH值及其它生物等因素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景观水体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化学药剂和植物药剂对景观水体中藻类的控制作用。考虑到藻类控制的效果和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认为植物提取药剂和多种化学药剂复合使用对景观水体中藻类的控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流景观廊道对于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承担郊野游憩的能力、廊道景观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案例和现阶段城市河流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人身心需求的研究.针对性提出强化湿地生态功能、营造内河湿地、截污系统与生物净化水质、加强保水措施与加固河床、建立沿岸生态涵养林地等措施.旨在科学的构建河道景观廊道,完善整体景观结构,最终形成生态的城市水体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0.
银川市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银川市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确定的陇海兰新经济带重点开发城市,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决策的当务之急.从城市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等四方面剖析了银川市当前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针对其问题探索银川市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现“大银川”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生态旅游与一般的生态旅游和城市旅游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可满足城市居民就近出游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阐述在当代生态景观规划建设中,城市形态与色彩设计上的功能、价值取向;分析了苏州市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规划建设的现状,指明了生态化时代景观形体与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对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作了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水利的发展,应以建设"人水和谐"为目标,充分发挥城市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探讨了城市水利工程在蓄水供水、防灾减灾、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在城市蓄水供水方面,注重水源地建设;在城市防灾减灾方面,注重防洪排涝建设;在城市环境改善方面,注重水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在城市旅游方面,注重水文化旅游发展;在城市景观方面,注重滨水区域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视角整体规划水上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整合水上旅游资源,建设水上旅游产业园,即既包含传统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功能,又考虑涵盖上下游相关商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营销推广以及生态环保理念的科普教育等功能,对有效促进水上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及推进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参考旅游产业园相关理论和实践,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水上产业园的概念内涵和战略意义,提出江西省发展水上旅游产业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旅游生态系统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设计,从还原旅游地的生态完整性出发,转变旅游开发方式,把整个旅游地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种群,以“还本求原”为手段,探寻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旅游生态链条.长江三峡旅游生态系统设计可以从支骨、通脉、布络、会节、丰体、饰皮、提神七个方面形成保持本土、强化特质、改善环境、营造历史氛围的共生结构.  相似文献   

16.
景观生态学是介于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观光农业则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产业.为了探索观光农业景观规划,在介绍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透视当前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景观生态格局的改变、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及生态系统的失调等景观生态问题.提出了观光农业景观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强调通过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保持多样性景观类型,实现观光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民居景观资源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解析了民居景观拓展对传统建筑文化、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的影响,对民居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提出在发展西部乃至全国的民居景观旅游经济的同时应该延续民族传统文化并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淮扬饮食文化景观谱系的构建是深度挖掘整理淮扬菜文化基因,形成系统保护与传承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在对旅游景观谱系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将饮食文化景观谱系的结构分为景观元、景观点和景观走廊三个层次,结合文献分析和专家意见,构建淮扬饮食文化景观谱系.淮扬饮食文化景观谱系对促进城市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旅游产品内涵拓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推进城市旅游转型和推广城市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城市化急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现代化建设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矛盾。随着现代城市旅游的发展和保护观念的加强,人们积极开展了对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开发工作。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重点,也是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学者应该研究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旅游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上,崇尚自然,使自己融入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的愿望,文章以登封市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分析了登封市农家乐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其必要性,同时阐述了登封市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