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贺明  王新赛 《电光与控制》2008,15(3):90-93,96
目前国内多数红外图像实时跟踪系统采用DSP为核心处理器的结构,存在电路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开发在FPGA中实现以NiosⅡ为核心的红外图像实时跟踪系统,采用NiosⅡ实现目标跟踪算法,利用硬件实现图像预处理,软硬件协同完成实时跟踪,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体积小、功耗低、实时性强,在复杂的天空背景下,能够稳定、精确地跟踪飞行目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时红外动态场景仿真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ADSP-TS201 DSP为核心处理器的并行多DSP系统.详细讨论了硬件系统设计、红外动态场景仿真算法的任务划分、并行绘制体系结构、多DSP的应用程序开发模型等.最后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DSP+FPGA的红外视频实时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祖全 《激光与红外》2007,37(5):440-441
介绍了一种高速实时红外视频信号处理系统的原理、结构.系统采用FPGA DSP的结构,FPGA完成系统的时序控制和低层算法,而由DSP实现高层算法.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能够满足实时红外视频成像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性能DSP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实时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非均匀性实时校正算法;针对算法所涉及的运算量和数据量庞大的特点,设计了实时非均匀性校正的红外图像处理系统,系统是以高性能DSP(TMS320C6713)为核心器件,采用DSP不同的传输通道并行传输数据,并充分利用DSP硬件的并行性和流水线操作进行非均匀性校正;以真实的红外图像序列为例,进行了非均匀性校正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高性能DSP的非均匀性实时校正系统完全可以达到实时校正的要求,所用算法对慢变化量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一种红外成像探测系统实时信号处理算法、硬件结构等关键技术.针对大视场红外探测系统,提出了适用于360°全方位红外目标搜索的实时处理算法原理和流程,并以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和FPGA芯片以及CPC I总线技术为核心设计了处理能力强、高速数据传输、接口可靠稳定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满足总体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DM642的红外图像实时处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高速定点DSP芯片DM642为核心的红外图像实时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在硬件上充分利用了DM642高速处理数据的能力、灵活的数据传输机制以及丰富的外设接口,从而满足了对红外图像进行复杂算法处理和实时输出图像的要求.软件算法方面,以"两点法"为基础,辅之以基于场景的神经网络算法对红外焦平面阵列进行非均匀性校正.为了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对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神经网络算法相比,改进后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75%.  相似文献   

7.
刘颖彬 《红外》2016,37(5):22-26
针对红外弱小目标的实时检测,提出了一套基于DSP和FPGA高速乒乓缓存结构的红外实时目标检测系统。该硬件系统以高速乒乓缓存结构为核心,利用基于目标特性的区域生长算法完成对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对红外弱小目标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和较高的实时性,可以实现对红外弱小目标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高性能红外热成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红外成像系统实时信号处理算法、硬件结构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两点非均匀性校正(ATPC)算法,该算法以快门为目标场景来实时更新校正参数,能有效克服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响应随时间漂移导致的两点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失效问题.采用查找表结构来实现平台直方图均衡(PE)算法,并对PE算法进行了优化,降低了运算量和存储空间需求.硬件系统采用两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的乒乓缓存结构,在单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了IRFPA的ATPC和PE算法的并行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对320×240的IRFPA,在50 MHz系统时钟下,帧频为60 Hz时系统工作良好,处理后的红外图像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小型化,能够满足实时动态检测及追踪需求.  相似文献   

9.
应用嵌入式信号处理技术,可使红外成像探测系统具备更高性能、更低功耗和更小体积.描述了以Xilinx公司VirtexⅡPro FPGA芯片为核心的红外成像跟踪嵌入式实时信号处理平台,采用了融微处理器、可编程硬件、信号处理算法和软硬件协同设计于一体的设计方法,为红外成像系统的更新发展打下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童鹏  胡以华 《激光与红外》2007,37(11):1204-1205
直方图均衡算法是红外图像处理中一种很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在传统实时红外系统中,一般采用DSP FPGA的硬件结构实现该算法.以某红外系统为应用背景,利用Xilinx公司的SOPC技术--Microblaze软核微处理器,提出了一种SOC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质量与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以高速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红外焦平面实时图像数字处理系统.详细阐述了双路红外成像系统的组成、硬件结构、芯片选择、数据处理过程,以及红外图像显示原理、视频合成过程;同时给出了显示芯片ADV7123的verilog代码.经验证,成像效果比较理想,满足红外图像处理系统的实时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根焰 《红外》2015,36(8):9-11
在红外空空导弹中,红外成像系统在图像处理中所涉及的数据量大, 难以实现实时处理。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RapidIO和PCI--Express的高速红外图像数据采集系统,重点讨论了以高速串行总线的XMC底板和XMC接口板为框架结构的关键模块图像采集板卡的设计。该系统不仅具有双通道数据采集功能,还具有双通道数据播发功能。每通道的采集速率达到1.2 Gbps,码速率为0~400 M。该系统可实现高帧频红外图像的实时采集和显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的红外焦平面实时图像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实时图像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IRFPA的非均匀性校正和红外图像的增强,提出了以FPGA为核心的红外焦平面成像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完成校正系数的计算、IRFPA非均匀性校正、红外图像的增强及视频合成等功能。在FPGA中采用了并行处理结构和流水线技术,使系统的处理速度高达50M×12 bit/s,特别适用于大面阵、高帧频IRFPA实时图像处理。仅用一片FPGA完成所有的处理功能,使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小,便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14.
多波段红外目标跟踪与辐射特性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红  葛军  周起勃 《红外技术》2006,28(2):74-76
介绍了一种对动态目标进行红外成像跟踪与辐射特性测量的系统。该系统采用大口径红外成像镜头,图像信号经放大、A/D转换和图像非均匀性校正,输出与目标辐射量成正比关系的数字图像信号。红外成像跟踪采用FPGA结合软件处理方法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自动识别,进行形心、边缘与相关跟踪的计算。红外辐射特性测量采用基于PCI总线的高速图像采集板进行实时图像采集与显示。红外定标建立输出信号和标准黑体绝对辐射量的关系曲线,将原始的图像灰度数据换算为辐射通量密度。经外场试验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识别和提取红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红外系统常采用各种算法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红外相关的图像处理算法层出不穷。除了常规的图像处理算法外,为了提高人眼对红外图像的识别率,伪彩色编码技术也常被使用。为了便于在实际应用选取最佳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基于FPGA设计了红外图像处理算法的测试系统,该系统能集成与红外相关的常见图像处理算法和实时添加的自定义图像处理算法,并利用显示终端对红外图像数据进行实时验证,通过对彩虹编码、热金属编码与图像锐化算法的测试试验,表明了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多帧累加平均技术在红外实时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怀琼  陈钱  隋修宝  刘强 《激光与红外》2005,35(12):978-979,982
文章通过对红外热像仪系统图像表征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红外图像多帧累加平均实时图像处理技术,并阐述了在红外热像仪中该图像处理技术的具体实现,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现了沿着运动轨迹进行帧间滤波,而且实现视频图像的实时显示,从而使多帧累加平均技术对于运动红外图像序列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非致冷红外热像仪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正辉  李宇  刘恒辉 《红外》2009,30(10):18-22
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系统实时,大容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ARM的非致冷红外热像仪模块化硬件平台,并在FPGA硬件上实现了用于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的软件算法,同时通过用FPGA的门阵列资源在内部配置FIFO和双口RAM,解决了采集模块、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的实时通信问题.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集成度较高,通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18.
杨龙  李范鸣  张涌 《半导体光电》2017,38(1):107-112
介绍了一种基于Wishbone-PCI桥核和Spartan-6系列FPGA的红外探测器注入式仿真系统.重点讨论了基于PCI总线的红外图像注入接口卡的设计与实现以及Wishbone-PCI桥核技术.该系统可以代替红外侦察告警设备的头部探测器将红外仿真图像数据注入到红外告警、红外搜索跟踪等设备的实时信息处理箱,用来实现对红外侦察告警设备目标探测与目标跟踪功能的验证与仿真.该注入式仿真系统通过将前期红外侦察告警设备采集的红外图像数据与自定义的目标图像相叠加,注入到实时信息处理箱,因此该注入式仿真系统具有图像数据真实连续的特点,能更加真实地模拟现实的场景,为实时信号处理箱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有利于加快红外侦察告警设备的研发进程,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汪健  张磊  曾鑫  戴放  徐春叶 《红外技术》2021,43(11):1044-1048
在红外信号处理中,红外探测器原始输出图像存在非均匀性严重、噪声大、对比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武器装备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为解决红外图像信号数据量大、算法复杂、系统实时性强等系列问题,研制红外探测器集成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减小体积、降低功耗、提升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数据处理技术的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的集干涉图非均匀性校正、光谱复原、光谱辐射定标于一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光谱复原芯片系统。该系统对输入信号做了标准化设计,以流水线方式输出目标的复原光谱信息,可嵌入到各种类型的红外/可见光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中,具有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稳定可靠及易于升级等优点,为基于光谱特征的目标实时识别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