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快专递     
《钟表研究》2014,(3):136-142
2014新年伊始,真力时为众多表迷呈现飞行员系列。TYPE20两地时区1903款手表,向首次实现动力飞行的菜特兄弟敛敬。该款手表采用黑色DLC涂层的钛金属表壳,直径达48毫米,沿用古董飞行员腕表标志性的凹槽表冠,即便是佩戴飞行手套。亦能轻松操作。手表振频达每小时28,800次,动力储备50小时,限量发行1903枚。米色麂皮表带内衬装饰真力时飞行标志以及品牌纹章。  相似文献   

2.
主编推荐     
《钟表研究》2013,(3):14-14
这次波尔和宝马联合推出的波尔宝马系列手表从整体设计来讲非常不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在波尔宝马系列手表还在为发售而紧锣密鼓地筹备时,我们就拿到了这个系列手表的资料。现在想想,当时我们一定是最早拿到资料的媒体了,为什么呢,因为获得的资料只有区区数张设计图,别说是中文资料了,连英文资料也只有只言片语。这也让我犯了难,这要怎么介绍这一系列手表呢?我对着设计图看了好一阵,别看没有文字,但设计图中却将手表的设计与宝马车的元素进行了细致地比照。仔细一看,不论是表壳线条和表盘设计,都能在宝马车上找到设计源头。宝马的进气栅栏、轮毂、仪表盘这些元素都在手表上有所体现,而且也是有理有据,并不牵强附会。手表和汽车固然不可能长得一模一样,但宝马车的设计思想却一分不少地用在了这个系列的手表上。现在跨界合作的产品数不胜数,比起那些画个图案、印个Logo就草草了事的产品,这款波尔宝马手表可谓是实实在在地跨界联合设计了。这只机械测温计手表是波尔宝马系列的最新款式,它的一大特色是表盘6点位的机械温度计,这也是波尔的一个专利,可以准确地测量零下40度到零上50度,很有创意,但归根到底,我更看重这款手表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临溪  斯屠文武 《钟表》2013,(5):40-49
飞行梦-飞行表-飞行情结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墨子·鲁问》。 从约公元前400年前至今,从墨子构想的人类制造飞天梦想,到1873年10月6日美国人多纳德逊(Donaldson)的载人氢气球成功飞越大西洋,再到1900年7月2日德国的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FerdinandGrafvonZeppelin)经过6年的努力成功制作出一艘可乘坐6人、飞行时间20分钟的的充氢硬式飞艇,直到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Brother Wright)终于制造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成功飞翔在美国贝卡莱纳州上空。热气球、飞艇、早期的滑翔机,人类才真正开启了真正的翱翔蓝天之旅。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奥维尔·莱特驾着“飞行者一号”,成功地在空中进行了持续十二秒钟的控制飞行。这是人类变梦幻为现实的转折点。奥维尔·莱特(1871—1948年),是威尔伯·莱特(1867—1912年)的弟弟,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人。年幼时,父亲曾送给他俩一架玩具直升飞机,其结构是一个飞行陀螺。它的原理一直铭刻于他们的心中,激励他们终生醉心于飞行实验和研究的兴趣。为了给研究飞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兄弟俩合力经营自行车生意。这同时也使他们与日俱增地获得了有关机器方面的知识。莱特兄弟勤奋地学习刻苦地研读大量文献:从最早试图飞行者的历史,到最新的实验报告。他们在  相似文献   

5.
大写的B     
《钟表》2007,(10):59-59
汽车与手表之间的合作总是那么理所当然,很多汽车品牌都会与手表品牌推出相同主题的款式。“B”字母是两大品牌的共有标志,同时出现在汽车轮毂和新款手表的底盖上,体现了两大品牌“展翅高飞”的共同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柔性的机翼 这当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早在一百多年前,两个来自俄亥俄州的聪明的自行车力学家就使用了先驱动力的概念尝试了飞行,他们的灵感来自于鸟类的飞翔。对莱特兄弟来说,这似乎是唯一的计划:做出灵活的飞机机翼,并改变其形状,以控制飞行。  相似文献   

7.
《钟表研究》2008,(8):27-27
斯沃琪已经连续6年作为Swatch FIVB世界巡回赛的冠名赞助商。为了庆祝Swatch FIVB 2008世界巡回赛,斯沃琪特别推出两款全新手表.共贺这项运动赛事。两款特别纪念手表中,一款是“拦网成功”Monster Block手表,它使用了橘红色和灰色线条,磨砂不锈钢表壳上安装有磨砂与抛光交替的不锈钢表圈。  相似文献   

8.
鹰派的掌门     
《钟表研究》2013,(2):62-67
我喜欢飞机,并熟识其中的大部分型号。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航空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此期间,活塞式飞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遗憾的是,充斥着各种仪表的飞行座舱依旧显得简陋不堪功能有限,而欠佳的飞行品质也让这些活塞式飞机容易失速并陷入尾旋。在特殊的空情以及仪表失灵的情况下,飞行员需要一种备用设备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并保证飞行安全——飞行表就此应运而生,但并不是所有的l飞行表都能担当大任,在这发展与筛选的过程中,一款被称为“腕上飞行计算器”l的手表逐渐崭露头角,在众多手表款式中脱颖而出,这就是我们即将讲述的百年灵lNavitimer航空计时表。  相似文献   

9.
《钟表》2007,(7):98-98
有着一双翅膀标志的百年灵手表品牌,拥有着从不放弃的探索精神。以绝对的飞行概念,不仅为产品带来了成功的影响,更让其拥有者感受着飞行的梦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钟表》2005,(2):21-21
由北京手表厂推出,采用不锈钢表壳,蓝宝石表镜,原厂自动机芯为外露摆轮设计,摆幅每小时21600次,机芯摆陀上装饰以北京手表厂原创的“北京花纹”,共限量999对,每对售价人民币998元,热爱原创腕表的情侣们何不加入这“心动一族”?  相似文献   

11.
《钟表研究》2009,(12):I0032-I0034
眼睛是每个人接触外界的第一步,对一个东西“喜欢”或者“不喜欢”情愫的产生,也是要有眼睛的“摄取”才能奏效。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花很大功夫挑选出的手表,戴出去之后被人投以质疑的目光。因此,确定自己喜欢的手表“外观”,是保证你的手表挑选“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钟表研究》2014,(4):17-17
这只表是Frarlck MUller在2014年WPHH上推出的新作之一,也是最亮限的作品。其他两个为Vanguard系列手表以及Heart钻石手表,VangUard手表强调了Fraiqck MUller在传统酒桶形手表设计中的突破,Heart手表则是针对女士们的作品,饱满的色彩是一大亮点。骷髅是各种文化中都有的常见图腾标志,有的文化中骷髅代表着死亡,在有的文化中骷髅却有相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入驻紫禁城     
陈光大 《钟表研究》2008,(12):128-128
宝珀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非常低调,似乎它只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高级表”。没想到它今年推出的卡罗素手表却被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收藏。这可是故宫博物院馆钟表馆馆藏的第一只现代手表,吸引了全世界手表爱好者的关注。就此,我们专访了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廖昱先生。  相似文献   

14.
《钟表》2013,(5):73-73
在中国工业制钟的发祥地--烟台,在中国工业第一钟的传承者--北极星喜迎百年拉开帷幕的喜庆氛围中,经国内顶级收藏专家和北极星权威人士的共同挖掘和考证,对外正式发布消息:中国“挑框游丝”第一表诞生于1959年的山东烟台! 众所周知,第一块国产手表--“五星”牌手表,于1955年3月24日在天津公私合营华威钟表厂(现天津手表厂)试制成功。这是一只15钻的仿瑞士“森达克”粗机机械手表,全部用手工制作,表盘上镀有“中国制造”三个金字和五颗金星,其后易名为“五一”牌,该表填补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一项空白。当时的《天津工人日报》立即派记者进行采访,并于3月26日发表了“我国自制手表成功”的新闻报道,历史性地记载了那个奇迹创造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沈铭 《钟表》2005,(4):66-69
如果说,1950年天津“51”表是我国手表业的急先锋的话,“上海”表的问世则成为我国手表制造业开始崛起的标志。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文化走向融合,传统意义上的“上海”表也在舶来品和国外手表技术渗透的双重挤压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并开始进入收藏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钟表》2020,(3)
正今年,"海鸥"推出了一只你从未见过的全新版本复刻空军表一一空军飞行计时码表·1962。从1955年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枚手表的诞生,到跨越漫长跌宕的65年历程,如今的海鸥表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复刻,是这个拥有65年历史的品牌对过往实力的深刻自信。情怀,则是令人沉迷于其中的动人故事。那些曾存在于幻想中的金戈铁马,这一次让它在腕间空中飞行。  相似文献   

17.
《钟表研究》2014,(11):21-21
格拉苏蒂原创今年的看点有很多,最让人惊喜的不仅是飞行陀飞轮的复杂功能,更是手表整体的优雅设计。这款手表在设计上秉承了参议员系列的传统美感,在手表的设计上进行了多方面改良,融合了当代的美学,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参议员手表。表壳以白金材质制作而成,配上手表的白金梨形指针,6点钟位置可以找到飞行陀飞轮,  相似文献   

18.
《机械工程师》2005,(7):110-110
瑞士虽是小国,却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纪录。人们最熟知的是瑞士手表。多年来,瑞士手表的“含金量”世界第一,平均每块手表出口创汇是日本的1.5倍、香港的4.5倍,是中国大陆的20倍。目前,瑞士手表占据了世界手表市场65%的份额,而高档高科技手表所占份额更达77%,可见瑞士表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9.
“51”表是第一代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手表品牌,也是著名“海鸥”衰的前身。它以拥有纯正血统的中国手表技术,向当时世界顶级制表国家发出挑战。从第一代“51”表的诞生到第三代“51”表的完善,见证了中国在手表制造业上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钟表》2006,(3)
浪琴表(LONGINES)在上世纪末推出过一款著名的超大口径手表名叫“连拨 (Lindbergh)”。表的名字源自一位飞行员连拨(Charles A.Lindbergh)。这名勇敢的飞行员曾在1927年5月20日至21日首次实现了单人驾机飞越大西洋的壮举。当时小伙子只靠一只浪琴表为其导航,从纽约到巴黎共飞行了33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