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北京Power Architecture会议期间(10月27日),Power.org发起成员飞思卡尔公司的市场营销、网络和多媒体总监兼Power.org市场营销委员会主席Fawzi Behmann,以及IBM项目主管兼Power.org技术委员会主席Kaveh Massoudian介绍了Power Architecture发展战略及成功案例。从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到微型的汽车控制系统,从家用录像机到太空探测器,Power Architecture是当今先进的电子设备广泛采用的基础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10月25日,第四届Power A rchi-tecture年会在上海召开。PowerArchitecture是IBM生产的PowerPC、Power4、Power5、Power6、Power7以及其他厂商生产的PowerPC处理器的总称,由Power.org组织制定其技术标准,该组织的成员包括IBM、freescale、LSI、Synopsys、C*Core、VeriSilicon以及新近加入的Servergy  相似文献   

3.
《今日电子》2011,(10):50-50
为满足亚洲地区对于Power Architecture技术的爆炸性需求,Power.org于2011年9月1日在中国深圳举办了为期一天的2011ASIA Power Architecture大会。大会旨在推动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并展示技术的无限前景。此次大会得到IBM、Freescale、Synopsys,O*Core、LSI、ChinaChip和VeriSijicon等公司的赞助。  相似文献   

4.
日前,Power.org在北京举办了一年一度的Power Architecture Conference,来自Power生态系统的厂商IBM、Freescale、Synopsys、Virturtech、风河等介绍了Power架构的差异性和虚拟化技术,以及基于Power架构解决方案构建的产品案例。  相似文献   

5.
尽管没有ARM那样人尽皆知,但是源自IBM的Power Architecture技术一直是数字时代的前沿技术,如今这一技术占据了总额44亿美元的32/64位微处理器市场。一批产业链知名的公司组成了Power.org联盟,来推动Power Architecture技术与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4 年 12 月2 日,系统互联产品的领导厂商加拿大Tundra半导体公司宣布成为 Power.org 的创始成员,这个组织的成员是使用基于IBMPowerPC为主的Power Architecture技术的芯片和系统开放式标准群体。今天,Power.org(www.power.org)包含 14 家公司,行业范围涉及消费类电子、网络、汽车和资讯科技行业。Power.org 可望促进用于Power 微处理器技术的新设备、组件和应用程序的设计。开放式标准为外包服务创造了基础条件,最终可降低OEM制造商的成本,缩短开发时间。Tundra已大力投入开发和推动开放式标准,例如用于其系统互联产品的 RapidIO…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3月IBM提出向业界开放以前自有封闭的Power微处理器架构的“Power Everywhere”构想之后,这一进程在同年年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2004年12月2日,由15家企业发起发起的、旨在以开放的Power架构为基础、推动芯片开发和系统应用领域创新的Power.org开放标准联盟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8.
《今日电子》2005,(1):69-69
2004年12月2日,系统互联产品的领导厂商Tundra半导体公司宣布成为Power.org的创始成员,这个组织的成员是使用Power Architecture(技术的芯片和系统的开放式标准群体。Power.org创始成员包含15家公司,行业范围涉及消费类电子、网络、汽车和资讯科技行业。Power.org可望促进用于Power微处理器技术的新设备、组件和应用程序的设计。有关该组织的详细信息,请浏览www.power.org。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成电路》2009,18(11):13-13
由Power.org主办的2009 Power Architecture大会于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多用途的Power架构技术平台以及它繁茂而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基于Power架构的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来自Power.org的倡议。会议还邀请了业界顶尖的专家做主题演讲并展开讨论和交流,并以听众、用户与嘉宾对话的形式,就“多核及编程挑战”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集成电路》2006,15(8):1-1
近日,IBM在上海外高桥举行盛大典礼,全球首个Power架构专用协作创新平台——IBMPower架构应用中心的启用。该中心将围绕业界领先的IBMPower架构处理器技术,通过与Power.org全球及本地的合作伙伴及研究机构等多方进行共同协作,帮助客户应用先进的Power架构解决方案。由IBM科技协作解决方案部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将集中力量服务于Power.org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在中国拓展Power生态系统,推广Power解决方案,共同为Power技术建设创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设计应用》2005,(6):140-140
2004年3月,IBM发布“Power Everywhere”战略,并在12月与其它14家企业一起成立了名为Power.org的开放标准联盟,旨在推动Power架构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据IBM Power架构市场部技术解决方案项目总监Tom Wilson介绍,成立半年来,一系列的并行工作在Power.org的各成员之间展开。创  相似文献   

12.
《今日电子》2005,(1):117-117
2004年12月2日,IBM等15家全球知名企业在北京共同宣布成立名为Power.org的开放标准联盟。该联盟以“Power架构”技术为基础,重点关注芯片和系统的发展。此举将在消费电子产品、网络设备、汽车电子、IT系统等领域的设计中,极大激发创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子商情》2006,(3):57-57
在国际固态电路大会(ISSCC)上.IBM和飞思卡尔半导体宣布携手推动Power Architecture技术的演进。  相似文献   

14.
当Intel世界引入Windows95操作系统时,所有PowerPC用户并没有被遗忘。 使用基于PowerPC系统、运行IBM AIX4.1的用户,若以Insignia Solutions公司的软件SoftWin-dows作平台,也将能运行Windows 95的应用程序。 该软件不仅能在IBM即将发行的Power SeriesPCs上运行,也能在IBM的RS/6000工作站上运行。 另外,如果苹果公司能按照合约给IBM提供Mac Application Sevices模块的话,那么那些用户还可以在同样的硬件设施上混合使用AIX、Windows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亚洲地区对于Power Architecture技术的爆炸性需求,Power.org组织日前在深圳举办了为期一天的2011 ASI APower Architecture大会。在针对下一代智能系统要求和挑战的"面向未来的ThinkPower"执行圆桌会议讨论上,  相似文献   

16.
人们谈论具有人类般智慧的电脑,已说了十年。 未来十年,苹果Macintosh电脑肯定会为个人电脑带来巨大的转变。这转变可以说由苹果的Power Macin-tosh~(TM)电脑掀开序幕。Power Macintosh最大的奥秘在PowerPC——一个全新设计的微处理器。这种最新型的微处理器,将会是明日个人电脑的基础。 PowerPC由苹果电脑、IBM和摩托罗拉联合开发,称得上是当今顶尖的电脑技术结晶。这三家电脑及半导体公司,在九一年组成联盟,共同努力,将IBM的POWERRISC微处理器体系结构融在一个RISC芯片中,供个人电脑使用。由于PowerPC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并得到各  相似文献   

17.
苹果电脑、IBM及摩托罗拉三家公司宣布将为业界提供PowerPC平台技术规范。该规范订出统一的个人电脑架桥,将苹果电脑公司的Power Macintosh平台与标准的PC环境合而为一,电脑厂商和用户分享Macintosh和PC平台的优点。这套公开的技术规范将有助于厂商设计能够运行多种操作系统的电脑。根据目前的计划,苹果电脑、IBM、微软、Novell及SunSoft的操作系统日后将与PowerPC平台全面兼容。 该技术规范前称《PowerPC微处理器共同硬件基准平台》,业界一般称之CHRP(共同硬件基准平台)。由即日起,该规范正式定名为《PowerPC平台》。新的  相似文献   

18.
在嵌入式处理器主流架构中,以ARM、MIPS、Power等为代表的内核以其各自的传统优势占据着不同的市场,然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不同内核应用的交集越来越大,而对共同市场的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不久前我在深圳参加了由Power.org主办的“Power Architecture亚洲大会”,在印象中Power处理器只有在服务器和大型通信设备中才会用到,但实际上其应用非常广泛,据称是使用领域最广的内核,覆盖范围“从毫瓦级设备到每秒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用华芯飞总裁李给武的话说,未来甚至出现Power架构的手机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19.
2000年9月25日IBM与华为公司达成了关于开发华为高性能网络通信系统的合作协议。IBM将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厂商研制的新一代设备提供核心芯片。 按照协议规定,IBM将成为华为公司下一代网际协议(IP)路由器和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纤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提供商之一。华为公司计划在其产品线中集成IBM的Power NP网络处理器、分组路由交换技术、PowerPC处理器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等技术。此外,为了使各自的产品技术更加紧密配合,便于用户使用,两家公司还联合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工作。具体的协议条款没有公开。 华为公…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2日,IBM等15家全球知名企业在北京共同宣布成立名为Power.org的开放标准联盟。该联盟以Power架构”技术为基础,重点关注芯片和系统的发展。此举将在消费电子产品、网络设备、汽车电子、IT系统等领域的设计中,极大激发创新的浪潮。Power.org的发起成员包括AMCC、Bull、Cadence Design Systems、Chartered 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文化传信集团、IBM、Jabil Circuit、Novell、Red Hat、上海贝岭、索尼公司、Synopsys、Thales、Tundra Semiconductor和Wistron。在随后的几周内,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加入进来,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