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滚齿机上加工齿轮时,由于有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就会引入被加工齿轮的齿距误差和齿距累积误差,影响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
在滚齿机上加工齿轮时,由于有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就会引入被加工齿轮的齿距误差和齿距累积误差,影响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和平稳性。 齿轮在加工时,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是同时存在的,引起的齿距误差均是以齿轮一转为周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其综合影响结果,可按矢量相加合成。这样,就可设法使其相互补偿,消减齿距误差和齿距累积误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齿轮误差理论,对渐开线齿轮大周期误差进行研究。大周期误差属于低频,主要包括滚齿加工中的几何偏心、运动偏心和它们的合成与补偿,以及在插齿加工中的插齿刀的偏心误差。研究表明,对于滚齿加工来说,几何偏心对左、右齿面产生的啮合线误差等于该齿面上的径向与切向之和;运动偏心对左右齿面产生了一个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误差且误差曲线是正弦曲线;几何偏心而不是运动偏心对齿廓径向误差有影响;可以引入几何偏心去补偿运动偏心。  相似文献   

4.
数控滚齿机床上误差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特别是数控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更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它的存在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对象或被测量对象的精度.为此,将自由调节回转偏心的顶尖应用于数控滚齿机上,即使其主轴存在偏心,通过调整此机构,也可使顶尖轴线和回转轴线的回转偏心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5.
在齿轮加工中,会出现齿坯定位的几何偏心,加之机床床身结构的原因,也会出现齿坯定位的运动偏心,这两种偏心导致齿轮在加工中产生多方面的加工误差。为此提出了在齿坯安装时两种偏心相互抵消、相互补偿的方法,从而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齿轮加工中,经常遇到因找不到合适齿数的挂轮而影响切齿加工的情况,特别是在加工大质数的齿轮时,一般的插齿机和滚齿机上不配置齿数大于100的挂轮,加工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近似分齿法对齿轮加工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1.误差分析 近似分齿法,就是采用与被加工齿轮齿数相差极微小的分齿挂轮比组成的挂轮组进行分齿加工的方法。 机床工作台每转一转,分齿挂轮完成一次分齿运动,用近似分齿法在插齿机上加工齿轮主要反映在被加工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上;在滚齿机上加工时,工作台须转数转,分齿挂轮完成数次分齿运动,才能完成齿轮的滚切,这样就主要反映在被加工齿轮的齿向误差上。  相似文献   

7.
从齿轮的几何偏心与运动偏心的形成及危害,论述了在齿轮加工或装配过程中,通过两种偏心的相互转化与补偿。最终都会使齿轮运动误差减小。对提高齿轮传动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小批生产一般精度的齿轮时,通常用齿圈径向跳动ΔFr 和公法线长度变量ΔFw 相组合的检验组来保证其运动精度。其中ΔFr 只与齿圈相对其基准的几何偏心有关。这种几何偏心主要是由齿形加工时齿轮定位基准的轴线与机床工作台的旋转轴线不重合造成的,热处理后的齿形也会使几何偏心增加。当齿形加工的工艺系统不能保证其最小的几何偏心时,根据互为基准原则,在齿形加工后(或热处理后),可用  相似文献   

9.
几何偏心与齿距误差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几何偏心误差与啮合线增量的关系入手,推导了几何偏心与齿距各误差之关系,对寻求提高滚齿加工精度措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齿轮加工过程中,对于齿标《JB179—83》中的8级、7级精度的齿轮均采用滚剃珩齿的齿形加工工艺,而在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将对齿轮的精度产生影响,尤其是几何偏心e_n和运动偏心e运对齿轮运动精度的影响最大。因此,为提高齿轮加工精度,降低制造成本,本文分析了几何偏心e_n和运动偏心e运在齿轮整个齿形加工过程中对运动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齿轮加工中 ,会出现齿坯定位的几何偏心 ,加之机床床身结构的原因 ,也会出现齿坯定位的运动偏心 ,这两种偏心导致齿轮在加工中产生多方面的加工误差。为此提出了在齿坯安装时两种偏心相互抵消、相互补偿的方法 ,从而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滚齿产生齿形不对称误差及使其减少的措施黑龙江省森工管理干部学院郭维斌在滚齿机上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相当于一对螺旋齿轮在啮合。因滚齿过程比较复杂,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滚齿后常产生各种形式的齿形误差。滚齿时引起的齿形不对称的因素较多。诸如:滚刀刃磨后...  相似文献   

13.
何荣开 《机械制造》2000,38(3):51-53
在机械设计中,偏心套应用较为广泛,偏心套可以调整轴的位置,在夹具中可用作夹紧块等等,同时,在机械设备中,巧妙地使用偏心套,可以弥补机械零件的制造误差,通过调整偏心套来消除设备的装配误差和磨损。本文通过两个实例进行分析。数控车床尾架中应用数控车床在加工较长的轴类零件时,必须使用尾架。但是由于车床本身的制造和装配误差,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导轨的磨损,都可能使尾架的轴线产生位移,导致其加工精度降低,如图1所示。设尾架轴线在车床的Z轴方向的偏移量为E(一般在0.005mm以内),当把被加工零件装夹在车头和尾架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一、弹性套在滚齿中的应用传统的滚齿心轴大都采用实心轴。但是这种心轴的最大缺点是齿坯孔径与心轴之间安装间隙不易控制。由齿轮加工误差理论分析可知,几何偏心是造成齿轮运动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以内孔定心加工齿轮时,齿坯内孔与心轴之间的安装间隙又是引起几何偏心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齿轮齿固的径向跳动仅与几何偏心有关。剃齿工艺不但不能修正齿轮的公法终变动量,且部分地将径向跳动量转化到公法线变动量上来。因此,提高齿轮内孔与心轴的定位精度,减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齿轮偏心对磨齿精度的影响并通过数控系统对偏心进行补偿、有效提升磨齿精度,基于机床工作空间和工件空间的几何关系建立了磨削误差的几何模型,进一步按照齿轮标准《ISO1328—1:1995》详细分析了齿轮偏心对齿廓、齿向及齿距误差的影响,以及在几何偏心情况下齿轮参数变化对各项误差的敏感性。基于数控成形磨齿机磨削原理提出了径向补偿、切向及径向综合补偿两种补偿措施,分别对两种补偿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国产SKMC3000/20数控成形磨齿机对安装偏心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补偿因齿轮偏心造成的磨齿误差,进一步提高成形磨齿精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齿轮误差理论,对滚齿加工的圆齿轮大、小周期误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滚齿加工来说几何偏心对左、右齿面产生的啮合线误差等于该齿面上的径向与切向之和,运动偏心对左右齿面产生了一个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误差,滚刀轴向跳动对工件的齿形精度的影响比径向跳动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7.
《机械传动》2013,(9):70-73
为了提高分插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对偏心齿轮的传动进行了研究。利用Pro/E对分插机构各部件进行建模并完成整体装配,然后通过Mech/Pro导入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针对偏心齿轮啮合时由于几何中心距与回转中心距不重合而产生齿侧间隙所引起系统运动的不平稳性的问题,可将单个齿轮改为双齿叠加错位来加以消除,并通过虚拟仿真验证了改进装置可以较好地解决齿侧间隙引起的运动的不平稳。  相似文献   

18.
剃齿是精加工齿轮齿形的一种方法,在剃齿时剃刀与工件相对运动是螺旋齿轮副传动方式,两者之间没有刚性联系,自由对滚。 剃后齿轮可达二级或一级精度(相当于新标准的7级或6级),加工表面光洁度可达7~9级。剃后齿轮不仅质量好而且生产率高(每加工一小齿轮平均1~3分)。 剃齿时自由对滚的特点,使被剃齿轮本身起着分度蜗轮的作用。因此剃前齿轮精度对剃后齿轮质量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剃前齿轮的运动偏心和几何偏心。运动偏心是由于剃前切齿机床分度蜗轮的几何偏心所致。齿轮的运动偏心没有实在的物理意又,及是数芈上的老量,它金造成齿轮…  相似文献   

19.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作为一种新型传动方式,为研究几何偏心误差对其传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基于旋转刀盘加工原理得到的齿面方程,运用MATLAB与UG建立起精确的含几何偏心误差的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运用ADAMS分析得到该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转角误差变化规律。得到了其几何偏心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将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理论几何偏心误差计算值与实际几何偏心误差仿真计算值相对偏差量较小。验证了基于ADAMS动力学分析齿轮几何偏心误差的可行性,同时验证了传统理论计算法在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上应用的正确性。得到通过测量齿轮间的动态传递误差可以来间接计算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几何偏心误差值。  相似文献   

20.
丁彩红 《机械设计》2003,20(7):33-35
在进行滚齿的切削仿真程序设计中,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对刀具和轮坯的空间关系和运动关系的描述和建模,尤其是存在误差因素时对刀具和轮坯之间运动关系的建模。就这个难点,讨论了正常滚齿过程的模型建立和误差因素的输入,重点提出了存在运动偏心时刀具和轮坯之间运动关系的数学建模,最后考察了周节累积误差和运动偏心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