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疆地质资料馆目前的管理状况和服务水平,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国家提倡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向集群化、产业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客观影响下,提高队伍整体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创新机制和创新理念,逐步改变新疆地质资料的管理和服务现状,不断提高营运水平,不断改善营运环境,不断建设营运手段,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和水平。通过群策群力,更新观念,深刻领会和理解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的思想和发展方面,集思广益,把新疆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并为新疆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骅 《当代矿工》2000,(10):38-39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上,针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各级工会组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实现工会重点工作的突破和自身改革与建设的加强。保护、调动、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钱鑫  孙克己 《中国矿业》1993,2(1):75-78
本文以增效剂(MA)和油酸钠作为捕收剂,在哈里蒙德管中浮选磷灰石和白云石的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物。试验结果表明,MA和油酸钠组成的混合药剂有协同效应。在碱性矿浆中,能选择性地分离磷灰石和白云石。 研究中,测定了捕收剂胶束浓度和吸附量。结果表明,MA可以改变油酸钠的预胶束浓度,促使油酸钠在磷灰石表面吸附,油酸钠和MA以物理和化学吸附,共吸附于矿物表面。  相似文献   

4.
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一样,在发展内涵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但谁也没想到,以安全生产和效益著称的煤炭企业——付村煤业公司会选择文化和读书。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一样,都希望得到世人的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Matlab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tlab技术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图形处理能力,数据分析和绘制图件.结合煤田地质勘探的具体实践,从曲线拟合与线性回归分析、趋势面分析、判别分析和图形的绘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对各种地质资料的处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图件绘制的速度和精度.随着Matlab技术的发展,其在地质工程设计和生产及编制地质报告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物联网技术内容,对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可视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原理进行研究,设计了煤矿可视化管理系统架构模型和数据处理逻辑结构模型。通过该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井下生产环境和地质条件的感知,对各种危险源的预报、预警和主动式保障;实现人员和生产进度的感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实现煤矿设备运转状态,问题预判和远程控制的感知。同时,该系统对感知信息和数据综合分析和处理,实现信息可视化,促进管理者洞察和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矿业工程中的许多生产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多孔介质中的传递问题。多孔介质分布广泛,研究其中的流动、传热与化学反应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科研价值。评述了多孔介质中流动、传热与化学反应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流动作为一种输运方式,携带物质和热量沿流动方向进行迁移,引起物质浓度和温度分布的改变,对传热和化学反应过程产生影响;传热通过改变温度分布,引起流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流动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通过消耗反应物和生成产物,改变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改变孔隙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固体和流体的传热性质,进而影响流动和传热。分析表明,化学反应作为发生在微观尺度上的过程,对宏观的流动和传热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要对这种影响进行定量描述必须发展新的跨尺度的分析、测试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某小型磷矿的复垦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燕  温晓玲 《金属矿山》2012,41(5):144-148
根据某小型磷矿的开发计划、设计和生产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和预测矿区破坏和污染情况,同时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以重建自然条件和生态系统为目的,提出了详尽的复垦方案。方案针对矿区岩层特征、矿山开采方式和污染情况,把已破坏的环境和将要破坏的情况按单元划分,分别进行计算评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复垦,在1 a内完成复垦工作,完善生态条件,恢复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女职工的“四自”精神得到强化,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也不断增强,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及岗位特点对女职工的自身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滞约,造成女职工在谋求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面临了更大的困难和阻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统计分析2010年和2011年露天矿山的日矿石产量和计算品位数据,对数据的特征值和置信度进行分析和假设检验,并通过故障率函数分析2010年和2011年的变化,得出目前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工艺的可靠度变化,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把井巷支护技术归纳为传统支护、金属支架支护、锚杆系列支护及复合支护技术,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情况。总结了我国煤矿现行巷道支护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中,在理论研究、设计施工及配套设备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井巷整体式支护是指竖井井壁和巷道碹体等支护型式。以往人们根据支护愈厚承受地压愈大的传统观念,在深井筒和松软岩层的井巷中,一味增大支护厚度。本文根据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的理论指出:随着支护厚度增加,支护刚度就增大,从而地压也随之加大,导致支护内的应力并不显著降低。因而单纯地增加支护厚度往往是得不偿失的。文中给出了计算支护厚度的弹塑性理论公式,通过计算,编制了几种不同条件下的支护厚度与应力关系曲线,指出其合理支护厚度范围。又按最低支护成本的经济原则推导了最优支护厚度的公式,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现有煤矿开采中液压支架无法根据井下煤层环境及时调整支护姿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煤层环境的液压支架运动虚拟仿真方法。该方法在虚拟软件Unity 3D中基于真实煤层数据点直接生成顶底板煤层环境曲面,并结合液压支架模型对其进行物理组件的添加,实现了液压支架基于重力作用下对底板曲面的自适应贴合。通过对液压支架模型的运动学和煤层顶板曲面数据点的分析,确定出满足该顶板支护状态下的液压支架各部件角度信息值,在虚拟空间中预先实现液压支架对煤层环境运动姿态的调整。最后进行了试验,在试验中构建了煤层顶底板曲面模型,进行了液压支架在试验煤层情况下的支护姿态调整;同时在虚拟环境中生成相应的煤层顶底板曲面,并进行了虚拟环境中液压支架姿态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虚拟软件Unity 3D实现基于煤层环境的液压支架运动参数变化与实际液压支架运动参数变化基本相同。本方法为实现液压支架对围岩煤层环境的自适应调整提供了思路参考和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4.
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大、变形不匀均、维护效果差等状况,以沁新矿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巷内支护与围岩变形、应力分布的关系,揭示了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机理:采用高阻让压支护,提高沿空留巷围岩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适应沿空留巷阶段性围岩大变形与应力调整。开发了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技术:① 基本支护:采用高预紧力、高强度、大延伸率锚杆与锚索支护,提高围岩承载能力、适应围岩大变形;② 加强支护:回采工作面后方一定范围内的沿空留巷采用高阻让压的单体液压支柱加强顶、底板支护,即在采空区顶板破断和沿空留巷围岩应力调整的剧烈阶段,通过单体液压支柱有效支撑顶底板、减小顶板回转、下沉和巷道底臌,保持沿空留巷围岩稳定;③ 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稳定后撤除作为加强支护的单体液压支柱。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以往撤架工艺中三角区空顶面积大、支护强度弱、人员作业区域安全隐患大等问题,采用“三掩护支架及三角区支护[1]配套撤架技术”替代“双掩护支架”[2]撤架工艺,该工艺在8310工作面应用成功,实现了支架的顺利撤出,避免了压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4107综采面使用ZF10000/23/37型四柱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支架过程中存在移架速度慢、前后立柱受力不均衡等问题,研究了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的架型特征,并根据矿井煤层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4108综放工作面选用了ZFY12000/23/40D型两柱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支架。从工作面移架时间、放煤时间、资源回收率、支架安全阀开启率、支架检修情况以及支架片帮情况等方面,分析了4108综放工作面选用两柱式放顶煤支架适应性更优于四柱式放顶煤支架。  相似文献   

17.
王俊峰 《煤》2012,21(6):8-10,30
巷道掘进临时支护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掘进速度,影响采掘接续,也决定着到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程度。文章通过对伯方煤矿二盘区临时支护现状的研究,提出采用管缝式锚杆和机载式临时支护装置两种方式对现有临时支护进行改进,并分析决定最终采用机载式临时支护装置进行临时支护,工程实践显示,掘进日进尺比原来提高了4.0~5.0 m,掘进效率提高了30%左右,同时还减少了人工临时支护的体力劳动,缩短了空顶时间,提高了支护效率,实现了综掘机自动支撑临时支护,取得了良好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极软岩巷道交岔点钢管混凝土支架结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晓升  刘珂铭  张磊  郭贺 《煤炭学报》2015,40(9):2040-2048
为解决极软岩巷道交岔点支护问题,结合钢管混凝土支架和极软岩巷道围岩的力学特性,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支架控制极软岩巷道变形的机理。对查干淖尔一号井井底车场中3个极软岩巷道交岔点支护问题采用了工程类比法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若能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的结构优势,采用"194 mm×10 mm钢管混凝土支架+钢筋网+400 mm厚混凝土喷层"的支护方案可有效控制3个极软岩巷道交岔点的围岩变形。因此,设计了适用于极软岩巷道交岔点的钢管混凝土支架结构形式:极软岩巷道交叉点钢管混凝土支架,采用由支撑架和"C"形异形支架组成的组合结构。提出了查干淖尔煤矿井底车场3个交岔点的支护方案,并进行现场支护试验。现场支护试验证明:巷道交岔点支护2 a后,收敛量小于100 mm,巷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动压巷道棚索协调支护技术应用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普通U型钢支护存在支架强度低、支护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差以及不能适应动压巷道复杂应力环境和大变形的现状,提出了以高阻可缩重型U型钢和高强度锚索为主的棚索协调支护技术,具体包括壁后充填注浆改善支护围岩相互关系,薄弱区锚索补强提高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以及锚注加固底板控制底鼓。结合某矿巷道具体地质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支护方案对动压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观测结果表明:顶底板移近量约280 mm,两帮移近量约为260 mm,采用棚索协调支护技术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20.
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支护理论、支护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煤矿巷道冲击地压的问题,建立了冲击地压作用下的巷道围岩与支护响应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支护刚度和支护阻尼对上覆岩体动力响应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设计的两个新思路,即提高支护刚度和快速吸能让位支护。其中,提高支护刚度主要以研制高强度的巷道液压支架为主,通过采用刚度较大的梁体和工作阻力较高的液压支柱来增加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快速吸能让位支护则采用多孔泡沫金属材料或吸能构件来增大支护中的阻尼系数,即利用其优异的吸能特性使支护体系能够在围岩冲击下快速吸收冲击能并稳定地变形让位,最终防止支护体系失效与巷道破坏,并据此研发了一种新型防冲吸能巷道液压支架并准备进行现场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