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PP纤维及高温对C80 高性能混凝土(C80 HPC)断裂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体积掺量为0%和0.2%的C80 HPC模拟高温试验,并对高温后C80 HPC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断裂性能测试,绘制荷载-开口位移曲线,计算断裂参数。结果表明:C80 HPC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随作用温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起裂韧度单调下降;失稳韧度在温度低于300℃时略有下降,400℃时反弹,略高于常温值,400℃以后迅速下降;掺0.2%PP纤维C80 HPC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均高于不掺纤维的C80 HPC,PP纤维能改善C80 HPC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页岩轻骨料混凝土Ⅰ型断裂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页岩轻骨料混凝土试件进行100,200,300,400 ℃加热处理,自然冷却至常温。采用三点弯曲梁法对15个缝高比为0.4的轻骨料混凝土小梁进行断裂试验,依据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计算断裂能及断裂韧度。结果表明:起裂韧度与失稳韧度均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起裂韧度的转折点在200 ℃左右,失稳韧度的转折点在300 ℃左右; 黏聚韧度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其随温度变化规律与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当温度为300 ℃时裂尖端的黏聚力阻止裂缝扩展的能力最为显著; 断裂能呈现出基本不变—增大—减小的3个变化阶段,当温度为200 ℃左右时断裂能达到最大值,断裂能随温度变化规律的拟合曲线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直线; 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页岩轻骨料混凝土的断裂性能受高温影响较为显著; 所得结论为高温状态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研究和结构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初裂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孙晓颖 《混凝土》2007,(3):46-48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分析了五种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抗弯初裂性能及其随纤维体积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弯初裂性能的临界纤维体积率和最优纤维体积率.  相似文献   

4.
一、阀门设计参数的选取液化石油气的压力随温度下降而降低。在50℃时的饱和蒸汽压力小于1.6~1.8MPa,当温度低于-20~-40℃时,基本压力小于0.1MPa。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液化石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的抗裂防水一直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预防地下室大体积主体结构出现贯穿性裂缝导致渗水破坏,使用镁质膨胀抗裂剂调控裂缝降低开裂,通过开展足尺模型试验研究镁质抗裂剂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性能影响以及混凝土性能与施工工艺的匹配性。结果表明,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抗裂剂的应用,未出现贯穿性的温度及收缩性裂缝,整体效果良好,镁质抗裂剂很好地起到了补偿收缩及控制温度收缩裂缝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超长地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抗裂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跳仓法"等施工温控抗裂技术措施.同时对超长地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顶板进行全龄期水化热温度在线监测及分析,成功控制了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和内表温差,有效抑制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引起的裂缝,分析表明本工程采用的温控抗裂技术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邹国锋 《云南建材》2011,(9):244-245
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跳仓法”等施工温控抗裂技术措施,同时对超长地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顶板进行全龄期水化热温度在线监测及分析,成功控制了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和内表温差,有效抑制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引起的裂缝,分析表明本工程采用的温控抗裂技术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将某高校教室作为研究对象,实测过渡期室内CO2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采用Airpak软件,模拟过渡期自然通风条件下(课间门窗开启)室内空气温度、CO2体积分数的分布。由实测结果可知:室内CO2体积分数大多数时间均超过1 000×10-6,CO2体积分数上升速率与人员密度成正相关。由模拟结果可知:1.1 m高度截面的温度,随门窗开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教室前后部室内温度的下降速率明显高于人员密集区域。1.1 m高度截面的CO2体积分数,随门窗开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门窗开启10 min时,教室平均CO2体积分数为1 073×10-6。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CO2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9.
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HSC)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建筑中,火灾后高强混凝土的断裂和力学性能具有很大研究价值。通过带有初始切口的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C50、C70、C90三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在历经25℃~800℃高温后的断裂性能,对比了夹式引伸计与DIC两种方法测得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高温后残余抗压、劈拉强度、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随所历经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夹式引伸计与DIC两种方法得到的荷载-位移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基本重叠。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时,断裂能随温度发展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0、C90时,断裂能随温度发展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200℃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CA砂浆力学性能与体积对温度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建筑材料学报》2013,16(1):127-130
研究了CA砂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力学性能和体积对温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从-10℃增加到40℃时,CA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降低趋势;对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的CA砂浆而言,乳化沥青/水泥质量比越大,其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下降越快;相同乳化沥青/水泥质量比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采用未改性乳化沥青的CA砂浆抗压强度下降幅度大于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的CA砂浆.CA砂浆热膨胀系数随水泥/砂质量比和龄期的增大而降低,随外加水用量和乳化沥青/无机材料(水泥+砂)体积比增大而升高;采用改性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能够降低CA砂浆的热膨胀系数,改善CA砂浆体积对温度的稳定性,其中以SBS改性剂的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分别对6节编组和8节编组地铁车站轨顶排热风口采用45°嵌装式调节阀调节形成的均匀排风及其在站台火灾工况下的协同排烟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形式的车站在轨顶排热风口处通过安装调节阀调节后,轨顶排热系统的排风量均随着排风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排风压力下,轨顶排热系统形成的总排风量,在轨顶排热风口处安装调节阀的方式均高于安装插板阀;采用调节阀各风口间不均衡率可保持在5%以内,实现了均匀排风,而采用插板阀各风口不均衡率则超过了20%,无法实现各风口间风量的均衡。两种形式的车站,通过安装调节阀形成的轨顶均匀排热系统在站台发生火灾时,车站站台每组楼扶梯口部均能形成向下不小于1.5 m/s阻止烟气向上蔓延的阻挡气流,轨顶侧排烟口处风量未超过最大允许排烟量,满足规范相关要求,协同站台火灾排烟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刘俊杰  赵歆治  王斌 《暖通空调》2007,37(10):85-88,57
介绍了负压生物洁净室需要保持的负压控制值的相关要求,分析了房间负压和漏风量的关系。当采用定风量阀末端控制洁净室负压时,定风量阀的控制精度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实测分析了定风量阀无法保持风量恒定的原因,提出了漏风量换气次数的概念及定风量阀在洁净室负压控制中的适用条件,并讨论了采用变风量阀及手动调节阀控制洁净室负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邹志军  王重超  黄晨 《暖通空调》2012,42(2):101-104
根据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要求,设计了喷管式压力无关型定风量阀的性能检测实验台。实验结果显示,阀芯的初始位置与阀芯的最大初始位置的比值为50%~75%,且阀前后压差为300~800Pa的范围内,风量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20%。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阀性能的影响,为改进和完善阀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供热系统循环水泵变频调节的最佳工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了热水供热系统循环水泵变频调节与阀门节流调节相比节省的电功率,变频调节的节能潜力与水泵体积流量成复杂函数关系,而不是与水泵体积流量的3次方成正比。水泵变频调节在实际工况体积流量与设计工况体积流量之比为0.577时节能潜力最大,为0.385。  相似文献   

15.
于蕾 《山西建筑》2014,(31):201-202
结合太原市热力公司东山热源厂的供热现状,提出了在锅炉空气预热器后并联省煤器的节能改造措施,在通常的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下,通过调节阀控制经过省煤器的流量,既达到了降低排烟温度回收热量的目的,又保障了锅炉以正常流量运行。  相似文献   

16.
保温阀冷风渗透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实验台上模拟实际运行条件,用标准条缝模拟新风保温阀,对新风保温阀冷风渗入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条缝宽度与条缝两侧压差对冷风渗入量的影响,指出对于高建筑无法避免的热压在新风保温阀两侧的压差中占主导地位,而提高新风保温阀的密闭性、避免冷风渗入或采取适宜的措施对渗入的冷风进行处理是解决新风机组冻坏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风量空调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冷热不均问题,通过运行两种变静压、一种定静压控制策略下的变风量系统,对比分析室温、风量、风机频率、最大阀位、设定静压值与风机能耗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风量箱在设计控制阀门的算法中除设定温度之外还需要考虑IAQ、相对湿度等因素;使用变风量空调之前应将室温降至设定温度后再打开自动控制系统,避免受到算法的延迟影响;定静压输送单位冷负荷需要消耗的电量,比测点靠近风机的变静压控制策略多7.8%,且降温效果较差;外界环境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变静压策略中,静压基础点远离风机的控制策略较靠近风机的控制策略降温效果好,速度至少快14%,消耗电量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南宁市良庆大桥南北锚碇基坑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传统袖阀管注浆法在岩溶发育地区止水帷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易二重式袖阀管注浆的工法。文中研究了简易二重式袖阀管注浆法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以及成效。该工法适用于临近江河、岩溶发育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可有效提升成孔注浆的效率,解决了裂隙发育地区因浆液随裂隙流失过快,造成单孔注浆量过大和难以注满的问题,达到理想的封水效果。它为岩溶发育地区深基坑止水问题提供了借鉴,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燃气调压器模型,对该调压器进行仿真,得到了调压器的动态响应曲线,研究了出口压力和阀芯位移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低压腔体积对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地铁站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提出三种控制方法,即送回风温度控制法、优先控制水阀法和优先控制风机法。以武汉地铁2号线螃蟹甲站的空调系统作为模拟研究对象,建立了房间、风机、水阀、盘管和控制器等数学模型,以TRNSYS为仿真平台,搭建了地铁站变风量系统的模型,比较三种控制方法与定风量控制下系统在制冷季节的运行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送回风温度控制法能较好地控制室内温度,且在适当的出风温度设定值下,功耗能达到最小。在不考虑送风结露和考虑送风结露的情况下,节能率分别达到67.0%和5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