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露天开采的概念进行了叙述并简单介绍了中国露天开采的发展历程,对露天开采工艺划分进行了总结.随后对中国露天开采工艺的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戚墅堰机车车辆厂DF11型机车柴油机隔振系统进行了改进研究,对改进前原有隔振系统进行了测试,提出了隔振器改进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改装6WN-8500型隔振器后进行了装车测试,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证实了隔振器改进项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215mm"汽轮机封口末叶片,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强度进行分析,对有限元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合分析结果,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结构优化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国有煤炭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对煤炭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之后着重对国有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帮助加快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形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不同的电热联用集热器、热能利用 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对电热联用的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列举了一些电热联用产品和 示范工程,最后指出了电热联用发展中应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电控柴油机ECU系统选型与设计论证及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柴油机的电控单元ECU进行了功能分析和系统结构设计,对其内核即单片机进行了选型,并对ECU软件部分进行了概要设计,对系统开发计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HXD2型电力机车自动换端控制技术,对相关控制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首先对自动换端功能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自动换端升弓原理进行了逻辑分析,最后对机车外重联模式下的自动换端控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苏强  周斌  奚碧青  骆葳  肖红 《内燃机》2014,(4):10-12
对单缸59 kW柴油机缸盖水套的散热进行了数值模拟,介绍了柴油机冷却水套CFD仿真流程,对影响缸盖散热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缸盖散热的因素,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城市污泥干燥处理的必要性,对采用热泵形式进行干燥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燃油滤清器清洁度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对采用在线粒子计数系统对燃油滤清器清洁度进行检测这一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新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条件、原材料、技术条件、工艺难点、铸造工艺设计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型柴油机气缸体的生产工艺,按此工艺铸造的气缸体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石油储备库油罐长期储存易凝高黏原油后输转作业需要对油罐进行加热。介绍了油罐内传统管式和采用立体结构的管式全面加热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其特点。介绍了油罐内原油局部加热技术,包括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技术、WMY快速加热器技术、电加热器技术、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石英热管加热器技术、太阳能-电组合加热技术等。从节能降耗的角度出发,对加热方案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雷  陆丽萍 《中外能源》2009,14(10):26-31
新一代煤气流床气化工艺主要以Texaco水煤浆气化工艺和Shell干煤粉气化工艺为代表。Shell煤气化工艺操作温度可达1700℃,对煤种适应性高,碳转化率达99%以上。Texaco煤气化工艺的碳转化率为96%~98%。生产每吨甲醇,Shell气化工艺的煤耗量为1.25~1.28t,Texaco气化工艺为1.31~1.40t;Shell气化工艺的氧耗量比Texaco工艺低15%~25%;Shell工艺的总能耗(包括原料煤在内1为51.981GJ,比Texaco工艺低11.21GJ。然而,Shell煤气化工艺的投资高,以60×10^4t/a甲醇装置为例,Shell工艺的总投资为109242万元,Texaco工艺为85444万元:采用Shell工艺生产的甲醇总成本为1373元/t,比Texaco工艺的1277元/t高出约7.5%。同时,Shell工艺装置工业运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经工业化验证,而Texaco气化工艺在国内已有十几年的生产使用经验,其操作稳定性很高。通过总体经济性比较,在用于甲醇生产时,Shell煤气化工艺相对于Texaco煤气化工艺是没有优势的。  相似文献   

14.
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以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英 《可再生能源》2007,25(4):88-92
概述了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格局,以技术垄断和技术扩散为视角分析了新能源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的形成机理与关系,介绍了发达国家新能源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的模式,并指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15.
By early adopting a new technology, firms may attempt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become further involved in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technology. These two different advantages derived from learning a new technology are identified as motives for adopting the technology. When learning for supplying (LFS) (becoming involved in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new technology) highlighted in this paper is significant enough, potential adopters may still be willing to adopt the new technology, even though learning for using (LFU) (increasing current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not significant. This paper identifies LFS as a motive for early adopters of the new technology. Firms may adopt a new technology for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how to become the suppliers of the relevant parts, materials, or equipment for the new technology. By investigating the adoption decision of a new energy technology (namely,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s (PAFC)), our arguments are supported by both observation of early adopters’ attributes and a survey of Taiwanese firms’ willingness to adopt new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6.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正在从传统的电容器并联补偿向SVG技术过渡,与传统的以TCR为代表的SVC装置相比,SVG的调节速度更快,运行范围宽。本文阐述的是在无功功率补偿技术中较为先进的SVG技术,介绍了SVG技术的历史和发展现状,SVG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对传统的SVC补偿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宋传平 《内燃机》2003,(6):10-11
介绍气体燃料发动机几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气体燃料发动机可用的技术包括: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催化氧化还原技术、天然气缸内直接喷射技术、层状进气稀薄燃烧技术、预燃室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围绕太阳能制氢技术展开论述,首先,介绍太阳能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于太阳能制氢技术尤其是光催化制氢技术及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技术,分别从技术原理、关键材料、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太阳能制氢技术研究给出结论及建议,旨在为未来太阳能制氢技术的研发布局和产业技术突破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发强 《中外能源》2009,14(3):98-102
介绍了难生化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法(包括超声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法、Fenton试剂法)、铁碳微电解法、高效微生物法处理难生化污水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等。并指出未来将会在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标准升级后的达标排放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高效微生物技术、污水零排放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电站锅炉烟气脱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低NOx燃烧=流化床燃料、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部分清洁能源技术的特点及技术优势。简要介绍了这些技术国际及国内的应用情况,对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