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学会园地     
2005年是我学会面临更大挑战的一年。首先是数字成像在中国的应用已举足轻重,中国的成像科技和产业正经历着变革,我学会如何面对?2005年中国数码相机的销量预计可超过400万台,彩色胶卷的销量下降有可能超过30%;中国传统成像材料公司正加紧研发和产品结构调整;高校信息学院和微电子行业的数码成像科技研究生机昂然;计算机、微电子和办公自动化等学界、业界的学会和行会都在积极组织、联络数字成像的活动,拓宽自己的领域;这些重大变化,对学会的工作必然产生影响。其次是我国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学会机制的改革更加迫切,我学会如何在改革中求生…  相似文献   

2.
学会园地     
《影像技术》2004,(4):62-63
中国感光学会等单位举办“全国科普日”社区科普活动、“2005年北京21世纪影像技术和应用国际会议”在积极筹备中、中国感光学会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三届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3.
《制冷学报》2005,26(4):16
中国制冷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第22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lO月18日在学会会议室召开。会议介绍了《中国制冷史》的组稿和汇总情况,商议了中国制冷史编写委员会的有关人选及工作任务,以及稿酬标准等;会议还研究了学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等问题;学会秘书处汇报了2005年制冷空调学米年会的准备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4.
《影像技术》2006,(4):60-60
“2006中国科协年会”,定于2006年9月16—20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感光学会非银盐专业委员会与数字成像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参加第11分会场学术报告会,主题为“数字成像技术及影像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5.
《影像技术》2005,(3):89-90
“2005年北京21世纪影像技术和应用国际会议”于2005年5月23日-26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是由中国感光学会(CSIST)与美国影像科学与技术学会(IS&T)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TIPC,GAS)、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CICCST)协办,中国科协、国家基金委和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等7家作为支持单位。  相似文献   

6.
《制冷学报》2005,26(4):55
中国制冷学会于2005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昆明召开了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暨第18次团体会员大会。大会就学会的改革及发展;低温工程、空调热泵、冷冻冷藏、制冷设备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及应用分专题进行了研讨,与会者达370余人,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65篇。会议期间,举行了首届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首届中国制冷学会优秀论文奖的颁奖仪式,为荣获2004年度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和2005年度中国制冷学会优秀论文奖的获奖者颁发了奖励证书和奖金。  相似文献   

7.
《影像技术》2005,(5):83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中国感光学会“光固化与数字成像技术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8-2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8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会议论文摘要共27篇,有15位专家学者在分会场作了口头报告。  相似文献   

8.
《材料导报》2005,19(5):101-101
为加快我市新材料科技与产业的发展,“2005中国(青岛)材料科技周”(以下简称“2005材料周”)定于2005年7月20日~23日在我市举办。这是根据去年7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合作协议而每年在青岛举办的一项我国材料界科技与产业交流洽谈的顶级活动。  相似文献   

9.
《制冷学报》2005,26(3):15
6月8日至15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俞炳丰教授(国际制冷学会科技理事会副主席)、同济大学龙惟定教授(E1委员会主席)和荆华乾副秘书长一行三人组成的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出席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制冷学会2005年例会。代表团出席了国际制冷学会管理委员会会议、科技理事会会议和执委会会议三个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0.
《影像技术》2015,(2):44
<正>《影像技术》杂志是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中国感光学会和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刊,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感光学会的会刊。本刊主要报导国内外影像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以及医学类、传统感光材料和各种新型影像记录系  相似文献   

11.
《影像技术》2015,(3):20
<正>《影像技术》杂志是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中国感光学会和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刊,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感光学会的会刊。本刊主要报导国内外影像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以及医学类、传统感光材料和各种新型影像记录系统的应用技术。◆栏目设置:综述与发展、印刷制版、医学影像、数码影像、遥感与航空摄影、微缩成像与特种照  相似文献   

12.
《影像技术》2014,(4):62-62
正《影像技术》杂志是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中国感光学会和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刊,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感光学会的会刊。本刊主要报导国内外影像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以及医学类、传统感光材料和各种新型影像记录系统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照相手机从2001年的10万像素起步,目前百万像素已得到普及,甚至已出现了800万像素的照相手机.照相手机的全球销量已达到3亿部,占手机总销量的三分之一(38%),在照相手机流行的日本,92%的手机都带有照相功能,预计2006年销量仍将翻翻,达到8亿部以上,产值可达2000亿美元之多.事实上手机一旦带上照相功能,便身价百倍.经销商不断宣传照相手机可以完全代替数码照相机.照相手机的成像性能如何?其标称的成像性能是否达到数码照相机的要求,这是消费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将照相手机的成像性能进行比对,科学地检测照相手机的成像性能是否名副其实. 随着照相手机数码拍照功能的日益增强,问题也暴露出来;在照相手机普及迅速,开始抢占低端数码照相机的市场的同时,许多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对照相手机的成像性能无标准生产,无任何质量控制,出现很多产品达不到自我宣传的目标,消费者投诉日益增多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对照相手机的成像性能进行质量监测和比较试验。 为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应依据有关标准,对照相手机的成像性能应用科学的测试方法进行检测,用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对比,将详实的信息客观地介绍给消费者,使消费者真正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影像技术》2015,(1):47
<正>《影像技术》杂志是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中国感光学会和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刊,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感光学会的会刊。本刊主要报导国内外影像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以及医学类、传统感光材料和各种新型影像记录系统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首次联合举办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会议原定2004年12月举行,为使会议准备更加充分,现将会议时间确定为2005年5月9~14日。会议将邀请著名科学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同时广泛征文,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论坛进行交流,会议期间还安排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6.
1 市场销售总量不断扩大1996年数码相机进入我国市场以来 ,凭借数字成像技术的诸多优势 ,在国内市场刮起了一股旋风 ,使得销售量从 1997年 1 5万台增长到 2 0 0 0年的 15万台 ,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10 0 %。 2 0 0 1年后 ,数码相机销售数量的增长非常可观 ,首次突破 2 0万大关 ,原来可望不可及的数码相机已经悄然走向普及。1997~ 2 0 0 1年数码相机在中国的销量见图 1。图 1  1997~ 2 0 0 1年数码相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 (万台 )数码相机的销量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中国IT消费环境逐步成熟 ,极大地促进…  相似文献   

17.
为鼓励影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与工作水平、活跃学术交流气氛、促进影视科学技术的发展,2005年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组织了“影视科技优秀论文”的评奖工作,截止到2005年4月30日共收到参评论文201篇,其中大部分稿件来自各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影视科学技术研究、科技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等专业人员;《现代电视技术》、《影视技术》、《世界广播电视》、《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和《传播与制作》等期刊也推荐了大量的优秀文章。  相似文献   

18.
《纳米科技》2005,2(4):64-64
经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标准化协会联合邀请,2005年7月28日下午,美国密西根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美国KSA有限公司董事长Roy Clarke教授在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作了“纳米外延结构成像技术”的报告。Clarke教授介绍了由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和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9.
《制冷学报》2005,26(1):13
中国制冷学会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05年1月28日在学会会议室召开。学会理事长何济海同志及22名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会议精神;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制冷学会2004年工作总结;讨论了2005年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20.
《制冷学报》2005,26(3):61
《制冷学报》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由中国制冷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制冷学报》创刊于1979年,2006年将改为双月刊,每年6期,大16开本。本刊主要反映制冷科技领域中低温与超导,制冷机器与设备,食品冷:东、冷藏工艺,冷藏运输,空调工程,低温医学及器械等方面的科技新成果;交流实用技术;报道科技动态和信息以及学会学术技术活动情况,并承办广告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