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践和理论推导,指出了钢箔法测定碳势时钢箔防氧化的措施及钢箔与炉气平衡所需的时间,并尝试拓展碳势的定义,使在奥氏体饱和溶解度以上可以定义和测量碳势。  相似文献   

2.
用数值计算法模拟了钢箔的渗碳过程。根据模拟试验结果,按照钢箔渗碳试验的常用公式计算出工件表面传质系数β。结果表明,钢箔厚度、渗碳时间和钢箔的碳扩散系数对按常用公式计算的β系数值有明显的影响,该计算值总是小于模拟试验前的β系数设定值(即真值),而且随着钢箔中碳扩散系数的减小而减小。常用公式仅适用于钢箔的碳扩散系数为无限大的条件,否则所计算的β系数值是不正确的,并显示出受其他试验因素影响的虚假信息。常用公式的不当引用是造成长期来β系数的计算值不准确、可比性差的主要原因。根据钢箔渗碳方程的解析解,提出了新的计算β系数的方法,采用新方法可以求得接近真值的β系数,而且还能求得试验材料的碳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计算气体渗碳过程中碳传递系数的方法,结合钢箔渗碳试验获得精确的碳传递系数。利用Thermal Prophet软件模拟了钢箔渗碳过程。结果表明,渗碳过程中碳传递系数是钢箔表面碳浓度的函数,随表面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表面碳浓度从0.036%增加到1.03%时,碳传递系数下降79.4%。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实测的碳浓度分布曲线证明了本文测定的碳传递系数优于其他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2014,(6)
<正>编者注:下文是本刊发表于2014年第4期的《用钢箔渗碳法测定β系数的问题和建议》一文的补充说明。(1)接4.2节(b)之后(c)如果已经知道钢箔的碳扩散系数的表达式(它应当是温度和碳浓度的函数),那么测定β系数值的工作就会更为简捷。过程如下:1按2节所述,用传统方法进行钢箔渗碳试验,并用精密天平测定出钢箔的最终平均含碳量(试验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生产氮基气氛的简单方法,可以用工业纯N_2和一些水汽混合,通过一层热碳层来制备带微量H_2及CO的氮基气氛。将钢箔置于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氮基气氛中加热,根据加热后试样的表面状况、重量变化、以及显微组织,研究了这些氮基气氛对钢箔碳含量的影响,其结果说明如下。 (1)以这种方法生产的氮基气氛,水汽含量在0.5%以上时也能有效地防止钢的氧化。 (2)氮基气氛的碳势随水份加入量的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用钢箔法测定渗碳反应系数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煤油及苯胺在930℃渗碳时的反应系数,对苯胺和煤油的滴注式渗碳的渗碳能力作了评价;说明了渗碳反应系数对计算零件渗层内的碳浓度分布曲线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电阻法控制井式气体渗碳炉碳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阻法是一种直接控制碳势的方法[1]。根据细铁镍丝在渗碳气氛中被迅速渗碳或脱碳而引起的电阻变化,即可连续测量与控制炉气碳势。它与钢箔定碳法最为接近。所以电阻法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一种碳势控制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陆续暴露了不少问题。主要;司题是电阻探头的使用寿命,表现在:①电阻探头细丝与引线的连接;②电阻探头的温度自动补偿(即探头内偶丝防渗);③探头骨架的固定与细丝多次可更换性;④长期使用后、探头绝缘电阻下降而影响测试精度;⑤细丝的使用寿命。上述五个问题不彻底解决,电阻法就难以实现商品化。1986年我…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纤激光器作为焊接热源,对1.4 mm厚DP600双相钢和1.8 mm厚AZ31镁合金平板试件进行钢上、镁下搭接、钢/镁层间添加Sn箔的激光热传导焊试验,通过试验调整优化焊接工艺参数,获得最佳焊缝成形,采用卧式金相显微镜、带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RD)等观察添加Sn箔钢/镁接头的显微组织、界面元素分布和相结构组成;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考虑材料物性参数的温度相关性、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等因素影响,建立钢/镁异种金属激光焊接非线性三维传导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钢/镁焊接接头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添加Sn箔可实现钢/镁之间的有效连接,焊接模式为激光热传导焊,模拟计算获得熔池形状、尺寸与实际焊缝基本吻合,验证采用高斯体热源模型用于模拟双相钢/镁合金焊接接头温度场的合理性;由于添加Sn箔减缓从上层钢板向下层镁合金的热量传递,起到一定程度的隔热效果,利于熔沸点差异大的钢、镁同时熔化,此外上层钢侧冷却速度降低,延长钢板与Sn箔中Fe、Sn元素的相互扩散时间,导致钢/镁界面中钢侧过渡区域生成FeSn、Fe_(1.3)Sn、Fe_3Sn等Fe-Sn相,镁侧过渡区域生成Mg_2Sn相。因此,添加Sn箔有助实现双相钢/镁合金异种金属的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9.
王滨 《金属世界》1997,(6):19-19
<正>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发行了四种金属邮票:铝箔邮票、金箔邮票、钢箔邮票、银质镀金邮票。实际上,只有铝箔邮票与钢箔邮票贴用过,真正  相似文献   

10.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现已完成对其所属的阪神钢厂(Hanshin works)森吉米尔冷轧机的技术改造。该轧机经改造后能生产薄0.03mm、宽1.0m的不锈钢钢箔和42%镍合金钢箔。目前这些钢箔产品已投放市场。改造后的森吉米尔冷轧机月生产能力为300t,采用先进的轧制工艺以增加热轧和冷精轧钢的压下量并确保恒定的高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1.
厚铜排的碳弧焊马文强王维白雪侠(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第7422厂710000)我厂承揽的铜箔工程——毛箔机铜排,如图1所示。该产品要求用30mm厚的紫铜材料弯制并焊接成形。我们先后使用了手工电弧、气焊、埋弧焊等多种焊接方法,效果都不尽...  相似文献   

12.
林文虎  李芳  华学明 《焊接学报》2023,(6):90-94+134
铝硅镀层热成形钢是一种重要的汽车用先进高强钢,但在拼焊板制造过程中受到铝硅镀层的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远低于母材.文中选择了3种相同厚度不同箔材作为铝硅镀层热成形钢激光焊的填充材料,并经热成形工艺处理.通过比较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硬度分布、拉伸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阐明不同箔材填充激光焊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Ni箔和Cu箔都促进了焊缝板条马氏体比例的增加和δ铁素体比例的减少,但Cu箔填充接头的断口呈沿晶断裂,塑性远低于Ni箔,与Ni固溶增强增韧Fe基体有关. Fe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稀释的作用,也提高了焊缝板条马氏体含量.  相似文献   

13.
碳氮共渗旋耕刀用65Mn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耕深旋耕复式作业旋耕刀表硬心韧的使用要求,将绿色环保的碳氮共渗工艺引入到旋耕刀制造中。考察了碳氮共渗对旋耕刀用65Mn钢组织、硬度、冲击韧度和摩摖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共渗工艺处理能够显著提高65Mn钢的硬度、冲击韧度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可以满足旋耕刀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Ni箔以及预置Si粉的Ni箔为中间层的铝/钢异种金属激光焊行为. 系统考察了不同激光功率下预置Si粉的Ni箔中间层对铝/钢异种金属激光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预置Si粉的Ni箔做复合中间层时,与只添加Ni箔片做中间层时相比,焊接接头的最大剪切力明显提高,其中激光功率为2 150 W时焊接接头的最大剪切力提高至1 307.96 N;Si粉的添加增加了熔池的流动性,并使得铝/钢界面的物相组成、元素分布和微观组织形态发生了改变;焊缝区生成了Fe-Si及Al-Si二元新相,有效抑制了Fe-Al二元脆性相的生成,改善了铝/钢的焊接性. 因此,预置Si粉的Ni箔复合中间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铝/钢异种金属激光焊过程中的冶金反应,进而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技术中,钢和鹅单晶体被用作结构材料.但是,在使用温度下它们不具备足够的强度,因此,俄罗斯的M.Xi.别拉门莱夫等人研究了用不同方法使它们得到强化.为了强化铝和鹅单晶体,侥、镭、袒、钉、钱、铱和碳作为钢的最佳合金化元素;而钒、袒、镜和铝则作为榜的最佳合金化元素.银单晶体用银、猪和碳同时合金化或者仅用猪合金化可达到最高的强度.而鹤单晶体用袒和镜同时合金化,其效果最佳.在合金化期间,钢和鹅合金处于单相状态,并且具有单晶组织.探讨高强度钢和鹅单晶体的又一发展方向是,在单晶体表面建立双相组织.在控制非…  相似文献   

16.
碳含量对IF钢冷轧板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IF钢冷轧板钢基中的碳未完全被固定成碳化物时,就会存在微量固溶碳。本文分析了IF钢存在微量固溶碳时对其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通过对IF钢实际碳含量的控制和钛(或铌)加入量的控制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吴铭方  陈健  浦娟  袁媛 《焊接学报》2007,28(12):9-12
以不同厚度的铜箔、镍箔作为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中间层材料,在钎焊温度820℃,保温时间20min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对Ti(C,N)基金属陶瓷与45钢进行了钎焊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铜箔还是镍箔,当其厚度从100μm增加到300μm时,接头三点弯曲强度上升趋势平缓;由于铜箔在钎焊过程中大量溶解,削弱了钎料与Ti(C,N)基金属陶瓷的化学相容性,降低了界面结合力,从而严重制约了接头强度的提高;使用镍箔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具有较高的界面强度,与施加铜箔的钎焊接头相比强度显著提高,但其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效果不如铜箔,在靠近钎缝的Ti(C,N)基金属陶瓷一侧易引发残余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二无线性回归方法对汽车大梁用钢16MnReL钢中碳和硅/锰比对钢塑性指标δ_5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对δ_5的影响均为负相关,而碳的影响更为显著。建设适当降低钢中碳和硅的含量,以改善钢的延伸率δ_5。  相似文献   

19.
对中碳微合金钒钢进行了正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正火后具有较好的强韧性,且低温韧性良好,可代替低合金调质钢使用。  相似文献   

20.
高强度钢中绝热剪切带的组织和硬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董瀚  李桂芬  陈南平 《金属学报》1996,32(6):599-604
测量了高强度钢中绝热剪切带的硬度,观察了绝热剪切带的微观组织形貌,研究了钢的碳当量和基体硬度对绝热剪切带组织和硬度特征的作用.结果表明:绝热剪切带易形成于高硬度钢中,但其硬度却与基体硬度无关,而仅取决于钢中的碳当量.绝热剪切带的硬度特征和带中细小、非变形组织形态等实验结果支持了高强度钢中绝热剪切带为相变带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