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云南化工》2017,(4):13-17
采用GC/MS联用法研究了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灰毛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同时结合WILEY、NIST谱图库检索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所给的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并鉴定出7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反-(-)-2(10)-蒎烯-3-醇乙酸酯、(+)-柠檬烯、L-香芹醇、异香芹醇、左旋-β-蒎烯、β-蒎烯、桃金娘烯醇、L-香芹酮等,占挥发油总质量的80.88%,其结果为该植物挥发油的生理活性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从素心蜡梅挥发油中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214%;红心蜡梅中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3.689%。素心蜡梅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是z-木罗烯(18.128%)、z-榄香烯(13.640%)、L-乙酸龙脑酯(8.577%)、tau-杜松醇(7.771%)、β-荜澄茄烯(6.588%)等;红心蜡梅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是榄香醇(16.171%)、z-榄香烯(12.758%)、β-荜澄茄烯(11.501%)、tau-杜松醇(4.649%)、石竹烯(3.947%)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技术制备巴西苦橙精油和苦橙花精油,并采用GC/MS对2种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共分析出苦橙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31种,苦橙花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33种,其中共有成分为11种。苦橙精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柠檬烯(79.953%)、柠檬烯氧化物(2.371%)、柠檬烯环氧化物(1.695%)、右旋香芹酮(1.014%)、乙酸橙花酯(1.266%)、顺式-香芹醇(1.324%)、香叶酸(1.131%)等。苦橙花精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蒎烯(12.056%)、柠檬烯(12.252%)、罗勒烯(4.8%)、芳樟醇(32.386%)、乙酸芳樟酯(3.307%)、α-松油醇(5.219%)、乙酸橙花酯(3.801%)、乙酸香叶酯(3.403%)、香叶醇(2.252%)、橙花叔醇(5.365%)、金合欢醇(3.548%)。将两种精油进行卷烟感官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的挥发性组分形成了香韵及效果的差异。苦橙花精油在卷烟中主要赋予卷烟清新柑橘类果香,并带有花香底韵,具有改善卷烟吃味和余味等效果;苦橙花精油在卷烟中主要赋予卷烟醇甜花香,带有果香底韵,并具有丰富烟香和细腻烟气等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欧  刘真美 《广州化工》2014,(8):128-129
研究了贵州湄潭产苦丁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贵州苦丁茶挥发油,用GC-MS分析和鉴定出化学成分,使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的得率分别为0.17%。从苦丁茶挥发油中鉴定出13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1.64%)化合物,苦丁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β-芳樟醇、β-月桂烯、α-松油醇、(Z)-柠檬醛、(E)橙花醇。不同地区的苦丁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含量差异差较大,在其饮品开发利用中都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兰香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兰香草挥发油,得油率为 0.35 ~ 0.52%。其相对密度(20℃/4℃)0.9980 ~0.9900,折射率(20℃)1.4608,比旋光度+0.51°;酸值1.5。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色-质联机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11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 71 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 94.6%。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紫苏醇、香芹酮、荠苎烯、4-甲基-6-庚烯-3-酮、葎草烯、马鞭草烯酮、左旋松香芹酮、2-壬烯-4-炔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食凉茶[柳叶蜡梅(Chi monanthus salicifolius)]中挥发油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了68个挥发性化合物。其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是烯烃类和有机酸类,分别占提取出挥发油总量的39.90%和4.24%。用该法提取出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的是3-(4,8-二甲基-3,7-壬二烯)-呋喃(黑蚁素)(19.33%),其次为4-(3,7-二甲基-3-乙烯基-1,6-辛二烯)-苯酚(5.09%)、喇叭烯氧化物(4.94%)、α-松油醇乙酸酯(2.88%)、n-十六烷酸(2.09%)、白菖烯环氧化物(2.04%)、异香橙烯环氧化物(1.75%)、亚麻酸(1.44%)等。  相似文献   

7.
蒋小华  谢运昌  李娟  宁德生 《精细化工》2012,29(4):326-329,35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得到新鲜和干燥红丝线叶挥发油,并结合GC-MS对所得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从鲜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8.81%,主要成分是反式植醇(43.29%)、橙花叔醇(7.07%)、石竹烯(4.91%)、亚麻酸甲酯(3.81%)和植酮(3.74%)等;从干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6.23%,反式植醇(33.50%)、橙花叔醇(7.75%)、石竹烯(5.14%)、1-辛烯-3-醇(7.20%)、植酮(4.45%)和樟脑(4.07%)等为主要成分。两者的共有成分有23种,其他化学成分及其相对质量分数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内折香茶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法、两相溶剂萃取法从新鲜内折香茶菜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共分离出16个峰,鉴定出16个化学成分。内折香茶菜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香芹酚(相对质量分数76.45%)、石竹烯(5.65%)、1-甲基-4-(1-异丙基)-1,4-环己二烯(3.68%)和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2-庚烷(2.74%)。  相似文献   

9.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全叶青兰(Dracocephalum integrifolium Bunge)盛花期的花进行了挥发性成分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全叶青兰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组成成分分析并对其植物毒活性进行了检测。共33种挥发油成分被鉴定,主要为单萜、含氧单萜、倍半萜和含氧倍半萜成分。全叶青兰花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Eucalyptol,15.55%)、红没药醇(α-bisabolol,10.29%)、顺式-(+)-橙花叔醇〔nerolidol,cis-(+)-,8.81%〕、β-蒎烯(β-pinene,8.25%)、罗勒烯〔(E)-β-ocimene,7.44%〕和α-侧柏烯(α-thujene,5.45%)。全叶青兰花挥发油在2 mL/L的用量下即完全抑制反枝苋和早熟禾种子萌发,同时对稗的幼苗生长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总体趋势为低促高抑。  相似文献   

10.
林燕  王科军  罗国添  余建平 《精细化工》2006,23(9):900-902,906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赣南脐橙鲜花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分离出40多个峰,鉴定出了其中35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是3,7-二甲基-1,6-己二烯-3-醇(质量分数20.16%,以下均为质量分数)、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12.75%)、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9.63%)、吲哚(5.34%)、2-氨基苯甲酸甲酯(3.81%)、二十三烷(3.58%)、4-亚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烷(3.49%)、(R)-1,4-二甲基-3-环己烯-1-醇(3.48%),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4.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