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终端通信接入网是电力系统骨干通信网络的延伸,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终端通信接入网规划建设与优化管理的原则.在EPON技术体制下,给出终端通信接入网组网原则和主干、汇聚和接入3层网络结构模型,阐述了网络结构、网络路径优化原则和方法.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信道建设的实践证明,其网络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性能优良,对终端通信接入网相关标准的制订与规划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中压载波通信技术与公网通信相比具有天然优势,其通信覆盖面与电网结构一致,不存在采集盲点位置。中压载波设备安装灵活简便,通道无需单独布线建设,且通信组网形态可以根据中压配电网分布情况灵活自适应,通信网络不需运行租借费用,能有效降低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成本,为此,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为研究中圧电力线路载波通信特性的阻抗规律,本文针对中圧电力线路载波通信特性进行了实地阻抗测试。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EPON通信接入与分区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配电自动化等配电网业务系统应用需要,考虑配电网网架结构特征并分析配电通信网对电力骨干通信网的依存关系,研究了大规模配电网通信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以及上联骨干通信相关关键技术和工程问题。提出配电网通信采用EPON灵活组网和应用的技术路线,包括配电通信系统EPON设计原则,分区自治优化结构方法,网络收敛性、网络健壮性保证和效益比较。给出了实际大规模EPON接入网及其上联局端组网结构和IP域分区自治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李建岐  赵涛 《供用电》2014,(11):33-35
配电通信接入网是坚强智能电网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点多面广,通信接入需求大,目前的10k V通信接入网以光通信技术为主,一般采用成熟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和工业以太网技术。由于二者均属于二层网络技术,所有设备处在一个广播域内,存在广播风暴、易受攻击、服务质量(Qo S)能力弱等潜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光通信技术的接入网建设模式,可有效防止广播风暴的产生,安全性更高,使大规模组网更加容易,并显著优化配电通信接入网的性能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智能电网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中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从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成本、效益和费效比3个方面提出了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集,借助目标评估中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与熵值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集中的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技术经济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电力无线应急通信网络动态组网方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组网结果,且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电力无线应急通信网络动态组网方法,给出电力无线应急通信网络组网模型。将快速随跳技术应用于电力无线应急通信网络动态组网中,随机选择一组组网节点作为初始动态组网任务分布的组网节点终端,利用迭代获取最优解。在进行迭代时,组网节点通过监测2个变量对其迭代过程进行更新。为了增强动态组网的抗干扰能力,引入动量惯性系数,为了对电力无线应急通信网络动态组网过程中优化方法的迭代速度进行调控,引入调控速度的约束因子。依据信誉度保证组网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抗干扰能力强,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10 kV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配用电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配用电通信网络化发展需求,适用网络远动规约,需改变现有的轮询机制,采用载波网络IP组网的方式。文中从电力线载波IP组网应用及技术角度,分析载波IP组网实现难点,提出网络接口高速载波通信技术、信道时分复用及网络逻辑端口映射技术等IP组网技术,并提出多载波网络并发通信组网及单载波网络多通道并行工作组网等IP组网应用方案。适用于中压载波网络小规模IP组网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网架结构、业务承载方面深入分析宁夏电力三级骨干通信网存在的问题,通过MSP保护和SNCP保护相结合的组网思路,提出一种可实现电网生产业务分区域汇聚、网络节点分区域管理的宁夏电力传输网络建设方案.此方案能有效提高宁夏电力通信网运维效率,提升网络、业务运行水平,为宁夏电力三级骨干通信网的演进和构建宁夏电力传输第二平面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华中电力通信网的实际,通过深入的技术研究和方案比较,选择符合当今先进通信及网络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的组网方案,研究、设计和建设华中电力综合业务企业网络。  相似文献   

10.
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终端通信接入网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通信规划中的创新提法,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骨干通信网的延伸.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开展,智能电网新兴业务对终端通信接入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章对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通信规划中终端通信接入网的范围、现状、建设、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为各级通信人员理解终端通信接入...  相似文献   

11.
胡倩倩  赵宏昊  杜春潮  胡阳  陈泽 《中国电力》2016,49(12):121-126
为解决不同应用场景的配网通信系统统一规划设计问题。基于配电业务模型分析了不同网络规模和典型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通信流量,结合目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主要通信组网技术,基于流量分析方法,从网络可用性和资源利用率角度比较了不同通信方式对于配电网络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A+、A、B类供电区域承载配电自动化业务,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专网技术适应性较好,在光缆无法铺设区域,无线专网技术应为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雄 《青海电力》2009,28(2):59-62,72
为了保证35kV变电站、供电营业所收费、OA办公系统、通信监控和IP电话等多种业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结合MPLSVPN技术的特点,青海电力35kV农网网络项目建设中选择MPLSVPN作为网络组网技术。文章介绍了MPLSVPN技术的基本原理,论述了MPLSVPN技术在青海电力35kV农网网络组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电力通信网络边缘接入的现状和应用特点,在大量研究目前网络技术及通信运营商组网架构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适用于承载电力行业无线应用的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的网络架构、IP的分配策略及安全防护措施。文章首先从接入网、传输网和核心网3个层面分析了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网络架构,然后针对IP地址分配,提出了适合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的IP地址分配方式和IP地址使用策略,最后根据企业对网络安全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包括终端安全、网络安全、边界安全及应用层安全等的多种安全措施,为电力及其他行业无线虚拟专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徽  宋志卉 《吉林电力》2011,39(6):8-11
以福建省某地区配电自动化典型示范区建设为例,通过对光纤通信、电力载波、无线通信等通信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示范区通信网络的需求,指出示范区通信网络的建设目标,提出采用工业以太网为组网方式、光纤通信为主的配电网网络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以来,宁夏电力公司全力以赴,保质建设,通信网络架构更加坚强可靠,为宁夏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通信技术支撑。"十二五"期间,公司通信网建设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巨大发展,同时也将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如何稳步推进宁夏电力通信网"十二五"建设,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文章总结了宁夏电力通信网"十一五"建设情况,分析了"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详细解读了"十二五"期间通信网络及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宁夏电力通信网"十二五"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35 kV变电所概况和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PLC)设备,给出中压PLC组网方案以及组网方式.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十三五建设的蓬勃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规模不断加大,而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运检、营销等业务部门分别按照业务需求建设自用网络,导致分散建设,资源利用率低。分析终端通信接入网现状及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各项需求,提出终端通信接入网公共接入平台的建设方案,并针对新建光纤接入网的典型场景做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公共接入平台进行资源统筹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8.
王萍 《电力系统通信》2004,25(10):5-9,14
从京津唐电力ATM数据网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京津唐电力ATM数据网的建网原则。结合电力调度、生产管理对通信网络的需求,重点论述了组网技术的选择、网络的结构设计、地址的规划、业务的实现方式和网络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浙江省电力公司原有三级通信传输网状况、电力系统当前业务需求特点、传输网络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提出技术上采用ROADM/TMUX+MSTP、组网方式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一体化网络建设模式.从设备板卡级、波分层面、MSTP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网络可靠性设计,带宽和容量选择,以及关键技术实现等给出网络建设方案.按照该方案建设的浙江省电力公司三级传输网,能显著提升各类新业务的接入和安全保障能力,是浙江省电网运营和发展的坚强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主要由各专业业务部门主导,自行建设、运行及管理,存在通信技术选型缺乏科学指导依据、接入网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通信网络重复建设等问题。面向“十四五”能源互联网终端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的特点,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面向多业务融合典型场景下的接入网通信技术规划模型,计算并提出不同供电区域终端通信接入网远程通信技术选型原则,为“十四五”终端通信接入网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