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标准导报》2010,(11):43-44
美国环保局近日颁布一项新法规,责令美国炭黑行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此,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制定了一项新的标准ASTMD7633——炭黑中碳含量测试方法,以规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温室气体( GHG)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及产生排放资源数据采集和碳排放强度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建立基于组织的GHG排放在线监测平台的方法。包括GHG排放在线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数据采集与监测方法、GHG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研究、排放数据的软件自动生成和分析;研究目标立足于解决当前GHG排放量核算难、核算不准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公益性。  相似文献   

3.
刘亮 《认证技术》2014,(11):80-81
作为第一部通过统一的方法评估组织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英国《PAS 2050:2008-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简称PAS 2050)指出,"碳足迹"是一个用于描述某个特定活动或实体产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术语,因而它是供各组织和个体评价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一种方式。"而碳标签作为一种将"碳足迹"标识出来的方法,能直接影响消费者和厂商的消费和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共同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国际社会亦纷纷采取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理。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是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本文比较分析了国际几个主要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如温室气体议定书、ISO14064系列标准和PAS2050:2008等,为建立健全我国温室气体核算标准体系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20日,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简称;BSI)宣布在全球推出基于首个国际公认的能源管理标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的服务,该标准能够帮助组织提高盈利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2012年6月正式开始了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合理和准确核算是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基础。在温室气体核算领域,对工业锅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近期对公用电力、纺织和汽车生产等企业中工业锅炉运行和监测的现场调研入手,参考了国外及我国相关研究文献,归纳出一  相似文献   

7.
国际     
《认证技术》2014,(12):20-21
温室气体ISO 14064系列标准准修订进展 ISO温室气体管理技术委员会——TC207/SC7目前正在审查ISO温室气体系列标准。其中,ISO14064-1《温室气体–第一部分: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消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性规范》将突出一些主要的温室气体(GHG)消除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出一个标准的报告框架;  相似文献   

8.
新的ISO14064标准《温室气体计算与验证》于2006年3月1日发布,该标准为政府和工业提供了一系列综合的程序方法,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温室气体(GHG)的发射和发射贸易。实施ISO14064主要目的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际     
《认证技术》2014,(8):20-21
欧盟发布温室氟化气体条例 2014年5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温室氟化气体(F-Gas)的条例(EU)No 517/2014,该条例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并替代现行条例REGULATION(EC)No842/2006,新的条例旨在2030年前将欧盟境内温室氟化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至现今水平的三分之一。为达成此目标,其中氢氟化碳(HFCs)的供应量在2030年前减少到2015年水平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强温室气体计量工作,做好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要求:继续推进基础能力建设,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指南和排放报告制度.根据国务院的安排,2014年将对地方政府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考核.国家正在通过气候变化立法、建立全国性碳市场,促进形成一整套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使低碳制度长期可持续,不因经济形势的起伏而影响其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理念的逐渐了解,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已经逐步开始探索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量化工作,在温室气体量化工作中,组织/运行边界的确定和排放源的识别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2.
黄进  林翎 《中国标准化》2011,(10):85-89
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于2006年正式发布ISO 14064—1,2,3温室气体管理子系列国际标准。它是近年来ISO/TC207开发的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的又一重要分支,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准化举措。ISO 14064使得政府和企业能够测量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少活动,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跨国企业采用,将其纳入组织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考核标准。那么,作为一项实用工具,它与其他环境管理工具,如“环境管理体系”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本文将从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角度分析ISO 14064与ISO 14001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建立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碳足迹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气候变化”已被人熟知,而其基本的量化参数,即碳的排放量和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如何科学度量?碳足迹是衡量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碳足迹(CarbonFootprint)表征由人类生产与消费行为引起的直接与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作为一个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而流行的新名词,它用“足迹”形象地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近年来,随着国际相关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大力推行,碳足迹开始在工业节能减排、产品生态标识和国际碳交易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标准化》2009,(7):82-83
英国标准协会(以下称BSI)将于今年正式颁布一份有关能源管理方面的标准——(BS)EN 16001。此标准将帮助组织建立必要的制度和程序,从而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对能源系统性的管理,将令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得到降低。同时(BS)EN 16001对能源管理体系提出规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在考虑到法律规定和重要能源方面的同时制定和实施其政策目标。此标准针对身处不同领域和具有不同文化和社会条件的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此标准适用于一个组织所能控制的各项活动。(BS)EN 16001既可被独立使用,也可与任何其他管理体系整合使用。为了方便使用,此标准的结构与ISO 14001相似。  相似文献   

15.
《认证技术》2012,(9):46-48
由于我国温室气体(GHG)清单编制工作起步较晚,清单编制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能源与工业过程清单编制存在问题最多、最突出,比如:重复计算的问题和计算遗漏的问题都有可能存在,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清单编制的准确性。湖北省工业过程及能源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课题组在湖北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实践基础上,重点针对排放源的甄别和排放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认证技术》2012,(6):63-63
课程介绍为顺应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量管制的发展,以及政府正积极推动企业建立温室气体数据库及倡导减排动作,随着2006年3月ISO组织正式公布ISO14064系列温室气体核查验证标准,国内各类企业纷纷启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系统,确认登录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同时邀请独立机构对其数据报告进行核查声明。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标准导报》2012,(7):51-51
在2012年6月13日--14日举办的“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论坛”上,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发布了两项节能减排联盟标准:《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STCE1—2012)和《钢铁工业余能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STCE2—2012),是该联盟首次发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制冷技术》2007,(2):33-33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促进科学使用空调,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保护环境,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来削减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才能真正成为国际碳市场的参与主体。本文将通过解析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标准和中国碳排放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国内企业推行碳管理的实际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温室气体管理政策环境的基础上,从国际标准转化、标准科研和标准机构等方面,对我国温室气体管理标准化的现状进行了评述,从相关主体、标准化进程、保障措施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构建了我国温室气体管理标准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