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油田的原油处理中,原油储罐的排泥技术有很多种。本文以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一号稠油处理站为实例,对原油储罐正压和负压两种排泥技术进行实验对比。  相似文献   

2.
新疆风城油田超稠油蒸汽开采过程中往往带有大量泥砂,采出液中泥砂含量可达3%~5%,进入系统后泥砂沉积到沉降罐底部,对后端的污水处理系统带来巨大冲击,因此排好泥变得尤为重要,现在风城特稠油联合站采用的是不停产、扰动小、不影响出水水质的负压排泥方式。在日常排泥基础上,分析负压排泥的方式、排泥时间、排泥周期和工作压力对排泥含水率和出水含油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排泥方式适宜顺序是排泥时先开排泥阀,再开进水阀,结束时先关进水阀,再关排泥阀;适宜的排泥时间是6~8min;适宜的排泥周期是24h左右;适宜工作压力是0.8~1MP。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疆风城超稠油规模开发,SAGD开发方式被广泛用于油田生产,该部分采出液进入常规稠油处理站后,造成原油脱水困难,并导致出水指标恶化,给油水处理系统的平稳运行造成很大冲击。为解决SAGD采出液油水处理难题,CPE新疆设计院通过大量室内研究和动态模拟试验,初步确定了"气液分离、高效预脱水、高温正向破乳"的SAGD采出液高温密闭处理流程,辅以"预脱水剂、正向破乳剂"的药剂体系,以确保SAGD采出液在低粘度、高密度差的最佳工况下实现油水高效分离。根据风城油田30×104 t/a规模SAGD采出液处理站建站初期现场试验情况,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对室内研究结果进行工业化验证,同时为该站生产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地下原油的开采、生产、运输过程中,地层中的部分泥沙会随着采出液一起被带到地面集输系统中,地面的一些日常维护性作业也经常会将泥土、杂物等带入集输系统中,使储罐中的泥沙大量沉积和结垢日趋严重,进而使得油田注入水水质变差,不达标,大大降低了储罐的有效利用率。为丰富长庆油田水处理工艺、提高注入水水质,研究并试验了一种新型高效水力喷射排泥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旅大27-2油田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热采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影响采出液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稠油族组成、温度、含水率和产液速度。首先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影响旅大27-2油田稠油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采油井井筒数据建立旅大27-2油田稠油油藏流体流动性模型。最后根据蒸汽吞吐参数和生产数据建立稠油油藏井底流温图版以及稠油油藏采出液黏度图版。根据建立的井底流温图版,可以计算出旅大27-2油田稠油蒸汽吞吐不同阶段采出液井底流温和相应的地层温度;结合采出液黏度图版,可以计算出不同流动阶段、蒸汽吞吐不同时期采出液黏度,为油田生产以及措施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属于典型的稠油油田,采用传统的蒸汽吞吐、电加热工艺等采油工艺,采出的原油混液在联合站进行油水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水,这些含油污水往往温度很高。例如高升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含油污水可以达到60-63℃。由此可见,油田污水的余热回收潜力巨大。通过利用处理合格的高温污水洗井和污水为卸油槽伴热将污水热能回收来降低联合站能耗,很好地解决稠油油田天然气消耗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渤海油田W30井是一口稠油、低产、大斜度生产井,该井用电潜泵投产。在其电潜泵生产期,存在泵效低、生产时效短的问题。为满足W30井今后稳产要求,经对其井筒完井管柱、产液性质、产液量等综合分析,选用液力投捞射流泵排液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出了井下液力投捞射流泵排液工艺管柱,研发了配套井下工具并在现场成功应用,液量增加了3.4倍,油量增加了0.8倍,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该工艺在海上大斜度稠油低产油井成功实施,为大量同类油井排液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海上常规稠油油田开发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保证海上稠油正常举升是油田“提产增效”的关键一步。为解决蓬莱油田稠油采出问题,本文通过对稠油举升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蓬莱油田稠油的特性,优选出射流泵举升工艺技术,并对此工艺的动力液流程、投捞方式、作业程序进行优化,在W平台A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论可为推动海上稠油油田开发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海上某稠油油田原油和模拟采出水配制稠油乳状液,即模拟稠油采出液,室内开展了模拟稠油采出液的静电聚结脱水处理.结果 表明:稠油乳状液初始含水率对静电聚结脱水率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初始含水率越高,静电聚结脱水率相对越低;当稠油乳状液初始含水率为40%时,静电聚结脱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120℃、...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联合站进站液含水率升高,现有脱水工艺老旧,不适应高含水采出液处理经济运行要求。通过开展超重力旋流聚结脱水现场试验,确定稠油污水最佳溢流比、加药比等参数,为稠油采出液高效脱水,降低能耗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超稠油的采过程中,日常的修井作业较多。修井前排液般通过套管排液,降低井底压力,进行不带压修井作业,但排出的稠油含砂量高,直接通过管线接入集油系统容易对系统管线造成损坏,甚至对处理站的稠油处理造成影响;另外,排出的原油容易喷溅在地面,造成井场污染。针对这现状,研制出种可以对对套管排液沉水、沉砂、回收的多功能装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几年油田开发的持续进行,百口泉采油厂采出液含水率迅速上升,产出大量的稠油污水。而百口泉采油厂主要采用蒸汽吞吐进行稠油开采,这就需要大量的清水作为气源。因此,采用合适的处理工艺对稠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热采锅炉,不仅可解决排放污染的问题,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同时能充分利用污水的热能。本文采用除油-絮凝、除硅-过滤-软化-除氧工艺对百口泉稠油污水进行了处理,使处理后水达到了热采锅炉进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超稠油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泥和砂,对现场工艺装置和地面集输设备造成巨大的危害,必须对其进行除泥除砂处理.固-液水力旋流器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是一种常用的除泥除砂设备.以风城油田超稠油采出液为基准,进行二级固-液水力旋流器的串联实验,得出通过串联实验,分离效率明显提高的同时能量损失也较大.  相似文献   

14.
温卫东  朱晓明 《广州化工》2012,40(21):93-94
克拉玛依油田百重七稠油处理站原油乳状液中含有大量泥砂,泥沙体积含量0.6‰~1‰,给原油脱水造成困难。本文以百重七原油处理站所处理的综合原油为研究对象,研制出破乳脱水用的KXDS破乳剂;同时考察了影响原油破乳脱水的几个因素,确定出最佳破乳温度和破乳剂最佳加量。KXDS破乳剂应用于现场后,破乳剂用量由120 mg/kg降低到80 mg/kg,破乳脱水温度由85℃降低到65℃,脱后原油达到外输优质标准,污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5.
渤海某稠油油田J区为渤海湾典型的湖相三角洲稠油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为东营组下段的Ⅰ和Ⅱ油组,纵向上可细分为14个小层,平均地层原油黏度为291 mPa·s。在纵向上、横向上存在多个油气水系统。针对该区块稠油油藏堵塞的难题,开展了洗井助排液和解堵助排液实验,加热车配合药剂注入工艺实验;研究出了一种利用加热车配合提高入井液温度,结合针对性洗井助排液和解堵助排液有效解除稠油油藏近井地带堵塞的方法。该方法在现场应用证实有效,为该类油藏的解堵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避免压裂返排液对甘谷驿油田采出水对水处理站系统的冲击,甘谷驿油田建设了压裂返排液处理站,处理后的返排液用于回用配液。室内对处理后的回用水水质和配液情况进行评价,回用水的水质能够满足配置压裂液的用水标准。同一条件下,回用水配置的压裂液体系较清水配置的压裂液体系性能接近,不影响压裂液性能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LD5-2海上稠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油水分离问题。通过分析LD5-2采出液及原油性质,探讨了稠油油水分离动力,并考察了温度、电压等参数对油水分离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D5-2原油具有特稠油的性质,粘度高、常温难以流动,同时又具有较小的油水密度差,造成油水分离困难;通过优化,在温度130℃、破乳剂A1用量400μg·g~(-1)、电压1 200 V、停留时间45 min条件下原油脱后含水可满足5%的外输要求;油水分离温度、电压及破乳剂对LD5-2脱水效果影响较大;40%含水的采出液粘度存在突增现象,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采注比≥1.2是实现蒸汽驱的关键,如何提高蒸汽驱井组产液量,达到蒸汽采注比的要求,对深层稠油油田蒸汽驱而言尤为重要。本文以高升油田蒸汽驱先导性试验井组——高3-3-76井组蒸汽驱后,油层温度大幅度提高,生产井井底温度高达200300℃,引发出一系列问题。针对蒸汽驱采油工艺上难点和出现的主要问题,开展了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及部分研究成果试验应用,进而提出了一套适合深层稠油蒸汽驱提高排液能力的方式与方法,为下一步深层稠油蒸汽驱采油工艺技术配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于开发过程处于中后期阶段的油田,为维持原油产量,各油田均已大面积采取增加注水、注蒸汽的措施提高油井产量,致使油井采出原油含水率迅速上升;同时,近年来随着采油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采油助剂的大量应用也使得原油,特别是稠油的采出液组份变的更加复杂,稠油的高效快速破乳已经成为影响采油成本、原油质量、产量和控制油田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于开发过程处于中后期阶段的油田,为维持原油产量,各油田均已大面积采取增加注水、注蒸汽的措施提高油井产量,致使油井采出原油含水率迅速上升;同时,近年来随着采油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采油助剂的大量应用也使得原油,特别是稠油的采出液组份变的更加复杂,稠油的高效快速破乳已经成为影响采油成本、原油质量、产量和控制油田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