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V     
《数码》2007,(11):207-207
近年来随着数码摄像机技术的发展,存储介质也在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发生着改变。从最早的MiniDV带到DVD光盘.硬盘。再到流行的存储卡DV出现.存储介质的更新变革正在带动DV行业迅速发展。存储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随机、非线性、抗震、重复擦写等多种优异特性.但存储卡作为摄像机主要存储介质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受到容量.价格和读写速度的限制。随着存储卡技术的进步,大容量、低价格的高速闪存卡已经唾手可得。随着松下、三星、三洋,索尼纷纷推出闪存摄像机,存储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摄像机所采用,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2.
<正> 早在2004年9月14日,JVC 就发布了两款使用硬盘的数码摄像机(硬盘 DV)——Everio GZ-MC100和Everio GZ-MC200,这成为业界采用硬盘 DV 的开山之作。硬盘 DV 采用的是微硬盘,微硬盘是台式电脑用的3.5英寸硬盘和笔记本电脑用的2.5英寸硬盘的微缩版。微硬盘有1.8英寸、1英寸、0.85英寸和0.7英寸等多种。目前,硬盘 DV 多采用1.8英寸微硬盘,也有部分1英寸的机型。  相似文献   

3.
赵欣 《数字通信》2006,(12):78-79
今天的消费者对于硬盘DV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相比用于DV上非常成熟的miniDV磁带存储介质,硬盘作为DV的存储介质有着节省存储介质开销、后期编辑方便,输出便利,存储容量大,拍摄时间长等一系列明显优势,特别适合经常旅游以及对后期非编不熟悉的普通用户。作为摄像机领域的领导品牌.索尼自然不会放过在硬盘DV领域施展拳脚的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买DV,当然不能盲目追新,要选当前的主流产品才够性价比。MI精选4000~6000元价位段的五款DV逐一进行评测,更有九款经过市场考验的DV产品作为备选购买方案推荐,涵盖硬盘DV、光盘DV、磁带DV三大主流类型。主流之选,明智之选!  相似文献   

5.
《数码》2007,(3):130-130
作为最早将摄像机推进“数码”时代的功臣,JVC从2004年起,就打出硬盘型DV这张王牌,旗下产品线也日益丰富,奠定了自己硬盘型DV鼻祖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吉川孝雄  廖健麟 《数码》2006,(10):173-173
《数码》观点:作为数码摄像机领域的领导企业,索尼正引导市场从标清DV向高清DV过渡,磁带DV、DVD DV和硬盘DV三箭齐发,市场优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新潮电子》2007,(1):196-199
时间转眼已到2007年,再看Mini DV带存储的旧有模式宛如明日黄花。DVD式和硬盘式摄像机的发展已渐趋成熟,不仅如此,就连摄像机业界的龙头老大——索尼(Sony) 也把家用高清化的道路寄予以后两者,Mini DV带的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在实际使用中,Mini DV带摄像机是否真的已被完全打败呢?实际使用中,光盘,硬盘摄像机各有什么特点呢?恐怕这还要实际比拼才知晓,这里,我们就用Mini DV卡带式,DVD式,硬盘式数码摄像机同拍摄一段1小时的影像,并最终制作成DVD影碟的过程为例,来看其优缺点究竟如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数码》2009,(5):22-22
这是我们盼望了有段时间的产品了,终于我们看到了DV的存储介质有了质的飞跃,从磁带,CF卡大小的微硬盘、内置硬盘、SDHC卡,到现在的全固态硬盘。由于三星在SSD的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率先在这个品牌的DV上看到大容量SSD应用并不感到奇怪。  相似文献   

9.
王琪麟 《数码》2006,(11):74-75
在后磁带式数码摄像机时代.随着硬盘式DV的兴起.在微型硬盘技术上一直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东芝公司,也力图通过硬盘技术上的雄厚实力在DV市场上有所作为。继去年发布了gigashot V10之后.东芝公司最近又推出了两款配备18英寸微硬盘的gigashot新机——容量为30GB的GSC-R30和60GB的GSC-R60。其中GSC-R60凭借超大存储容量和突出的人性化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它可是中国市场上惟一一款直立式结构的硬盘式数码摄像机.今天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10.
DV(Digital Video)其原本是数码视频的意思,不过现在人们通常都把DV看作是数码摄像机的代名词,这当然也包括了用于广播电视等领域的专业级数码摄像机。目前,绝大多数DV采用的记录载体仍然是磁带(DVD光盘摄像机和硬盘摄像机除外),DV磁带有D8、DV、DVCAM和DVCPRO。D8和DV磁带《电子世界》已有介绍,故不再赘述,下面就来谈谈专业摄像机使用的磁带——DVCAM及DVCPRO磁带。  相似文献   

11.
《数码》2009,(9):34-34
松下H80是一款拥有70倍光学变焦镜头的标清DV,并具备光学防抖、智能场景选择等功能.采用60GB硬盘.还可以通过SD卡扩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黄金周的到来,蓄谋已久的出游计划即将登场,聚会腐败的约会也频频发生,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谁不想释放一下积蓄已久的激情,在明媚的春光里与亲朋好友陶醉一番。这个时候,一台好用的DV是必不可少的。今年的DV市场与往年不太一样,硬盘式DV因其海量存储能力、小巧玲珑的体积、方便快捷的后期处理以及不断进步的拍摄品质已经在DV市场中独占鳌头。就在这个春天,几家大牌的DV厂商相继发布的新品里,硬盘式DV俨然以明星产品的姿态亮相。高兴的是硬盘DV新品多多,外观可人,性能可期;无奈的是这么多的机型,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本期我们就收集了近期发布的大容量硬盘DV代表作,向你集中展示它们的魅力,让你在这近距离的接触中轻松选出最爱。  相似文献   

13.
笔者2003年在本刊发表文章介绍采用CF卡闪盘的爱普泰克数码摄像机(网易拍)时,曾预言采用闪盘或硬盘做存储媒体,而不用DV录像磁带的数码机可能是数码摄像机的发展方向。时过两年多点,现在市场上已推出了这类数码摄像机,比如JVC公司的Everio系列和Everio G系列数码硬盘摄像机就是全球第一款数码硬盘(闪盘)摄像机。它们不用DV带,也不用DVD光盘,可进行超过24小时的连续拍摄,重量很轻,体积小巧,成本低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功能很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消费者,成为较为理想的家庭和个人用数码摄像机。  相似文献   

14.
从记录数字视频信息的媒体来看,当前主要有磁带、光盘、硬磁盘和IC。相应的产品则有各种各样的数字磁带录像机、VCD和DVD等光盘录像机、硬盘录像机和IC摄录机。这些门类繁多的数字录像产品,不仅满足了各专业部门的工作需求,也正在满足亿万家庭不断增长的数字化娱乐需求。通过数字视频媒体,不但可以在家里欣赏DVD播放出的高画质电影,而且可以将旅游拍摄的DV录像或IC录像通过家里的硬盘录像机自由地进行非线性编辑,或者通过网络传给亲友,共享一份快乐;等等。1数字磁带录像机1993年上市的1/4英寸的DV格式数字磁带录像…  相似文献   

15.
索尼DCR-SB60E     
《通信技术》2006,(10):74-74
在经过SR100E的市场初探后,索尼终于在硬盘DV阵线来了次大爆发,三款标清和一款高清产品同时出击,在硬盘家用DV的这片新市场上占得了先机。而其中SR60E,也就是今天的主角更以合理的性价搭配而成为家用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移动信息》2005,(6):70
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数码摄像机[DV]已经像当年的数码相机一样开始普及,拥有一部家用DV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已变得再平常不过,但如何来规划,购买一台最合适自己的消费级DV呢?  相似文献   

17.
有个不成文的经验法则,凡是机构碰到半导体,就是遇到绝命刀。半导体很可怕,因为它的价格滑落速度,就如同云霄飞车,心脏不够强,就不要自寻死路。SSD固态碟为何今日如此红,当前正夯,通吃开放性与嵌入式系统。来看价格与应用便知个中奥妙。以1GB的平均价格来说,2007年约是7.4美元,2009年则是滑落到1.25美元。若是掉落曲线依然维持不变,2012年就会降到0.15美元。不要说硬盘,就连光盘也会崩裂等。这股SSD的大跃进原动力,就是半导体的先天本钱,它能够终结掉硬盘,让硬盘从此停止转动吗,本文就尝试从技术面与市场面的分析来推演吧!  相似文献   

18.
张大  王硕 《数码》2009,(1):80-85
对有些影像终极分子来说,作为需要用来“搞搞新意思”的家伙,一台DV不能仅仅是“够用就行”,它要有光学防抖,要有大尺寸CCD,格式当然要高清,画质要好,还要方便导出…… 对那些DV铁杆来说,高端产品才是保证拍摄质量、开心耍影像的王道。本期介绍三款高端高清摄像机,它们均包含了120GB的硬盘存储和闪存卡存储,细看它们的种种区别,你可根据各自喜好和需求进行挑选。  相似文献   

19.
虽然以光盘和硬盘为存储介质的新一代DV来势汹汹,但传统DV产品依然还有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偏于专业的产品目前大多依然还沿用成熟的卡带技术。这款由SONY推出的HDR-HC3E就是一款高清卡带式HDV。  相似文献   

20.
Lena 《移动信息》2007,(6):120-120
硬盘DV已经开始以强大的阵容面世,目前在市场上斗争得最激烈的就是索尼和JVC两大品牌,索尼以成熟的摄像机技术加上时尚的元素推出了中端型号DCR-SR200E,而JVC以精致的外观加上合理的价格推出GZMG77AC,各施其法,下面一起看看两款机型优劣何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