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e基—Al2O3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工业还原铁粉,Al2O3颗粒,炭粉及某种适量粘结剂,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用STEM,TEM及SEM对界面结合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在Al2O3颗粒与Fe基界面生成了中间相,使Al2O3与铁基有良好的结合强度,所制备的Fe基-Al2O3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已超过相同含碳量的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Si-Fe2O3)-(Al-Fe2O3-SiO2)复合体系的单位质量热效应ΔH^0和绝热燃烧温度Tad。指出ΔH^0与Al-Fe2O3-SiO2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R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由SiO2在Al-Fe2O3-SiO2中的质量分数γ控制,其截距恒定且数值等于Si-Fe2O3系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2=17wt%时,Al-Fe2O3-SiO2加入对复合体系Tad无影响,当γ〈γ2时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α-Fe2O3-Al2O3-Na2O复合超微粉,对微粉及其烧结后的物相及粒度进行了分析。湿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级α-Fe2O3-Al2O3-Na2O陶瓷元件的感湿灵敏度高于简单氧化物机械混合后制成的α-Fe2O3-Al2O3-Na2O陶瓷元件,并具有较快的响应特性及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2kWCO2激光器对球墨铸铁进行镍基粉末面溶覆合金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熔层中存在AlNi,Al3Ni,NiCrFe等新相;熔层显微硬度高于基体材料;熔覆后材料的耐耐蚀性提高;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组织形貌由粗大树枝晶变为细小的等轴晶。  相似文献   

5.
球墨铸铁激光表面熔覆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kWCO2激光器对球墨铸铁进行镍基粉末表面熔覆合金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熔层中存在AlNi,Al3Ni.NiCrFe等新相;熔层显微硬度高于基体材料;熔覆后材料的耐蚀性提高;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组织形貌由粗大的树枝晶变为细小的等轴晶。  相似文献   

6.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  相似文献   

7.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变形前脱溶处理时对Al-2%Fe合金加工软化现象的影响,用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对Al-2%Fe合金的基体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73-773K进行脱溶处理时,固溶于基体中的Fe原子析出较快,具有显著的净化基体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加工软化。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双江低品位硅藻土采用原土→捣浆→分散→-沉降分级的方法,可获含SiO282.24%的硅藻精土,Al2O3,Fe2O3含量分别为6.98%和1.04%;同时还获SiO2,Al2O3,Fe2O3分别为76.18%,10.10%,1.46%的硅藻中土;精土和中土产量分别为3.29%和14.56%.精土经酸浸精选,SiO2含量提高至84.36%,Al2O3,Fe2O3分别为7.53%和0.80%;中土经酸浸→焙烧,SiO2,Al2O3,Fe2O3含量分别为83.92%,11.32%,1.10%.2种产品SiO2均大于80%,可满足生产硅藻土助滤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Fe—Al/Al2O3复合材料的纳米内晶型结构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Fe-Al/Al2O3复合材料中发现了内晶形纳米颗粒,借助不同检测手段,研究了纳米晶粒的作用与组成,对纳米颗粒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为纳米颗粒韧化效应是复合材料强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复合钢管陶瓷层相组成及致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普通碳素钢管的内壁涂敷一层厚度均匀的Al2O3陶瓷层。研究表明,在Al+Fe2O3反应体系中,适当增加配方中Al或SiO2的加入量,化学反应趋向于完全,而增加CrO3的加入量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在Al+Fe2O3体系中同时加入SiO2和CrO3,显著降低了陶瓷层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溶液复合技术制备了超微细Al2O3粒子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复合材料。SEM证示采用乙酸乙酯作溶剂,可以将超微细Al2O3很好地分散于PMMA基体中,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超微细Al2O3对PM-MA具有很好的增韧增强作用,当Al2O3用量为10%,粒子半径为0.05μm时,PMMA的拉伸强度增加3倍,缺口冲击强度增加了10倍。差热分析结果说明超微细Al2O3加入PMMA后,提高了PMMA的热分解温度,降低了Al2O3的相转变温度,预示超微细Al2O3与PMMA可能发生了化学结合。  相似文献   

13.
对Na2B407、Al粉、Si-Fe粉、碳粉、Na2SiF6、Re-Mg、Na2CO3、Al2O3、Na2S2O3、SIC、Si-Ca粉、尿素等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硼砂型渗硼剂进行渗硼处理工艺的最佳成分配比设计;研究了渗剂配制及渗硼处理诸因素,如工业硼砂脱水完全性、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混料的均匀性、处理温度、时间等对渗硼层质量(渗层深度、致密性、表层脱碳、表面光洁度、过渡区深度及硬度等)的影响,实现了优质无粘结渗硼.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将Fe2O3超微粒包覆在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St/AA/BA)核-壳型复合共聚物中,形成包覆有无机粒子的有机高分子核-壳型复合微球,从微观的分子尺寸上改变了复合共聚物的性能,并着重研究Fe2O3的含量对这种复合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复合共聚物的内耗明显增加,刚性显著下降。因而Fe2O3加入对复合共聚物有增韧作用,改善了复合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DO3型Fe-28Al-1.5Mn合金的微观有序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元素Mn降低DO3型Fe3Al的有序化程度,DO3型Fe-28Al-1.5Mn合金的超位错主要为二组态位错,其交滑移容易.Mn对合金微观有序结构的影响是Mn改善DO3型Fe3Al基合金宏观塑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Cr原子在具有DO3型结构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中所占点阵位置的研究,扼要地论述了ALCHEMI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过程.明确指出,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ALCHEMI技术对于确定添加的合金元素原子在有序晶体中所占位置来说,是一种可靠易行的新型技术.本文研究结果证实,作为合金元素加入到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中的Cr原子,占据了本属于Al原子的位置,含Cr的Fe3Al的分子式可以写成Fe3(Al,Cr).Cr原子占据本属于Al原子的位置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Fe3Al中的Al和环境中的水蒸气起反应,从而缓解了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性.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解铝箔排放5mol的混合酸液中,要将其中1.2%Al2O3和0.2%Fe除去,才能回收废酸。经多种方法试验,蒸发法能回收酸液中的Al2O3及Fe降至0.1%和0.02%以下,废酸回收率亦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不同Mn含量对Fe3Al金属间化合物在25~800℃下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就Mn对Fe3Al合金化后的组织变化以及其对拉伸性能与断裂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Mn对Fe3Al的合金化,而引入的具有面心立方有序结构的近L12γ相,对Fe3Al的组织结构及拉伸性能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Mn含量的增加,合金中DO3相的有序度降低;当Mn加入量适当时,可显著提高Fe3Al的室温强度和塑性,及合金的中高温塑性,但中高温强度衰减较大;总的说来,10%Mn合金其塑性显著提高,室温强度大幅度提高,中高温强度与Fe3Al相当.  相似文献   

19.
利用挤压铸造制备了Al2O3/Al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高温下复合材料的界面稳定性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在Al2O3/ZL109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上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利于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在高温下界面层结构稳定,与基体合金相比。Al2O3/ZL109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拉伸强度,工作温度可提高100℃以上,另外,分析了Al2O3/ZL109复合材料高温拉抻的失效形式。  相似文献   

20.
对Na2B4O7,Al粉,Si-Fe粉,碳粉,Na2SiF6,Re-Mg,Na2CO3,Al2O3,Na2S2O3,SiC,Si-Ca粉,尿素等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硼砂型渗硼剂进行渗硼处理工艺的最佳成分配比设计;研究了渗剂配制及渗硼处理诸因素,如工业硼砂水完全性,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浊料的均匀性,处理温度,时间等参渗硼层质量的影响,实现了优质无粘结渗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