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大规模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有"选冶试验"和"岩矿鉴定"两项甲级资质证书。为国内外矿山企业提供成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选矿厂设计、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2.
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大规模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有"选冶试验"和"岩矿鉴定"两项甲级资质证书。为国内外矿山企业提供成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选矿厂设计、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品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大规模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有"选冶试验"和"岩矿鉴定"两项甲级资质证书。为国内外矿山企业提供成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选矿厂设计、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选冶  相似文献   

5.
《湿法冶金》2015,(1):84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日处理5-20吨矿石的大型选冶中试基地  相似文献   

6.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西北地区重要的日处理5-20吨矿石的选  相似文献   

7.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西北地区重要的日处理5-20吨矿石的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  相似文献   

8.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西北地区最大的日处理5-20吨矿石的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  相似文献   

9.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西北地区重要的日处理5-20吨矿石的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  相似文献   

10.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实力雄厚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大规模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有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为国内外矿山企业提供成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选矿厂设计、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实力雄厚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大规模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有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为国内外矿山企业提供成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选矿厂设计,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西北地区重要的日处理5-20吨矿石的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  相似文献   

13.
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选冶实验室及大规模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  相似文献   

14.
<正>简介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选冶中心是集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及湿法冶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本中心拥有实力雄厚的选冶科研团队,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工11人,硕博士13人;拥有实验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銮冶实验室及大规模选冶中试基地,可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的选冶研究项目;拥  相似文献   

15.
正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管理的科研机构,主营业务是矿产资源幵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幵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矿石及矿产品分析、治炼产品分析、岩矿鉴定、岩矿测试、选冶试验研究;5广冶设备、金属材料、化工产品研发、销售。院部设有选矿、冶金、药剂、金属材料、贵金属、分析测试等7个研究所,并建有"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辽宁省镍资源幵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  相似文献   

16.
正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管理的科研机构,主营业务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矿石及矿产品分析、冶炼产品分析、岩矿鉴定、岩矿测试、选冶试验研究;矿冶设备、金属材料、化工产品研发、销售。院部设有选矿、冶  相似文献   

17.
正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管理的科研机构,主营业务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矿石及矿产品分析、冶炼产品分析、岩矿鉴定、岩矿测试、选冶试验研究;矿冶设备、金属材料、化工产品研发、销售。院部设有选矿、冶金、药剂、金属材料、贵金属、分析测试和缅甸实验室等7个研究所(室),并建有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辽宁省镍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管理的科研机构,主营业务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矿石及矿产品分析、冶炼产品分析、岩矿鉴定、岩矿测试、选冶试验研究;矿冶设备、金属材料、化工产品研发、销售。院部设有选矿、冶金、药剂、金属材料、贵金属、分析测试和缅甸实验室7个研究所(室),并  相似文献   

19.
《矿产保护与利用》是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选矿科技信息网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技术性科技刊物 ,重点报道国家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针、政策 ;地矿行政管理经验 ;矿业纠纷案例分析 ;矿产资源形势及战略分析 ;非金属矿的富集分离、超细粉碎、改性、深加工产品开发应用研究 ;金属矿的选冶工艺、设备、药剂研究 ;共伴生矿产 (特别是含稀贵金属矿 )的综合利用 ;采选尾…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全国金银选冶暨’97全国浸矿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97年6月17~20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这次会议由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中国矿协选矿委员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保学术委员会、山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