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旭  张杨梅 《工业工程设计》2020,2(4):80-85, 94
结合“互联网 +”的社会创新手段,对天津民间美术类非遗杨柳青年画构建系统化保护与传承。将社会创新设计方法与社交网络媒介相结合,对杨柳青年画延展出来的社会创新设计进行研究。提出 CulturetoCitizen媒介平台,即通过“互联网 +”建立“文化”与“市民”沟通的信息平台,借助 SNS、O2O等多元化方式来构建杨柳青年画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平台,创造互联网时代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方式。以社会创新设计的路径、案例分析、架构研究,探讨社会创新设计与非遗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方式方法。通过社会创新设计链接市民与非遗文化,实现非遗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播—教育—传承—启示”的过程。以杨柳青年画为研究样本,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宪辉 《包装工程》2020,41(12):314-317
目的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民间最具代表性的木版年画之一,其文雅细腻、端庄大方的艺术风格,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然而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要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得以传承和保留,只对其固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展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方法依托杨柳青年画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民俗文化魅力,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多感官体验融合、数字产品开发和网络营销,实现杨柳青年画的多元化产品开发。结论研究杨柳青年画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多元产品开发,有利于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并能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杨柳青年画的博物馆文创主要是图像元素直接应用的文创产品,缺乏对杨柳青年画宏观与微观的深度解读,使得市场缺乏精品文创,故而以杨柳青年画的高桐轩专题为切入点,探讨关于杨柳青年画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与实践。运用“专题个案梳理—整体困境分析—专题价值讨论—开发策略研究—专题开发实践”的设计方法对高桐轩专题进行开发策略研究,并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检验策略的创新性。提出了“游戏玩品、手办赏品、动手试品、剧本演品”的4点文创开发策略,并依托该策略研究,开发了“高桐轩人生棋”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4.
杨柳青年画是天津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在我国的年画文化中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并对现代美术的创作提供了源泉。本文重点关注仕女人物形象,研究杨柳青年画在现代背景下的创新设计,从面部刻画、服饰纹样、体态特点等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通过现代化处理来弘扬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刘琳琳  周恩玉 《包装工程》2023,44(24):319-327
目的 运用设计手段为大运河文化基因活态化传承赋能,促使大运河文化内涵与时俱进,助力大运河文化在当今时代不断延续。方法 以杨柳青年画为例,梳理文化基因类别,构建文化基因设计逻辑。依据不同文化基因的特性,提出三项文化基因符号设计应用原则,对文化基因提取方法和应用流程进行实践。结果 运用所提出的文化基因提取方法提炼出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的基因符号,并依据取舍有度、与时俱进、多维渗透原则将其转译变换,得出一款具有现代特征的包装设计方案。结论 运用文化基因理论能有效实现对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提取及设计应用,所提出的文化基因提取方法及基因符号设计应用原则为大运河其他文化基因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民俗艺术元素在非遗景区公共空间中的体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卓  王柳 《包装工程》2016,37(18):21-25
目的以非遗景区为载体,研究民俗艺术元素在其中的保护传承和再开发。方法从民俗的表现性、体验性、传承性、特征性4个维度,对非遗景区环境中的民俗性表现进行分析,阐述民俗艺术与非遗景区的双重导向性,找到其内在的天然联系。结论以凤凰古城为例对民俗艺术空间进行体验应用设计,总结民俗艺术在非遗景区公共空间中的设计表达方式。通过对民俗艺术元素的再设计,探讨民俗艺术元素融入非遗景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构建保护传承民俗艺术的非遗景区体验空间。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京津冀民俗艺术文创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面临着去留的问题,京津冀地区民俗艺术又当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从设计师的视角出发,通过文创产业化开发的方式,使京津冀地区文化气息与当地民俗艺术相互渗透,打造具有地域民俗特色的"一地一品"民俗文创品牌。结论通过个案研究,并以京津冀地区为背景,文创产业开发为手段,旨在提出新型传承模式,为青年设计师提供丰富的设计思维和创作思路,同时带动京津冀地区民俗艺术协同创新,使民俗艺术回归"大地"。  相似文献   

8.
南桃北柳指的是南方的桃花坞年画和北方的杨柳青年画,这是中国两大传统年画。桃花坞年画鲜明的艺术特点,高度的艺术价值及深远的影响力,使其在中国民间年画中大放异彩。桃花坞年画在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时代里,桃花坞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光彩,本文通过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下陕西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浩 《包装工程》2016,37(18):30-34
目的用当代互联网思维以及生活、文化新理念的植入对陕西民俗艺术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实现民俗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对接,为具有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提供新的生存与发展新思路。方法以陕西民俗艺术进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艺术种类为例,进行调研与分析,通过策划包装与视觉设计等手段建立陕西民俗艺术大数据系统,打造陕西民俗艺术数字化推广平台,最终提出构建陕西民俗艺术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存方式。结论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对陕西民俗艺术进行创新性的保护与开发,以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民俗品牌形象设计为突破口,将民俗艺术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融合,借助移动互联数字技术,开展民俗艺术的推广与创新,对地方民俗艺术文化品牌进行塑造,促进地方民俗艺术的发展,让人们了解民俗艺术,看到乡愁之美。  相似文献   

10.
孙红梅  孙媛媛 《包装工程》2011,32(4):108-110,124
结合现代的视觉心理原理,以具体案例形式分析杨柳青年画色彩设色中积累的知觉经验,探讨其色彩的视觉流程结构,分析杨柳青年画色彩运用与搭配的基本规律。目的是推动现代平面设计对传统色彩运用的借鉴,增加其历史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1.
王子舵  邓莉丽 《包装工程》2021,42(4):285-291
目的 将传统年画艺术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提升桃花坞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的现代影响力,满足现代人对室内环境的精神需求.方法 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出发,采用案例研究、比较研究、视觉分析以及实践研究的方法,对桃花坞年画造型元素进行研究分析,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结论 桃花坞年画造型元素多样,各有艺术特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艺术价值.将桃花坞年画造型元素分类、提取设计,结合现代工艺、材料以及现代住宅与公共空间中各个空间的功能性,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能实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合理应用,既为传统年画增加实际应用价值,又能为现代室内设计增添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2.
朱仙镇年画艺术数字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丹  任璐 《包装工程》2017,38(6):62-65
目的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数字化推广进行研究。方法简要阐述新媒体语境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化技术与朱仙镇传统木版年画艺术保护和传播进行整合研究的必要性,探寻了推广实践方式。结论数字化新媒体的应用加快了传统木版年画现代化发展的脚步,提高了传统民间工艺品牌传承的受众影响力,有助于拓宽市场化推广渠道;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民间工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王安霞  包时灵 《包装工程》2016,37(24):85-89
目的对南通木版年画中的视觉特征及民俗艺术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南通木版年画的整体分析,研究发现南通木版年画的独特之处,分析其民俗文化和视觉特征。方法运用视觉设计方法从构图、造型、题材、色彩、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它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较强的艺术价值,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挖掘了它的人文价值和民俗寓意。结论从多角度出发对南通木版年画进行了剖析,充分体现了南通木版年画的融通性和多样性及独特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周星  陈春 《包装工程》2017,38(18):262-265
目的探究木板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启示。方法结合木板年画的种类及特点,总结木版年画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意义,从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两大方面总结木板年画的具体应用方式,并对其未来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作出规划。结论木板年画浪漫的表现手法、夸张的艺术形象和独特的色彩搭配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将其与现代平面设计进行合理融合与搭配,并创新设计方式方法,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平面设计的语言表达、实现艺术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方潇 《包装工程》2023,44(10):411-419
目的 基于图像叙事理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数字文创为研究内容,探索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路径,旨在助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数字传播。方法 通过挖掘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像叙事特征,梳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像素材与叙事主题,制定提炼叙事主题、设立表述层次、创设叙事场景、产品设计实践4个阶段的设计流程。根据用户移动社交行为与消费偏好,进行年画图像和角色IP的提取、转化及衍生品设计,建议利用数字文创打破非遗文化的传统圈层,拉近年画与年轻消费群体之间的距离。结论 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创设计,提出应用场景个性化图像、角色IP延展等创作方式,有利于用户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自觉融入非遗传播,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谷万里 《包装工程》2018,39(10):257-259
目的基于当代艺术设计的领域,探究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有效结合方式,实现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创造性吸收和改造,解决现代艺术设计方式不合理、搭配不恰当等现实问题。方法从现代艺术设计特征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民俗性、实用性3大艺术特点,结合艺术设计领域中多例成功的作品,对民间美术中的刺绣、剪纸、春联、泥塑、青花、水墨、木板年画等艺术形式与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3方面的结合进行探究,为提升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的艺术效果提供思路。结论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效结合起来,能够使艺术设计作品获得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从而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杨宇  吕九芳 《包装工程》2023,44(24):457-465, 491
目的 对四川民间家具装饰艺术特征进行符号化解读,挖掘四川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四川民间文化的创新提供素材,促进传统家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法 基于莫里斯符号学三分科(符形学、符义学、符用学),同时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法,深入分析四川民间家具材料、色彩、纹样、构图等装饰符号构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概括其装饰符号形成与发展的语言环境,进而总结四川民间家具装饰艺术传承的途径。结论 四川民间家具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影响下,形成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装饰语言,体现了四川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因此,实现四川民间家具装饰艺术的“守正”与“创新”,对发扬四川民间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平木版年画虚拟体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卫红  邢鹏飞  夏进军 《包装工程》2017,38(16):183-189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在CIH保护中的设计路径,推进梁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进程。方法在全面研究梁平年画文化基础之上,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手段,从CIH民俗文化的分析研究到体验设计的设计实践,进行梁平年画文化体验设计。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可靠验证。虚拟现实的沉浸感、交互性可以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得CIH的数字化保护从数字化保存走向数字化保存与数字化体验相结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