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作耀 《丝绸》1990,(5):53-56
日本开发了一种特殊用途茧——细纤度茧,用来缫制复合丝等新型生丝。由于这种细纤度茧与普通茧相比,具有茧形小、茧丝纤度细、粒内纤度偏差小、茧丝长度长等纤度特性,故最近又用来缫制15.5dtex(13/15D)和23dtex(20/22D)的“高档生丝”。这种“高档生丝”由于组成的茧丝数多,与普通生丝相比,具有纤度偏差小,匀度好,显色性、光泽、触感、悬垂性等优良的特性,故可用来制作高级和服与西服的优质面料,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为此,日本正在广  相似文献   

2.
秦波 《四川丝绸》1994,(1):20-23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根据百回茧丝纤度的分布,建立了茧丝纤度方程,采用积分法分析预测实缫茧丝纤度,设计生丝纤度和平均粒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D301A、D301B和飞宇2000型动缫丝机的纤度感知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实缫表明,只对全组进行纤度集体调节,而不进行纤度个别调节,则缫制的生丝偏差较大。因此,笔者就实缫纤度个别调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组自动缫丝机缫帛生丝绪内偏差和绪间偏差达到工艺要求,自动缫制的生丝品级绝大部分达到高品位生丝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琛瑜 《丝绸》1992,(12):14-15
多粒缫(或一粒缫)调查要与400粒解舒调查相结合,两者要统一。同时提出了茧丝纤度标准曲线的概念及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5.
自动缫生产解决了过去立缫机生产生丝纤度难以控制的老大难问题。但是,如果生丝纤度控制系统工作状态不佳,现场管理失控,生丝纤度仍然难以控制。目前,在我省生丝定等因素中,生丝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仍占有较大比例,有的工厂甚至达到50%以上。所以。做小生丝纤度差偏和纤度最大偏差,在自动缫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本人多年从事缫丝技术管理工作的经验.现就自动缫怎样加强现场管理,做小生丝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李益新 《丝绸》1992,(10):8-9
本文分析了目前多粒缫调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数据计算,提出了绪内茧丝纤度均方差同绪内各粒茧茧丝纤度均方差的关系式和经验数据,介绍了多粒缫调查的取样方法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降低生丝纤度最大偏差的工作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兆芳  邵俊 《丝绸》2000,(11):14-15
针对生丝纤度最大偏差大,已影响了生丝质量的现状,介绍了在白厂丝缫制过程中,围绕降低纤度最大偏差,在操作、工艺、设备等方面所展开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厂拥有10组D301A型自动缫丝机,近几年的生丝等级均稳定在3A级左右,也曾经缫制出4A级出口丝,平均生丝纤度均方差都在1.0D左右,今年我厂通过海关进口的一批俄罗斯蚕茧平均茧丝纤度2.90D、茧丝长627m、解舒率42.97%、解舒丝长269m。上车前的大样设计开16绪,105r/min,生丝纤度21.2D,定粒人引粒(不可定粒),允许粒符数6、7、8、9粒。该庄口上车实燥后,两组车台面实测平均定粒738粒,中心粒符率用.75%,定粒为9粒的绪头占16%,200绞小丝纤度均方差达1.56D、生丝等级不到2A级,最粗的纤度达29D。这样的质量不仅影响了我…  相似文献   

9.
朱文惠 《丝绸》1995,(11):33-34
一种能有效地控制实缫生丝纤度的试验方法朱文惠(江苏丝绸无锡缫一有限责任公司)_缫丝车间的纤度管理,是车间技术管理的重点。纤度管理对自动缫丝来说,即平均粒数,中一心粒数及允许粒数的管理。掌握好平均粒数是做准纤度的关键。当然,在实组过程中影响生、丝纤度粗...  相似文献   

10.
茧参数和生丝均匀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茧的质量参数对缫出的生丝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早期研究已经发现了影响生丝质量的许多因素,但粒内的纤度变化率对生丝均匀特性的影响尚未见专门研究。本研究对不同品种共11批次的茧,进行了包括纤度曲线斜率在内的茧质量参数研究。然后,对这些茧分别在立缫机和自动缫丝机上缫丝,并对生丝的平均纤度、纤度偏差、最大偏差、匀度变化和乌斯特不均率进行了测试。为了研究茧参数和生丝均匀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关系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除其它茧参数外,粒内茧丝纤度斜率僮化率对生丝均匀特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瑞兰 《山西纺织》1999,20(4):15-19
本文通过对偏差基本类型的分析,围绕立缫生丝纤度偏差的设计和管理,对如何控制与缩小立缫生丝纤度偏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五、粒付均方差与生丝纤度均方差之间的关系加强自动缫粒付管理,目的是为了控制生丝平均纤度和减小纤度偏差。从粒付调查中求得的平均粒数乘上平均茧丝纤度,等于生丝的计算纤度,用以控制目的纤度,这点已为大家所共知。但是从粒付均  相似文献   

13.
以新型自动丝机取代立缫机,是我国缫丝企业科技进步,摆脱困脱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缫丝行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使用好新型自动缫丝机至关重要。本文就影响新型自动缫丝生丝纤度偏差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探讨,并介绍了做小生丝纤度偏差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厂生产的白厂丝,是专供苏州市几家绷厂使用的。随着丝织物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丝内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用户反映,特别要求生丝条干均匀、纤度偏差小。而自动缫丝机所生产的白厂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干均匀不稳,纤度偏差较立缫机要大。为了不断做小生丝纤度偏差,配合织厂织出高档织物,今年春茧上缫以来,我们在围绕做小D101自动缫丝机生丝纤度偏差方而,做了一些工作,和历年相比,成绩显著提高,自7月29日至9月27日所缫制的120件20/22春茧丝,经俭验结果,达到4A级的有25件,其余全部3A级,平均生丝纤度偏差0.82D,生丝纤度合格率达76.30%,用户比较满意,下面谈谈我们在做小D101自动缫丝机生丝纤度偏差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胡琛瑜 《丝绸》1993,(5):20-22
茧丝纤度标准曲线和内层茧丝纤度曲线可视为一条直线的理论,给制丝工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及简捷、科学的计算方法,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它们在掐薄缫和数控分组缫的纤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逊  周善军 《辽宁丝绸》1997,(2):15-15,17
纤度是表示丝条的粗细程度。纤度偏差是表示一批生丝的纤度粗细分布的离散程度。纤度偏差小,表示生丝纤度分布集中,粗细均匀。生丝纤度偏差的大小,对织造工程和织物品质均有密切关系。偏差大的,在络丝、套经、织造等过程中切断次数往往较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在织物上容易产生经柳等疵点。据统计自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在受验的9875批丝中有473批丝因纤度偏差降等(B级及以下),降等率为479%。因此,纤度偏差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丝纤度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是原料茧本身的纤度粗细不一;二是由于操作…  相似文献   

17.
定粒模拟缫丝中影响生丝纤度偏差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机模拟缫丝的方法,对定粒缫丝中影响生丝纤度偏差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是配茧方式对偏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茧丝的粒间均方差,然后是定粒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杨志兴 《丝绸》1994,(10):21-25
分析了随机添绪,比例配茧,塔形配茧三种配茧方式对生丝纤度偏差影响的程序和趋势。提出了配茧方式对生丝纤度差的影响随着分层数的增加,程度逐渐降低,速度趋势向减缓,降低的程度和减缓的趋势与粒间茧丝纤度及分布的趋同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白伦  谢佳  李林甫 《丝绸》2000,(1):7-10,13
基于生丝纤度偏差理论,考察生丝纤度偏差检验丝长从400回缩短为100回时纤维偏差成绩及其波动状况;讨论与此相关的等级界限值设定及检验样丝数量问题;提出发迹检验丝长后划分纤维偏差等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生丝纤度偏差是指生丝粗细偏离生丝平均纤度的离散程度,目前,虽然自动缫丝机的普及使生丝纤度指标得到大大改善.但纤度偏差仍然是生丝检验定等的一个主要指标,目前在生丝检验定等因素中.以偏差定等的丝批在80%以上,20%不到的丝批属于其它指标定等,因此.可以这样说.如何做小生丝纤度偏差足缫丝企业生产中的一个永恒课题。要做小生丝纤度偏差,既要遵循原料茧纤度变化的内在规律,又要遵循工艺设计、操作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规律。笔者根据商检情况及自己的生产经验,就如何做小生丝纤度偏差,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谈一些肤浅的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