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国贤 《钢管》1997,26(5):44-47
介绍了烟台钢管总厂φ76mm无缝钢管涡流探伤机组的设备要求,以及改造后的设备结构、平面布置和工艺流程。改造后的使用表明,该探伤机组工作状态稳定,没有出现因误报和漏报等而造成的质量事故,φ16~76mm样管的各种测试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所设计的RT室安全数字化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铸造行业。通过人脸或指纹识别授权,控制曝光室的人员进出;通过红外人体探测器、移动侦测器与声光报警器配合使用,实现曝光室内有人必检出,无人不误报的功能;各功能单元的状态可通过监视器进行实时交互。该系统具有安全防范措施完善、人体检测无漏报误报、适应工业辐射环境等特点,对铸造行业内RT室安全防护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遵义钛业是我国最大的海绵钛全流程生产企业。拥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5t联合炉海绵钛生产工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直径为2400mm的无筛板沸腾氯化炉生产工艺和海绵钛破碎技术,以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t联合炉先进生产工艺等。从建厂时的1.7t炉,发展到3t炉,5t炉,8t炉,实现了产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遵义钛业是我国最大的海绵钛全流程生产企业.拥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5 t联合炉海绵钛生产工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直径为2 400 mm的无筛板沸腾氯化炉生产工艺和海绵钛破碎技术,以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 t联合炉先进生产工艺等.从建厂时的1.7 t炉,发展到3 t炉,5 t炉,8 t炉,实现了产量的快速增长.海绵钛年产能从上世纪的不足2 000 t,已经跃上了万吨产能大关.尽管如此,与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的海绵钛企业相比,我国的海绵钛企业还显得微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钛的用途越来越广,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扩大,海绵钛供不应求的局面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5.
锌冶炼沸腾炉埋管式水套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葫芦岛锌厂目前锌的生产能力已达33万t/y,其中蒸锌21万t/y、电解锌13万t/y。葫芦岛锌厂现有鲁奇式沸腾炉9座,炉床总面积310M~2。承担着蒸锌和电锌所需焙烧矿供给任务。长期以来沸腾炉焙烧强度为6.5~7.0t/m~2·d。酸化炉为5.5~6.0t/m~2·d.由于酸化炉面积不足,为满足电解锌生产每年需要外购大量酸化矿。外购矿质量不稳定且价格较贵,直接影响生产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工厂围绕提高酸化炉焙烧强度做了大  相似文献   

6.
有芯工频保温炉与冲天炉双联熔炼为铸造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有芯工频保温炉在停产期间,按设备要求,炉内要保留一定量的铁水,如我厂与20t冲天炉双联熔炼的45t有右工频炉,停产期间至少要保留19t以上铁水量。实际生产中发现,随着保温时间延长,球铁工频保温炉铁水的  相似文献   

7.
王庆敏  杜群超  刘应心 《轧钢》2020,37(4):96-99
针对影响热处理钢板表面质量的炉底辊压痕缺陷问题,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如炉内氧化气氛、钢板规格、高温工艺以及钢板表面抛丸质量和表面粗糙等对缺陷产生的影响。通过加强炉底辊质量把关、对钢板进行入炉检查以及对抛丸质量和炉内气氛严格控制,同时对生产计划安排和洗炉制度进行优化,使炉底辊压痕缺陷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月均压痕量由500 t降至100 t。  相似文献   

8.
王庆敏  杜群超  刘应心 《轧钢》2007,37(4):96-99
针对影响热处理钢板表面质量的炉底辊压痕缺陷问题,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如炉内氧化气氛、钢板规格、高温工艺以及钢板表面抛丸质量和表面粗糙等对缺陷产生的影响。通过加强炉底辊质量把关、对钢板进行入炉检查以及对抛丸质量和炉内气氛严格控制,同时对生产计划安排和洗炉制度进行优化,使炉底辊压痕缺陷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月均压痕量由500 t降至100 t。  相似文献   

9.
雷惠  雷森田  李超 《铸造》2008,57(4):371-374
钢包精炼炉(LF炉)是钢液炉外精炼的一种有效设施。将10t以下小型LF炉引入铸钢件及特殊钢铸锭生产,可以提高铸钢件质量。以容量3t为例研究3~10t小型LF炉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肖松良 《钢管》2008,37(1):17-17
2007年11月25日15:18,随着衡阳华菱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衡阳钢管)二炼钢大管坯0736415炉20钢合格钢水的出炉.衡阳钢管的炼钢年产量突破了百万吨,标志着衡阳钢管的炼钢生产迈上了又一新台阶。衡阳钢管从1991年投产初期年产钢3000t发展到100万t,品种也发展到近200个,所有高钢级坯料全部实现自供。2007年大管坯最高班产量达9.2炉,日产量达25.8炉,月产量达63780t,连铸连浇炉数达100炉;小管坯最高班产量达13.8炉,日产量达37.3炉,月产量达37300t,连铸连浇炉数达21炉。获得了产量、质量、成本、品种结构的全面丰收。  相似文献   

11.
何翔 《铸造技术》2003,24(2):133-133
为提高烧结炉篦条耐热性,经过试验和生产,最终确定了含铬量w为28%的炉篦材质及其生产工艺,使炉篦条消耗量由每月11-12t下降到4.8-5.12t。  相似文献   

12.
冷炉床熔炼     
使用电子枪的冷床炉的工业熔炼始于70年代美国Viking公司,这是以切肩的再循环为目的建造的熔炼炉.真正的技术开发则是1983年阿克塞尔·约使逊公司(THT公司的前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摩根城的1号机组.在80年代后期为给飞机生产提供高等级钛合金,由怀曼·戈登公司和泰勒丹·奥尔瓦克公司开始分别建造了等离子熔炼炉.这些冷床炉熔炼(CHM)法的产量,在1983年~1996年间,THT公司的电子束护累积熔炼60000t,其中纯钛板键45000t,Allvac公司的等离子炉已达5000t.目前在建的冷床炉年产能力达到24900t,多为电子束熔炼,等离子炉仅为…  相似文献   

13.
《上海金属》2001,23(2):5
1999年4月18日,德国巴弟夕钢公司电弧炉钢厂曾创造电弧炉炼钢的新记录:在24h之内,两座电弧炉生产了72炉钢水,良坯5761t,其中No.1电弧炉(75t/57MVA)32炉/2565t;No.2电弧炉(75t/75MVA)40炉/3198t。时隔半年,1999年10月21日,No.2电弧炉又创日产新记录:生产了46炉钢水,平均出钢到出钢时间为32min,通电时间25.2min,电耗为333kWh/t,平均出钢量为78.5t/炉。这座常规的EBT超高功率交流电弧炉设置了一系列以高适应性为特征的高效的巴弟夕钢工程公司BSE喷氧技术,包括:   ●氧枪操纵器;   ●烧嘴;   ●脱碳系统(BSE-Praxair Co-Jet系统);   ●偏心喷煤系统;   ●炉内CO二次燃烧系统(BSE-Air Liquid Alarc PC系统)   这项世界记录是方法论的成功,也是班组团队精神的成功(默契配合的结果)。巴弟夕钢公司的这支操作队伍,已经创立了有关操作效率、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的新标准。   徐行南摘自于MPT.1999,(4):28和2000,(1):34  相似文献   

14.
新熔铸生产线主要生产3×××、5×××系铝合金,在由这些合金转换熔炼纯铝时必须先洗炉,洗炉用料的用量为25t。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洗炉料化学成分不符合1100等纯铝标准,不能直接改投纯铝成品生产。经过科学计算,将洗炉用料的用量由25t降为5t,可达到同样洗炉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范英俊  张伯明 《铸造》2001,50(10):625-628
从热风水冷冲天炉的结构、工艺和操作,以及炉外连续脱硫等方面论述了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离心球墨铸铁管的连续熔炼技术。14t/h冲天炉一次炉役寿命为30-40天,最高熔化铁液量为7300t。  相似文献   

16.
范英俊  白铭  韩伦杰  张伯明  胡家骢  刘超 《铸造》2001,50(10):625-628
从热风水冷冲天炉的结构、工艺和操作,以及炉外连续脱硫等方面论述了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离心球墨铸铁管的连续熔炼技术.14t/h冲天炉一次炉役寿命为30~40天,最高熔化铁液量为7300t.  相似文献   

17.
我厂有两台5t工频炉炉体、一台10t保温炉炉体,共用一套电源系统。通过闸刀切换轮流熔化中低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Nuaor公司将采用2台150t的直流电弧炉为建在阿肯色州Hickman的新的薄带连铸机配套。 2台“UNARC”DC电弧炉将是迄今最大的直流电弧炉,将由德国的MANGHH公司提供。 Nucor公司自1985年初以来,在南卡罗来纳州的Darlington已经成功地使用了1台容量为32t的MANGHH公司的直流电弧炉。目前Nucor公司订购的直流电弧炉,每台容量为150t,直径7.3m,熔化功率为80MW。与交流电弧炉相比,该直流电弧炉将降低能耗和电极消耗,对电源母线的影响小,而且降低了噪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1.5 t中频炉浇注4.4 t灰铸铁件的生产方法,详细阐述了化学成分、熔炼、分包以及温度控制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与6 t中频炉相比,采用1.5 t中频炉浇注铁液,每件铸件节约电费2 500元左右;(2)浇注温度为1 273~1 307℃,铁液流动好,铸件采用无冒口工艺,利用灰铸铁石墨化膨胀的补缩作用,生产的铸件无缩孔、气孔缺陷;(3)将第1炉w(C)量控制在3.3%~3.4%,w(Si)量控制在2.0%~2.1%,其余2炉化学成分按照控制范围的上限控制,可减少化学元素的烧损。  相似文献   

20.
江庆元  李冬刚  池和冰 《上海金属》2007,29(4):35-37,44
通过研究AOD炉脱碳保铬反应的热力学规律,制定了AOD炉加料制度及温度制度原则,提出了AOD炉冷料配入量、开始加料时刻、加料速度以及加料顺序的计算方法和确定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120t AOD炉冶炼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