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退火处理对A6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退火工艺对A6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选出2个最佳的球化退火工艺。结果表明:与传统常规退火工艺相比,最佳球化退火工艺有效地改善了钢材的球化组织和降低退火硬度,而且成倍地提高了钢材退火态的塑性和韧性,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淬、回火态钢材的塑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用户加工硬度的特殊需求(硬度≤210HBW),降低6CrW2Si钢硬度,本文利用连轧厂实际辊底式退火炉进行了不同退火温度的退火试验,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退火温度。结果表明:6CrW2Si的退火硬度与退火温度有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当退火温度为810℃时,钢材平均硬度值最低(193 HBW左右),球化组织为均匀的球化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3.
摘要:临界区等温球化退火是实现高碳轴承钢中片状珠光体球化的主要热处理方式,其将片状珠光体转变为粒状珠光体,改善轴承件的可加工性及组织均匀性。研究了临界区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对低密度含Al轴承钢微观组织演化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承钢钢中高含量Al的添加可以提高临界区等温球化退火温度,缩短球化时间,将珠光体的硬度降低至300HV以下。但是,临界区等温球化保温过程中有石墨颗粒形成,石墨颗粒的产生虽然能够有效地降低球化后钢材硬度,但是部分石墨颗粒在最终的奥氏体化过程中难以溶解进入钢材基体,未溶解的石墨颗粒不仅增加了组织的不均匀性,而且降低了轴承钢硬度。所以,较长时间退火保温的临界区球化退火方式并不适用于低密度高碳高Al轴承钢。  相似文献   

4.
吴成军  蔡英 《特殊钢》2004,25(4):53-54
上五沪昌公司Φ30~Φ32mmGCr15轴承钢棒材在DANIELI连轧机时控制终轧温度为 10 0 0℃ ,轧后 10 0 0~ 70 0℃的冷却速度为 10~ 30℃ s。GCr15轴承钢轧材由 136m辊底式连续退火炉 810± 10℃球化处理。通过优化退火炉 11区段的炉温和加热时间 ,并在第 11段铺设保温材料以达到要求的冷却速度 ,使GCr15钢总球化退火时间由原工艺 18 5h降至 16 5h。钢材的检验结果可得 ,钢材脱碳深度 0 2 2~ 0 2 4mm ,球化组织 2级 ,硬度 (HB) 195~ 2 0 2。  相似文献   

5.
采用亚温球化退火、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对20CrNiMo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布氏硬度计分别对球化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20CrNiMo钢经过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硬度值≤160HBW,且经过710℃亚温球化退火,随着时间的延长,球化率有所上升,当球化退火时间达25 h以上时,亚温球化退火能获得65%以上的珠光体球化率;采用750℃保温6 h后再以10℃/h的冷却速度缓慢冷却的普通球化退火工艺,能获得83%以上的珠光体球化率;采用750℃保温6 h,经30 min炉冷到650℃保温6 h的等温球化退火,能获得硬度值为145HBW和93%的球化率。  相似文献   

6.
轴承钢球化退火过程的实质是碳化物固溶、析出和集骤。球化组织。球化速度除原始组织影响外,关键是球化工艺。而连续退火炉,可根据轴承钢球化退火工艺的要求,既能灵活调整炉内各温度段的温度,又可改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GCr15轴承套圈的形变球化退火工艺,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球化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形变球化退火工艺,可以得到满足机加工要求的组织和硬度。与普通球化退火工艺相比,形变球化退火工艺不仅大大缩短退火所需时间,而且可以获得细、匀、圆的碳化物质点。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轴承套圈的先进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王莹莹  杨鹏远 《特殊钢》2015,36(4):59-62
对比分析了 GCr15轴承钢780 15-20°C/h炉冷至660°C的普通连续球化退火和780°C加热,30 °C/h冷却至720 °C 2 h再以20 °C/h炉冷至660 °C的等温球化退火后钢的硬度和组织。结果表明,在相同退火时 间条件下,采用连续球化退火工艺GCr15钢的HB硬度值为184 - 202,球化组织级别为2.0-3.5,采用优化的等温 球化退火工艺,GCr15钢HB硬度值为191 -198,球化组织级别为2.0 ~2.5,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碳铬轴承钢热轧后利用轧后余热进行快速冷却,对于控制网状碳化物的析出,获得理想的球化退火预备组织,缩短退火周期,提高球化退火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研究了高碳铬轴承钢轧后快冷过程中钢材内部组织的变化和表面裂纹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轴承钢轧后快速冷却工艺和装置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球化退火工艺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对14.9级微合金42CrMoVNb钢球化退火的影响。通过改变球化过程炉冷的冷速、奥氏体化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并通过对各球化退火工艺后的组织和硬度进行观察、测定,结合冷镦实验研究42CrMoVNb螺栓钢中珠光体球化效果。结果表明:冷速较快时,珠光体球化效果不明显;工艺750℃x3h后降至710℃x6h再炉冷到500℃后空冷(降温速率均为15℃/h)的球化效果最好,硬度最低,且塑性满足冷镦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要小结我厂第一座辊底式连续退火炉的消化移植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该座连续退火炉在消化西德同类炉型方面是成功的,不但满足了热轧轴承钢材球化退火工艺要求,而且掌握了该炉的参数和特性。经过三年多的生产实践,运转正常,产量大大超过设计水平且质量稳定。其经济效益,尤其在节能方面显著,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就齿轮钢球化退火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18CrNiMo7-6高合金齿轮钢的原始组织特点,制定了4种不同的球化退火工艺方案。从球化率、硬度均匀性等指标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工艺球化的机理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电热罩式退火炉生产冷轧薄板45钢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山西冶金》2007,30(1):10-11,19
通过对优质碳素钢45钢在电热罩式退火炉球化退火工艺的试验,找出变形量与碳质量分数对性能的交互影响作用,实现球化退火和再结晶退火合二为一,降低工序成本,提高生产率,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和周期球化退火工艺分别研究了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TMCP)的GCr15钢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轧制工艺对GCr15钢组织影响显著;在等温球化退火处理制度下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TMCP)试样球化效果差别较小;在周期球化退火处理制度下,控轧控冷(TMCP)试样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球化组织,其球化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轧制(CR)试样,且球化退火时间比宝钢特钢现行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缩短了6 h,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董立岩 《特殊钢》2000,21(2):35-37
几年来 ,热处理分厂的电加热辊底炉共处理了几万吨轴承钢 ,其组织和硬度的一次合格率为1 0 0 %。高质量的退火组织的获得是基于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和合理的工艺制度。本文通过实验 ,观察了不同温度、不同冷却速度对轴承钢球化组织的影响 ,并应用球化原理阐述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1 退火设备简介1 .1 辊底炉的主要结构热处理分厂的电加热式辊底炉是从西德纳塞尔炉子公司引进的先进技术 ,由双方合作设计、制造的 ,可用于特殊钢的正火和退火。辊底炉的主体结构如图 1所示。图 1 电加热辊底连续退火炉结构示意图Fig .1 Sketchof…  相似文献   

16.
轴承钢(GCr15)经过球化退火,可以获得均匀分布的球粒状珠光体组织,硬度降至HB179~207,不仅便于切削加工,也为避免淬火开裂,获得优良的机械性能做必要的组织准备。本文通过对GCr15球化退火时重量及布料方式的探究,进行了4组对比实验,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的球化组织进行评级,确定了最佳热处理方案为单层布料的退火方式,重量控制在50~65 t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从奥氏体晶粒尺寸能够影响共析相变产物中渗碳体形状为基本出发点,研究了初轧-精轧两段式轧制中的精轧过程,以使奥氏体晶粒细化,生产时,将精轧至要求尺寸的钢材迅速送入轧机终端待料保持的退火炉中,进行短时间低于临界温度的退火,可获得渗优良球化,能承受大的冷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2种不同Nb含量的高碳珠光体钢(0.025Nb和Free-Nb),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硬度测试仪对两种试验钢珠光体球化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球化后的硬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Nb元素可以细化高碳珠光体钢的片层间距,相同条件下具有更多的铁素体-渗碳体界面,在球化退火的第一阶段提供大量的位错和亚晶界使片状珠光体快速熔断,同时也给第二阶段碳的扩散提供高速扩散通道;细小的片层间距缩短了碳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距离,使球化转变速度加快,促进了高碳珠光体的球化。Nb元素的添加获得了细小片层间距以及更多的合金碳化物使试验钢的初始硬度偏高,球化退火前4 h硬度值下降幅度较大,球化退火4 h后对试验钢硬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球化退火处理对拉拔态65Mn弹簧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将大变形的弹簧钢丝进行再结晶退火球化处理工艺,将碳化物球化,观察其组织并测其硬度。实验结果表明,一定的保温温度与时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球化效果较好,硬度逐渐降低;退火温度超过A1,将会形成片状珠光体,硬度会升高。  相似文献   

20.
摘要:设计了2种不同Nb含量的高碳珠光体钢(0.025Nb和Free -Nb),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硬度测试仪对两种试验钢珠光体球化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球化后的硬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Nb元素可以细化高碳珠光体钢的片层间距,相同条件下具有更多的铁素体 渗碳体界面,在球化退火的第一阶段提供大量的位错和亚晶界使片状珠光体快速熔断,同时也给第二阶段碳的扩散提供高速扩散通道;细小的片层间距缩短了碳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距离,使球化转变速度加快,促进了高碳珠光体的球化。Nb元素的添加获得了细小片层间距以及更多的合金碳化物使试验钢的初始硬度偏高,球化退火前4h硬度值下降幅度较大,球化退火4h后对试验钢硬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