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5):1266-1270
动力学水合物促进剂是实现水合物法(NGH)储运天然气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首先简单介绍了NGH技术与其它常规储气相比时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其次从表面活性剂类、氨基酸类、淀粉和聚合物类和纳米流体类等系统调研了动力学水合物促进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分析认为氨基酸类促进剂的促进机理及纳米流体颗粒对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的影响等方面应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气体水合物具有很多优点,却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化利用,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速率缓慢,阻碍了水合物法技术的应用,因此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生成速率是气体水合物技术得以成功应用的关键。最常见快速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的方法是加入促进剂,而不同种类和浓度的促进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速率的作用效果不同。故本文主要概述二氧化碳水合物快速生成的方法,从动力学促进剂、纳米流体以及离子促进剂进行分析, 分别总结了它们对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分析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纳米石墨、氯化钠三者单独作用时及三者和不同促进剂复配时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的诱导成核时间、生成速率、相平衡、表面张力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指出:单一的促进剂都存在最佳浓度,但其会随着不同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以及不同种类的促进剂复配时存在协同作用且生成效果比单一的好,揭示不同温度、不同压力时最适宜的单一促进剂对水合物生成影响的规律及找出最适宜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的促进剂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目前各种单一的及复配的促进剂对水合物的生成影响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沼气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对沼气进行充分高值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沼气在高值利用前必须进行脱碳提纯处理,本文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沼气提纯的新技术--水合物分离技术。介绍了水合物分离技术的基本理论,调研总结了水合物法提纯沼气和可用于沼气体系(CH4/CO2)的水合物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相平衡研究、热力学促进剂、动力学促进剂、机械强化、外场强化、添加多孔介质/纳米流体等和采用油/水乳液促进技术,并对各种水合物分离促进技术进行了分析:相平衡研究为水合物法提纯沼气提供了理论基础;合理地选用热力学和动力学促进剂能够有效改善气体水合物相平衡条件,促进水合物生成,增加储气效果和提高分离效率;机械强化及外场作用通过强化水合反应过程的传质传热效果促进水合物生成;添加多孔介质和纳米流体等能够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对水合过程发挥促进作用;采用油/水乳液不但能够强化气液接触,而且微乳状态下的水合物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具有良好工业应用前景。最后对水合物法提纯沼气技术进行了展望,水合物提纯沼气研究虽处在起步阶段,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凭借操作条件温和,对原料气要求低,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安全性高、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必将在我国沼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麟晨  孙志高  李娟  李翠敏 《化工进展》2019,38(9):4131-4141
添加促进剂是高效制备水合物的研究热点,促进剂及其添加量对水合物生成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热力学促进剂和动力学促进剂两大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了可溶水相热力学促进剂和不可溶水相热力学促进剂的浓度对水合物形成相平衡的影响;从表面活性剂、纳米粒子和相变材料等添加剂,阐述了动力学促进剂添加量对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储气量和生成速率等方面的影响。促进剂都存在最佳浓度的添加量,并且不同类型促进剂复配更有利于水合物生成。目前添加促进剂后水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大多从宏观现象推测,部分学者通过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显微观察探索分析促进剂对水合物形成的微观影响,这方面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添加量作为水合物形成促进剂的重要指标,研究者应得到水合物形成促进剂的最佳浓度与所研究对象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孙贤  刘德俊 《化工进展》2018,37(2):517-524
利用水合物法捕获二氧化碳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但其应用受到了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苛刻、生成速率缓慢等问题的限制,故需要利用特定促进剂来改善水合物法分离气体的性能。本文从动力学促进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影响效果和促进机理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在影响效果方面,主要阐述了不同类型动力学促进剂对水合物生成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在高浓度时对水合物生成产生的抑制作用,并分别分析了其原因;在促进机理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现有各种关于动力学促进剂促进机理的理论存在的不足。此外,还提出了未来关于二氧化碳水合物动力学促进剂的发展方向:一是着重研究动力学促进剂对水合物生成促进效果与其含有基团的关系;二是目前关于动力学促进剂促进水合物生成机理还没有统一定论,这可能是由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进剂对水合物外部形态的改变而未探讨促进剂对水合物内部结构的改变,因此促进剂对水合物内部结构的改变上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宋彭辉  张国栋  王飞 《化工学报》2023,(11):4670-4678
基于水合物的固体天然气(solidified natural gas, SNG)技术为天然气储存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途径,但水合物的高压生成环境限制了其分离与储存,进而制约了水合物的连续制备,而强化水合物的生长动力学,实现水合物高效生成、分离与储存是该技术应用的关键。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搅拌反应装置,实现了水合物生成、分离与储存一体化,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O3-@PSNS与—COO-@PSNS两种纳米促进剂,强化了后期水合物生长动力学,进而实现了水合物高效制备。研究表明,在较温和条件下(5 MPa,275.15 K,30 r/min),纳米促进剂与螺旋搅拌协同作用大幅强化了水合效率,在—SO3-@PSNS与—COO-@PSNS体系,水合物诱导时间分别为1.59和6.48 min,水合物储气量高达128.38 m3/m3,且与—COO-@PSNS相比,—SO3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置换法模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纯刚  李小森  蔡晶  陈朝阳  陈超 《化工学报》2013,64(7):2309-2315
目前实验室模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NGH)的最主要的方法为外激法,通过注热、降压等方式使水合物分解释放出甲烷(CH4),外激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水合物的分解容易造成地层结构变化,导致地质斜坡灾害。利用二氧化碳(CO2)在水合物相中置换开采CH4,由于置换过程发生在水合物相中,不改变水合物相结构,因此可以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本文全面介绍了利用CO2在水合物相从NGH中置换CH4的研究进展,从置换可行性、动力学模型、模拟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为进一步发展置换法开采CH4技术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代梦玲  孙志高  李娟  李翠敏  黄海峰 《化工进展》2020,39(10):3975-3986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笼形晶体化合物,单位体积的水合物可包含标准状况下160~180(v/v)的天然气,是一种潜在的固态天然气储运方法,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天然气在水中溶解度小,天然气水合物在纯水中通常难以形成,形成的水合物中天然气含量也不高。为提高水合物储存天然气的密度,提高水合物生长速度,研究者探索了多种促进水合物形成的方法,如物理强化以及热力学与动力学促进剂等化学强化方法。本文总结了搅拌、喷雾、鼓泡等机械方法和向水合体系中添加热力学促进剂、动力学促进剂等方法对水合物形成和储气能力的影响,讨论了这些技术措施影响水合物形成与储气能力的机理。指出表面活性剂与其他促进技术的协同是改善水合物生长和储气密度的有效方法,其复合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纳米流体强化气体水合物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合物的高效快速生成对水合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前纳米流体促进水合物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纳米流体能够极大地强化水合物反应体系的传热过程。纳米粒子的浓度、纳米颗粒本身的物性、纳米颗粒的尺寸大小、纳米流体中固体颗粒的分散稳定性、纳米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及湍动程度是影响体系传热的主要因素。此外,纳米颗粒能够极大地强化水合物反应体系的传质过程,运输作用、防气泡聚合机理、边界层混合机理、渗透机理被用来解释这一现象。但其具体的促进机理仍不清楚,基础理论的建立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克凤  李小森  陈朝阳  李刚  张郁 《现代化工》2012,32(8):42-47,49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存储于深海沉积物和冻土区域的新型洁净能源,注入CO2到NGH储藏置换开采天然气是经济和环保的新型NGH开采方法。CO2置换NGH研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证实都是可行的,置换反应自发进行,受扩散控制、NGH储藏环境、气体组分、注入CO2相态等因素影响。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置换原因、置换微观过程和置换的相态变化,阐述影响置换速率和置换效率的因素,提出置换安全性设计,为我国温室气体捕集、存储和NGH开采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NGH)储运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且费用较低的储运方法。储运水合物车载装置的出现,为天然气运输又增添了一种选择方式。根据水合物特点,分析了车载装置储运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行性,介绍了装置的基本结构。NGH储运技术作为一种新式的天然气传输方式,在未来的社会中一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水合物气体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指出该技术的优势及存在问题。重点回顾了水合物气体分离技术在天然气或沼气CO2处理、烟气分离、煤层气分离、烃类气体分离、合成气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水合物气体分离技术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水合物生成速率慢等问题,指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寻找更安全、高效的促进剂并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以及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机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化工进展》2008,27(2):264-264
中国石油大学仪器仪表研究所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发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也称可燃冰,简称NGH)生成与开发模拟实验技术于2007年12月获得成功。在实验室条件下,科研人员已将甲烷成功合成为NGH,满足了目前我国NGH实验研究的多项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合物法捕获二氧化碳时,都会添加不同的形成促进剂。而这些促进剂对后期二氧化碳水合物运输条件、封存条件的影响还未可知,因此本文对比研究了纯冰粉体系、单一促进剂体系和复配体系中CO2水合物的稳定性,促进剂分别选用0.24g/L十二烷基酸钠(SDS)、0.288g/L四丁基溴化铵(TBAB)、5g/L纳米石墨(GN)及0.33g/L NaCl 4种促进剂。在常压、274.65K条件下利用定压分解方法研究不同体系中CO2水合物的分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单一促进剂体系中CO2水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DS>TBAB>GN≈纯冰粉>NaCl,并且SDS能够延长CO2水合物分解时间,其平均分解速率相对于纯冰粉体系分别减少了29.6%、15.8%及18.5% 。在复配促进剂体系中TBAB+NaCl中水合物稳定性最强,TBAB占主导作用,NaCl+GN中水合物稳定性最弱,NaCl占主导作用。此外文章还分析了促进剂体系中CO2水合物稳定性提高的作用机理,主要与促进剂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炜  李昊阳  徐纯刚  李小森 《化工学报》1951,73(9):3815-3827
水合物技术在能源和气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应对能源挑战和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但目前该技术存在着水合物生成速率慢、气体消耗量低的缺点,限制了水合物技术的工业化发展。从微观机理的角度,梳理和总结了关于气体水合物生成机制的理论观点,简述了驱动力和气体溶解度在水合物成核过程中的影响,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和纳米粒子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机理以及常用的微观分析技术。分析发现,气体水合物的形成机制时至今日仍未有统一定论,对于促进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也不够充分,现有的微观分析手段难以捕捉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分子行为。这些问题限制了水合物技术向更快、更高效方面发展。探究水合物技术的相关机理,了解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探索新的分析手段,将有助于突破水合物技术的瓶颈,为寻找更佳性能的促进剂、更高效地合成水合物探明道路。  相似文献   

16.
张炜  李昊阳  徐纯刚  李小森 《化工学报》2022,73(9):3815-3827
水合物技术在能源和气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应对能源挑战和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但目前该技术存在着水合物生成速率慢、气体消耗量低的缺点,限制了水合物技术的工业化发展。从微观机理的角度,梳理和总结了关于气体水合物生成机制的理论观点,简述了驱动力和气体溶解度在水合物成核过程中的影响,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和纳米粒子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机理以及常用的微观分析技术。分析发现,气体水合物的形成机制时至今日仍未有统一定论,对于促进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也不够充分,现有的微观分析手段难以捕捉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分子行为。这些问题限制了水合物技术向更快、更高效方面发展。探究水合物技术的相关机理,了解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探索新的分析手段,将有助于突破水合物技术的瓶颈,为寻找更佳性能的促进剂、更高效地合成水合物探明道路。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水合物(NGH)的研究是当今世界能源开发的热点。本文了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方法的研究背景,总结了然气水合物储运方法的特点。分析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方法,关键技术及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并对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NGH(Natural Gas Hydrate)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生成笼状结晶,1m^3的NGH可以包络150-200m^3的天然气,NGH技术用于天然气的储存运输,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几年来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世界上NGH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对开展NGH的研究应用具有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水合物(NGH)的研究是当今世界能源开发的热点。本文了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方法的研究背景,总结了然气水合物储运方法的特点。分析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方法,关键技术及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并对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CO_2水合物的成核与生长过程;着重总结分析了纳米流体对CO_2水合物生成的强化效果及影响因素,主要从诱导时间、气体消耗量、水合转化率等方面来分析强化效果,并从纳米粒子的种类、质量分数、尺寸、纳米流体稳定性及高温低压的实验条件来探讨了影响因素;阐述了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机理;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