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鑫  郭钰颖 《矿产勘查》2019,(3):694-698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评价,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量化评价,明确了科学价值在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4个评价项目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确定了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的地质遗迹级别: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构造大类、地质剖面大类、地貌景观大类、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大类属国家级地质遗迹资源,水体景观大类属省级地质遗迹资源,为保存和保护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广芬 《矿产勘查》2019,(11):2763-2766
二连浩特地区恐龙生物群距今8000万年左右,晚白垩世亚洲特有的恐龙生物群,该生物群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有特殊的意义,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的下发基本实现了对地质公园内恐龙化石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实现了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大地提高了科研科普和生态建设的活力。但在地质遗迹调查、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建设、地质遗迹科普宣传、地质遗迹标本收集及展示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因此,今后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恐龙生物群化石地质遗迹的保护、地质公园的建设、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等方面,使其呈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许龙  黄宣东  谭发  郭超  王超  洪淳 《矿产勘查》2023,14(12):2542-2554
地质遗迹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和特征描述是合理利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与基础。拟建南岭国家公园因未开展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存在资源本底不清晰、缺乏整体评价等问题。基于对南岭及周边地区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与以往地质调查成果的整合梳理,在对拟建南岭国家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将地质遗迹分为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2大类、7类和14亚类。从规模、形态、分布规律等方面总结了公园的地质遗迹特征,运用对比分析,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砂岩地貌景观、峡谷地貌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南岭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游憩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510-515
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导向性景观,包括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其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9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可得出有中峰洞1个国家级景观资源,燕子岩峰丛、太极天坑绝壁、王家洞等48个省级景观资源;有长坪瀑布、红军洞等91个市级景观资源。根据这一等级划分,对景区保护和监测形成框架体系。研究成果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332-336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冰川地貌、变质岩、构造形迹与峡谷、湖泊等重要地质遗迹资源。通过野外调查与相关资料研究,对大理冰期剖面、苍山两处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美学、科普教育、地学旅游、人文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国内、国际同类型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其能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本研究结果可供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质遗迹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是揭示地史变迁、生物演化的重要物证。天津七里海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分布有牡蛎礁、贝壳堤、古泻湖、古海岸线、古岭地等地质遗迹。以七里海湿地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切入点,对七里海地质遗迹的科学管理展开了论述,试图探索一条古地质遗迹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国同类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迹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是揭示地史变迁、生物演化的重要物证。天津七里海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分布有牡蛎礁、贝壳堤、古泻湖、古海岸线、古岭地等地质遗迹。以七里海湿地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切入点,对七里海地质遗迹的科学管理展开了论述,试图探索一条古地质遗迹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国同类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秋华 《建筑与文化》2016,(12):174-175
调查了嶂石岩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以嶂石岩地质公园的功能分区为例,研究地质公园的空间布局规划,将其功能区划分为管理区、旅游观光区等5个功能区,并对各功能区进行了项目策划。该功能分区有利于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嶂石岩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Z1)
基于全球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发展需要、西藏地质遗迹科学保护的客观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弥补地质公园系统研究的不足,填补西藏无世界级地质公园的空白,特对西藏世界地质公园选址进行研究。此研究详细梳理西藏全域的地质遗迹景观,并按地质遗迹调查规范进行重新分类和评价,划分出最具世界地质公园潜值的色林错-纳木错-羊八井、札达土林-神山-圣湖、雅鲁藏布大峡谷、珠穆朗玛峰等四个地质遗迹聚集区。对四个地质遗迹聚集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符合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条件,另外在拟建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基础上,根据世界地质公园标准、资源核心价值、可进入性、基础条件、经济发展、边境问题等综合研究,为拟建世界地质公园排列序次。首选拟建西藏色林错-纳木错-羊八井地球第三极世界地质公园为西藏首个世界地质公园选址地,其次为西藏札达土林-神山-圣湖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0.
兴义拥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资源,以及众多的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是知名的国际山地旅游之都。文章依据现有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的特征,分析了兴义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在大山地旅游开发中的意义,并对其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