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超微浒苔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微浒苔的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凡纳滨对虾幼虾450尾,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18个组放入18个相同规格的养殖水箱中。对照组不添加浒苔,Ⅰ、Ⅱ、Ⅲ、Ⅳ、Ⅴ组浒苔添加量分别为1%、2%、3%、4%、5%,各组饲粮营养水平除代谢能有微小差异外均完全一致。试验期42 d,于42日龄进行凡纳滨对虾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2%、3%、4%的浒苔添加量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胃蛋白酶、胃脂肪酶、胰肠蛋白酶和胰肠脂肪酶的活性。各浒苔添加水平对胃、肠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均不显著。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以凡纳滨对虾饲料中超微浒苔添加量为3%最好。  相似文献   

2.
对于凡纳滨对虾养成(繁殖和养殖)中所追求的经济性能,本文从传统的技术经济入手,结合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理念进行拓展,以养成1000kg凡纳滨对虾为成本计算单元,把凡纳滨对虾养成成本分为繁殖成本和养殖成本,并对各个阶段成本单独分析。结果表明,该阶段所需总成本为10882.5元。  相似文献   

3.
对于凡纳滨对虾养成(繁殖和养殖)中所追求的经济性能,本文从传统的技术经济入手,结合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理念进行拓展,以养成1000kg凡纳滨对虾为成本计算单元,把凡纳滨对虾养成成本分为繁殖成本和养殖成本,并对各个阶段成本单独分析。结果表明,该阶段所需总成本为10882.5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凡纳滨对虾(4±1)℃条件下贮藏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变化规律,为其贮运保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冷藏期凡纳滨对虾中的细菌种类及其丰度迚行分析。结果凡纳滨对虾初始菌群以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主;冷藏过程中,Sphingobacterium、Chryseobacterium、Stenotrophomonas比例迅速减少,系统迚化关系上比较接近的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和别弧菌属(Aliivibrio)成为优势菌,其中Aliivibrio的比例相对稳定,Shewanella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seudoalteromonas比例不断增加,可能在凡纳滨对虾腐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高通量测序可以更加全面反映凡纳滨对虾中菌群的组成及其丰度信息,Pseudoalteromonas是凡纳滨对虾冷藏过程的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凡纳滨对虾分子质量40 kD过敏原,并分析其在有壳水产食物中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鉴定凡纳滨对虾40 kD过敏原组分;使用软件BLAST、Clustal X2、MEGA 5.0分析该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种间同源性;制备抗凡纳滨对虾过敏原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并与17 种常见有壳水生动物粗提液进行Western blotting,以分析该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凡纳滨对虾40 kD过敏原为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AK在虾类(96%~100%)、蟹类(91%~93%)、贝类(49%~52%)、蟑螂(83%)中具有很高的同源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AK多抗与17 种不同虾类、蟹类、贝类的AK均能发生反应。结论:精氨酸激酶在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甚至昆虫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且能引起强免疫交叉反应,是有壳水生动物中的一种泛过敏原。  相似文献   

6.
本次研究比较了膨化制粒和环模制粒工艺对饲料制粒加工质量和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学的影响。设计鱼粉质量分数为20%的基础饲料,分别采用环模制粒和膨化制粒的方式,生产硬颗粒饲料和沉性膨化颗粒饲料,在检测饲料制粒加工质量指标后,饲喂初重为7.72 g的凡纳滨对虾6周。和硬颗粒饲料相比,沉性膨化颗粒饲料的容重、耐久性指数和淀粉糊化度显著增加(P<0.05),硬度和含粉率显著降低(P<0.05), 但二者在溶失率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6周养殖后,沉性膨化颗粒饲料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硬颗粒饲料组(P<0.05),虾体增重率在数值上高于硬颗粒饲料组(P>0.05);二者在摄食量、成活率、含肉率、全虾组成和肝胰腺消化酶、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学方面,摄食沉性膨化颗粒饲料和硬颗粒饲料的凡纳滨对虾均表现为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未见明显的损伤。综上,沉性膨化颗粒饲料较硬颗粒饲料具有更优的加工性能和更高的饲料利用效率(更低的饲料系数),二者对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肝胰腺、肠道组织学方面具有基本一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钱韻芳  杨胜平  谢晶 《食品科学》2017,38(21):21-29
为研究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的抑菌活性及对虾品质的影响,通过体外及接菌实验分别评价了其对来源于凡纳滨对虾的麦芽糖肉食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和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凡纳滨对虾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牛津杯法和抑菌生长曲线显示4-HR能够显著抑制这3?种腐败菌的生长。通过对比处理前后腐败希瓦氏菌的电导率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其抑菌机理可能与增强细菌膜通透性有关。将0.25?mg/mL的4-HR溶液涂膜于凡纳滨对虾上,发现在冷藏期间(4?℃)凡纳滨对虾的黑变程度较低而白度值较高,表明0.25?mg/mL?4-HR能有效抑制凡纳滨对虾的黑变。但涂膜4-HR的凡纳滨对虾适冷菌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值仅在贮藏的前4?d低于未涂膜的对照组;而到贮藏终点时,涂膜4-HR的凡纳滨对虾适冷菌总数较对照组高0.14(lg(CFU/g))。结果表明尽管4-HR对3?种腐败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但在凡纳滨对虾贮藏过程中4-HR优先作为防黑变剂抑制对虾黑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的抑菌活性及对虾品质的影响,通过体外及接菌实验分别评价了其对来源于凡纳滨对虾的麦芽糖肉食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和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凡纳滨对虾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牛津杯法和抑菌生长曲线显示4-HR能够显著抑制这3种腐败菌的生长。通过对比处理前后腐败希瓦氏菌的电导率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其抑菌机理可能与增强细菌膜通透性有关。将0.25 mg/m L的4-HR溶液涂膜于凡纳滨对虾上,发现在冷藏期间(4℃)凡纳滨对虾的黑变程度较低而白度值较高,表明0.25 mg/m L 4-HR能有效抑制凡纳滨对虾的黑变。但涂膜4-HR的凡纳滨对虾适冷菌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值仅在贮藏的前4 d低于未涂膜的对照组;而到贮藏终点时,涂膜4-HR的凡纳滨对虾适冷菌总数较对照组高0.14(lg(CFU/g))。结果表明尽管4-HR对3种腐败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但在凡纳滨对虾贮藏过程中4-HR优先作为防黑变剂抑制对虾黑变。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231-236
凡纳滨对虾的虾头中类胰蛋白酶活性高,死后自溶引起的组织软化大大降低了其商品价值。为了减少品质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来抑制凡纳滨对虾的类胰蛋白酶从而达到提高品质的目的。首先,通过30%~80%硫酸铵沉淀、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层析从凡纳滨对虾中提取了类胰蛋白酶,其分子质量为32.6 k Da。通过粉碎、脱脂、0.15 mol/L Na Cl提取,再进行热变性、超滤、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该抑制剂分子量为16 k Da,得率为28.95%,纯化倍数达12.51,为电泳纯。实验结果表明,该抑制剂能抑制凡纳滨对虾类胰蛋白酶的活性,其抑制类型为不可逆抑制。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23~29℃)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用普通饲料驯化7d后再用含有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的饲料连续投喂25d,研究三聚氰胺在凡纳滨对虾血液、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投喂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后,三聚氰胺在对虾血液、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均有残留,当饲料三聚氰胺含量为800mg/kg时,对虾中三聚氰胺残留量最高部位是肝胰腺,其残留量达到6.10mg/kg;停喂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后,三聚氰胺在对虾血液、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消除时间分别为1、4、6d;三聚氰胺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可代谢为三聚氰酸,当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00~800mg/kg时,三聚氰酸只在肝胰腺组织中检出,在血液和肌肉中均未检出,在肝胰腺组织中消除时间为3d。因此,肝胰腺可作为凡纳滨对虾体内三聚氰胺残留监控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1.
自"十三五"计划以来,中国小龙虾整体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业加工量不断提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如今即食调味小龙虾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新的消费时尚,预计2022年我国小龙虾产业势头将继续稳步增长,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一二三产业更深层次融合.为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促进产业向精深...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5株疑似病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CBS(硫柠胆蔗琼脂)培养基从上海金山区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出5株优势疑似病原菌(编号为S1、S2、S3、S4、S5),应用ARDRA图谱分析、ERIC-PCR分析结合16S rD- NA的PCR扩增与测序等多相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S1为Pseudomonas属细菌;S2为Leclercia属细菌;S3为Exihuobacterium属细菌;S4为Jeotgalibacillus属细菌;S5为Staphylococcus属细菌。GenBank登录号为EU251039~EU251043。其中S2、S3、S4是首次从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中分离出来的疑似病原菌。结果还表明,TCBS培养基并非专一性选择培养弧菌的培养基,其他疑似病原菌也可以在该培养基中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模糊感官评定结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微波熟制的工艺条件;对不同微波条件下熟制虾的持水力、失重率、水分含量、色差、质构以及虾体的温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熟制工艺参数为加热功率240W,加热时间120s,保温2min,处理量(50±5)g/16L(虾体质量/微波炉有效腔体体积)。不同微波处理的凡纳滨对虾熟制品的持水力、水分含量、质量损失、色差、温度和质构特性差异显著性规律不明显。其中,微波240W,处理120s的处理组失重率最小,弹性最大,咀嚼性最好。微生物检验结果表明,微波熟制的凡纳滨对虾细菌总数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吴海明  胡志和  王超 《食品科学》2010,31(16):274-277
以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刀额新对虾以及虾蛄4 种海虾为研究对象,对这4 种海虾过敏原蛋白组分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4 种海虾过敏原组分进行分析,然后经免疫印迹鉴定其主要过敏原。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的主要过敏原为99、33、19、14kD 的蛋白质组分;中国明对虾的主要过敏原为39、33、28kD 的蛋白质组分;刀额新对虾的主要过敏原为33kD 和24kD 的蛋白质组分;虾蛄的主要过敏原为56kD 和48kD的蛋白组分。  相似文献   

15.
凡纳滨对虾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且具有致敏性的水产品,其引发的过敏反应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凡纳滨对虾中4 种分子质量在20~80 ku范围的过敏原蛋白(即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球蛋白轻链以及肌浆结合蛋白)的性质、分子组成、空间结构及其各蛋白的致敏表位等诸多方面,这些将十分有益于更好了解这些过敏原蛋白的致敏机理以及降低过敏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对虾加工过程中缺损对虾混入完整对虾从而降低对虾产品外观品质的问题, 构建基于形态学特征的对虾完整性识别方法。方法 首先, 使用灰度差异法处理对虾图像, 经过连通域、中值滤波等形态学操作后, 得到较为完整的感兴趣区域图像, 再对其采取二值化、轮廓化等操作; 然后, 对轮廓提取骨架线, 并求轮廓内最大内切圆直径以得到长宽比特征, 并求其圆度特征; 最后, 将以上2个特征作为判别对虾完整性的核心指标, 构建融合特征判别算法。结果 本研究所提算法应用于1063幅生鲜虾测试集图像中识别准确率达到99.25%, 相比于传统曲率法, 识别准确率提升了6.48%, 识别时间降低了1598.6 ms。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大优势和应用前景, 为开发大规模南美白对虾在线品质的无损检测装备提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冷冻即食熟虾仁是采用南美白对虾为原料,经去头、蒸煮、去壳、调味、冻结等工艺而成,它具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19.
南美白对虾即食虾仁加工工艺和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宏博  薛勇  宿玮  薛长湖 《食品科学》2012,33(4):257-261
为了获得贮藏期长的即食南美白对虾制品,对其关键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贮藏过程中质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虾青素含量、TBA值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测定。经蒸汽蒸制加工,腌渍调味,115℃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虾仁,40℃条件可贮藏30d以上。贮藏过程中虾仁质构下降明显,其质构变化与蛋白质的降解、肌纤维的结构破坏有关,脂肪的氧化引起虾青素的降解和虾仁色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高强度超声对凡纳滨对虾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300 W的超声功率、20 kHz的超声频率和382 W/cm2的超声功率强度对对虾肉全蛋白匀浆分别超声0、5、15、25、35 min,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高强度超声处理后对虾原肌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发现高强度超声波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对虾肌肉蛋白的致敏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强度超声处理后对虾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高强度超声波处理使蛋白质二级结构从无规卷曲向β-转角和β-折叠转化;同时,通过测定巯基含量发现高强度超声处理后对虾肌肉蛋白巯基含量增加,这也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此外,对高强度超声处理后对虾的理化和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后样品的平均粒径明显降低,对虾肌肉蛋白的总抗氧化能力、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蛋白体外模拟消化率都明显提高。由此可见,高强度超声处理在降低对虾蛋白致敏性的同时,能够改变其结构和功能特性,提高其潜在的营养价值,本实验可为凡纳滨对虾的非热加工和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