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半月水事     
<正>近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先后赴湖北、河南两省,督导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近日,水利部部长陈雷会见了韩国水资源公社社长崔桂云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水资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达成广泛共识。近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了《长江口咸潮应对工作预案》,以提高枯水期长江口咸潮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上海市陈行、青草沙、东风西沙等水源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长江口咸潮入侵及其发展态势、水源地咸潮入侵影响因素及其灾害应对措施等的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区水源地咸潮灾害应对预案的框架体系及相关要素或指标,提出了预案组织与职责、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保障等体系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咸潮入侵是威胁上海市供水安全的一大隐患。为全面协调在流域层面应对长江口水源地咸潮灾害风险,在分析咸潮入侵规律、现有应对措施、上游水库群调度情况、三峡水库供水能力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长江上游水库群应对长江口咸潮的压咸调度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以三峡水库调节为主,长江上游其他水库配合的调度原则。  相似文献   

4.
控制长江口北支咸潮倒灌支持南水北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上海市原水供应的形势和长江口咸潮入侵的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枯水季节,长江口水源地易受咸潮入侵影响,入侵路径为南支咸潮直接入侵和北支咸潮倒灌间接入侵(水文测验数据表明,后者影响较大);南水北调工程尤其是东线工程建成后,在枯水季节运行将减小长江口径流量,降低长江口水位,从而加剧咸潮入侵长江口水源地.为了既保护长江口南支河段淡水资源,又支持南水北调工程上马,上海市水务局已立项对控制北支咸潮倒灌的工程措施以及合理调度和配置长江水资源的非工程措施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临界流量确定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并为流域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在对长江口咸潮入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长江口各水源地的供水能力,明确了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分月控制临界流量的涵义和标准。根据陈行取水口实测资料采用统计模型,并结合多盐度数学模型的计算成果,综合分析确定了咸潮入侵期(10月至次年4月)各月的临界流量过程,并提出了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监界流量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毛兴华  何金林 《人民长江》2011,42(11):44-47
上海位于长江口地区,长江水资源丰富,可作为上海的淡水候补资源,但受潮汐影响,水资源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建立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和保障体系,需要深入研究长江口咸潮入侵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咸潮研究的需要,提出了长江口咸潮需要监测的项目,以监测现状为基础,初步确定了咸潮监测站网布设的具体方案,并对咸潮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2022年长江流域降雨、干支流来水均严重偏少,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流域性气象水文干旱。受此影响,2022年8月下旬长江河口就遭遇咸潮入侵,为有咸潮入侵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早,随后入侵增强并持续影响长江口。针对2022年长江口罕见的夏秋季节咸潮入侵事件,利用长江口岸基、浮标观测资料,分析了2022年洪季咸潮入侵的变化过程,并结合FVCOM咸潮入侵数值模型,量化分析径流、潮汐及台风事件对咸潮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长江径流量为历史极低值,导致长江口咸潮入侵时间提前,入侵频率增加,上溯距离增大,河道北侧盐度显著高于南侧。在低径流情况下咸潮入侵呈现显著的涨落潮、大小周期性变化,其中小潮后期为盐度的快速上升期,大潮至中潮位为盐度缓慢下降时段。除此之外,持续的偏北风会有利于外海水体向海内输送,导致水位抬升,增强咸潮入侵。2022年9月在北向型台风“轩岚诺”和“南玛都”的影响下,随着涨潮流的作用,长江口咸潮入侵程度在9月21日达到最大,上溯至东风西沙水库北部约10 km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长江口咸潮入侵规律及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4年以来,长江口咸潮入侵严重威胁当地供水安全,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群陆续建成,有关部门提出了通过上游水库群压咸调度保障长江口地区供水安全的方案。为明确压咸调度的目标流量(即临界流量),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实测站点数据建立了盐度-潮差-入海流量的相关关系统计模型,研究了咸潮发生的机理;通过模型分析多次咸潮入侵数据,确定临界流量为一个变化值,潮差290~335 cm下的临界流量在9 390~21 633 m3/s之间。研究表明,当长江口咸潮入侵时,单独依靠长江上游水库调度压咸所需的流量大,响应时间长,压咸效果不明显。因此,实际压咸调度应通过流域整体调度与本地蓄淡避咸水库共同作用应对咸潮入侵。  相似文献   

9.
陈行水库作为上海市长江口三大水源地之一,其取水安全不仅受到长江口咸潮袭击的威胁,还受到上游浏河排水的影响。为了研究陈行水库取水口水质对浏河排水的响应,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对主要排水水质指标和时间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长江口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对浏河排水与陈行水库取水口水质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浏河排水影响陈行水库取水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氨氮,而且在洪季连续多潮排水情况下造成的影响最大;②在现状水质条件和工况下,浏河水闸两潮排水后停排一潮后,陈行取水口可恢复取水;③通过实施长江口区域综合防治水污染、提升浏河排水水质措施,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浏河水闸排水对陈行水库取水安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务院批准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要点报告》。《规划》明确,将通过实施河道整治、滩涂圈围、堤防工程、排灌工程、水源地建设,优选安排对河势稳定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工程和满足淡水资源开发利用迫切要求的工程,逐步实现长江口综合整治2010、2020年目标。《规划》提出了长江口开发整治目标:近期到2010年,基本稳定南支上段河势,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港分流口,稳定分流南支上段河势,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港分流口,稳定分流态势;减缓北支淤积速率;减轻北支咸潮倒灌南支,改善南支淡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适时启动白茆沙水道整治工程,满足近期航运发展对航道建设的需要;加快防洪工程及排灌工程建设步伐,达到近期防洪(潮)及排灌规划标准;初步抑制长江口局部水域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衰退的趋势;合理开发新的岸线资源;适度圈围滩途,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迫切需要。远期到2020年,进一步稳定和改善南北港分流口及北港的河势,全面改善南、北支淡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一步改善北港、南槽及北支的航道条件,促进河口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达到长江口地区的防洪(潮)及排灌规划标准。长江口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30日,国家防总正式批复了《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并印发执行。这对建立完善珠江水量调度工作机制,促进珠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预案》是七大江河中首个规范和强化枯水期水量调度工作的预案,对于其它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近十年,受枯季连续来水偏枯、河道下切等因素综合影响,珠江河口咸潮上溯加剧,珠海、澳门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澳门、珠海等地的供水安全问题,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  相似文献   

12.
<正> 沿海河口地区的咸潮入侵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长江流域工农业生产发展,沿江兴修大量引水、调水和蓄水等水利措施,亦导致河口咸潮的变化,是河口环境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长江口咸潮基本特征的分析,建立径流与咸潮的关系,提出对咸潮影响评价方法,供长江三峡枢纽规划方案中对河口咸潮的评价研究,以及江水北调工  相似文献   

13.
近日,安徽省防汛办公室转发岳西县主簿镇《金塘村防台风及山洪灾害工作预案》,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参照学习,抓紧修订完善本级防台风和山洪灾害预案。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北支咸潮倒灌控制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水流数学模型对长江口北支咸潮倒灌控制工程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了3个控制工程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及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咸潮倒灌的控制效果、防洪排涝影响及对南支的影响等,中束窄方案为本研究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多级分汉,河道演变复杂,治理需求高。为加快长江口整治,国务院于2008年批准了《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在梳理规划批准以来整治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从稳定河势、保障防洪潮、提升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改善航道等方面分析了规划工程实施效果,并从水沙情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长江口综合整治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分析结果,建议从抓紧开展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加强河口保护、河口基础研究以及多目标协同治理等方面,对长江口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流域气象、径流、江道及天文潮因素对杭州钱塘江水源咸潮总体影响与年度咸潮预报方式;探讨了取水口潮汛与涌潮上游监测点同次潮、本取水口上次潮在起潮时间与氯度信息上的影响关系及即期咸潮预警方式;阐述了科学预报预警基础上,流域顶潮拒咸下泄水量、密切潮情监测、避咸蓄淡抢水及多水源多水厂联合调度、准备应急供水方案等供水保障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结合长江三角洲区域特点,对长江三角洲洪涝、河网水污染、太湖蓝藻水华以及长江口咸潮入侵四类水害特点进行分析,识别区域水害的主要因素和水害成因。结果表明:当前长江三角州洪涝灾害以涝灾为主,具有频发性,影响范围广,损失巨大等特点。河网水污染已为常态,贯穿全年,具有雨污同期性,汛期水污染问题加剧。太湖蓝藻水华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性,长江口咸潮入侵也形成了北支咸潮倒灌进入南支,南支外海咸潮上溯的入侵路径,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水文条件是水害形成的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则是导致水害问题不断严重的根本原因。区域下垫面变化加剧了洪涝灾害,而不合理的闸坝调度方式导致汛期河网水污染加剧。区域内污染物过量排放,加重了太湖富营养化程度,使蓝藻水华问题恶化。水利工程的调度运行影响着入海径流,对咸潮入侵产生影响。此外,社会财富的增值亦使水害损失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8.
关许为  顾伟浩 《人民长江》1991,22(10):51-54
上海市供水均取自黄浦江,其水质受长江口咸水入侵影响。本文根据自入侵源水域进行同步现场观测。获得了氯度分布情况,并得出枯水期北支咸水倒灌宝钢月最大氯度与大通站月平均流量及青龙港潮差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为了预估长江口咸水入侵,文中建立了相关方程,并据此分析东线南水北调及长江口航道浚深对吴凇氯度的影响,得出冬季不宜在东线抽水北调,以及浚深增大对吴淞氯度影响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以解决当前长江陈行和青草沙区域水源地原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结合上海市水源地原水系统长远期需求,提出上海市原水互连互通方案,为提高整个上海城市水源地原水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发挥技术引领和基本保障功能.研究建立了全市原水系统水力耦合模型,基于模型对上海市多水源现状及连通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近、中、远相结合的原水连通方案.对全市多水源现状及连通需求分析发现,陈行原水系统总体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区域水厂规模和实际水量需求;新环境下长江口咸潮仍是威胁陈行水库和青草沙水库取水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推出方案为长江陈行水库区域多水源连通方案推荐与宝钢水库连通;长江青草沙与陈行水库连通方案推荐库管连通;黄浦江上游与长江原水互联互通系统工程方案推荐"中置线"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潮汐河口河相关系理论与北支近期河道演变分析结果,在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成果基础上,针对北支下段拟定了3种平面形态改善方案;基于长江口平面二维水沙盐数学模型,分析了3种方案减缓北支河道淤积与控制咸潮倒灌南支的效果。结果表明,方案一对减缓北支淤积萎缩较为有利,方案三对控制北支咸潮倒灌效果最明显。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口综合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