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007年雷州半岛出现持续强降水过程,暴雨中心幸福农场最大24h降雨量高达1 188.2mm,应用P-Ⅲ型频率曲线对这场特大暴雨进行分析,计算暴雨中心点雨量各种短历时暴雨的重现期,其参数在地区暴雨分析的推荐取值范围内。参照地区最大可能降雨分析成果,24h点雨量的重现期超过2 0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极端暴雨条件下频率曲线线型及参数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偏变比P-Ⅲ型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分析,并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实例说明了算法适用性。利奇马暴雨在小清河重现期为120~140 a,利用Rsv=3.5、Rsv=5和Rsv=6三种偏变比P-Ⅲ型频率曲线,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拟合1951年~2019年不同历时(最大24、72 h)暴雨经验点据,结果表明:上游、中游、下游最大24 h暴雨以及上游、中游最大72 h暴雨均可采用Rsv=3.5的P-Ⅲ型频率曲线;下游最大72 h暴雨,GEV与Rsv=5的P-Ⅲ型拟合效果佳且二者成果接近,工程设计中可采用Rsv=5的P-Ⅲ型频率曲线。  相似文献   

3.
杨晓飞 《陕西水利》2016,(2):126-128
中小河流设计洪水计算中,由于无实测洪水资料,通常采用设计暴雨来推求设计洪水,其成果理论性较大,合理性需要实测资料来佐证。本文通过调查沿河发生的洪水,得到各个洪痕,特别是具有代表断面的洪痕,反推其洪水流量,并通过分析各次洪水的重现期,来对比各频率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探析了历史洪水在验证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沁河流域历年各时段最大降雨量和“7·11”洪水报汛雨量资料,采用P-Ⅲ型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润城、五龙口、山路平、武陟等14个长系列水文站和雨量站的年最大24、6、1 h的3个代表性时段的降雨量频率曲线,计算了“7·11”洪水最大24 h大于100 mm、最大6 h大于100 mm、最大1 h大于50 mm的降雨量重现期;根据历史调查洪水、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建立了五龙口、山路平和武陟水文站的P-Ⅲ型频率曲线,计算了“7·11”洪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结果表明:最大24 h降雨量排名第一的窑头站351 mm重现期约为3 000年,最大6 h降雨量排名第一的窑头站328.5 mm重现期约为1万年,最大1 h排名前三的窑头、李寨和河西站降雨量重现期为200~300年,五龙口、山路平和武陟站洪峰流量重现期分别相当于30年、10年和10~15年。分析结果可为沁河流域和黄河下游防洪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暴雨重现期的估算,是依据历史洪水顺位或重现期,做该流域内均匀雨量点不考虑重现期的点雨量理论频率计算,求出各雨量点的均值及CV值和流域平均值,以流域暴雨均值除暴雨量,即得各雨量点暴雨的K值,利用数值逼近法,反求该K值的重现期,将各点的重现期加权平均直至逼近与同次洪水重现期为止,暴雨中心点雨量的重现期即为所求的暴雨重现期。文中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以曹江流域1967—2013年历年最大1 h雨量(雨峰)、最大6 h雨量和最大24 h雨量为样本,采用非对称Archimedean Gumbel-Hougaard极值Copula构建3个时段雨量联合分布的典型台风暴雨过程线。主要结论如下:①采用3个历时雨量联合分布推求的曹江流域设计暴雨值大于2个时段联合分布和单一时段设计暴雨值,同频率放大的设计暴雨过程线,整体效果相对最优,为设计雨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②按24 h最大雨量选取的主峰靠后的多峰暴雨过程危险率最大,构建的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最具代表性;③以三时段雨量组合的"或"联合重现期作为流域的设计标准适用于应对此流域雨洪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黄河干支流上具有洪水特大值的测站洪峰流量频率计算成果分析,提出用连序系列模比系数与特大值模比系数关系外包线的经验公式,作为判别洪水频率计算中洪水特大值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8.
长江 《人民长江》2006,37(3):13-14
乌江为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面积87 920 km2.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干流开发的控制性工程,总库容64.51亿m3,装机容量3 000 MW.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兼顾航运、防洪及其它.介绍了在分析乌江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运用乌江干流江界河等站实测水文资料和大量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进行的水电站坝址设计洪水、区间洪水、入库洪水等主要水文分析计算成果.采用干支流流量叠加法,计算入库洪水系列,以频率分析法计算入库设计洪水.干流入库站为乌江渡,区间采用黄鱼塘和洞头站流量过程叠加放大;同时也采用水量平衡法推算区间入库进行比较.根据坝址洪水和入库洪水相关关系,分别插补出1830、1912、1920年入库洪水洪峰及4个时段洪量值.各历史洪水年份的重现期采用与坝址洪水取为一致.入库设计洪水的计算,采用与坝址设计洪水计算相同的方法,计算洪峰及各时段洪量系列的经验频率;按矩法计算参数,采用P-Ⅲ型适线,得到100 a一遇洪峰流量为22 500 m3/s,24 h径流量为17.9亿m3.  相似文献   

9.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洪水标准(重现期)为3~50a,一般采用5~20a。当设计依据站实测资料系列较长,且施工标准较低时,施工分期设计洪水可根据经验频率确定。但直接比拟依据站的分期洪水成果不能体现设计坝址与依据站的集水面积等差异问题。故要对施工分期洪水作频率分析计算。在频率分析计算中,施工分期P=5%~20%洪水标准下的实测点据尽量要通过曲线,如果适线效果不好,可考虑调整分期洪水的均值及变差系数Cv,尽可能地使频率曲线通过实测点据,保证施工分期洪水设计成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施工分期暴雨频率分析计算中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因此也适用于施工分期暴雨频率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0.
刘铭飞  王现国 《吉林水利》2012,(3):40-41,45
本文针对熊岳河流域特殊的暴雨特性,通过对水文基本资料进行审查复核及历史洪水重现期的考证,采用频率分析法对设计洪水进行计算。结合推求的水位与洪痕对比复核,进一步说明计算成果的准确性、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历史洪水一般都来自于调查考证,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如何评估历史洪水误差对设计洪水计算成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通常只考虑了量级或重现期的单独影响,而对量级和重现期误差的联合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基于P-Ⅲ型分布和线性矩法(LM)构建P-Ⅲ/LM洪水频率计算模型,在实测资料基础上加入不同量级、不同重现期和量级与重现期联合扰动的历史洪水,研究历史洪水误差对设计洪水的影响.赣江栋背水文站的应用结果表明:历史洪水量级误差对设计洪水的影响比重现期误差更加显著.量级与重现期两者存在交互关系,当量级与重现期联合扰动时不仅有正向的增强效果,还有负向抵消减弱的情况,在量级与重现期联合扰动-20%~20%情况下,2000年一遇、100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值最大偏差比例分别为9.12%、8.53%、6.20%和-5.86%、-5.50%、-4.02%.重现期误差偏大或偏小20%,可大致抵消量级误差偏大或者偏小10%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渠江流域近年来,连年发生大洪水。就2011年9月渠江巴河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对巴河流域的降水特性进行分析。收集了2011年巴河流域内62站降水资料和8个水文(位)站的水位流量资料,计算本场降雨总量和平均降水量,进行代表站的多年最大降水量,最高水位,最大流量的频率计算分析。从暴雨成因、暴雨时空分布、暴雨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巴河"9.18"特大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计算云溪水库的设计洪水,采用实测降雨资料和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基于最不利原则选择暴雨结果,通过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法进行不同重现期设计洪水推算,并与原除险加固设计洪水成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瞬时单位线法计算的0.1%~1%频率下的洪水设计成果与原除险加固成果差别在5%以内,相差不大,且千年一遇设计洪峰较原除险加固成果略小。因此,出于工程安全考虑,云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最终采用原除险加固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资料的平原区中小流域,现有的产汇流模式不适宜平原区设计洪水的计算,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设计流域调查洪水进行计算,确定其重现期,采用流域内雨量站实测暴雨资料对其进行验证,并将计算成果与常规方法计算成果对比,得出调查洪水计算平原区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值较常规方法计算成果更能反映本流域洪水特征,采用成果时应结合防护对象的重要性选取合理的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20年6月6—7日受高空低槽和中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江华瑶族自治县萌渚水流域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流域次面平均降水量为157.80 mm,最大24 h面平均降雨量为146.60 mm。强降雨致使流域发生自1959年以来实测最大洪水,经频率计算,重现期超50年一遇。文章分析了这次暴雨洪水的成因与特性,有利于进一步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和变化规律,为流域今后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参谋。  相似文献   

16.
选择北京市16个代表雨量站进行1 h、6 h、24 h不同历时暴雨的系列延长,运用P-Ⅲ型曲线分析得出不同频率下暴雨量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延长系列后的不同降雨历时对应的重现期较原成果增大、频率计算对应的降水量值较原成果减小,可为今后的水文分析计算、防汛指挥决策、城市防洪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下一步北京市水文手册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百福司镇"20160619"暴雨洪水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了暴雨中心地区24 h降雨重现期为78年一遇。通过分析场次暴雨洪水特性,探索滞洪产生原因及条件,对该地区的水利规划、工程水文计算及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3年8月,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暴雨特征,本次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成因、特性及重现期,有助于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暴雨洪水特性,为洪水预报及防洪减灾工作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明晰洪水峰量联合设计的特点,以岗南水库洪水为例,基于Gumbel Copula函数,分析了AND、OR、Kendall、生存Kendall 4种重现期的优缺点,采用极大似然法、同频率法、条件最可能组合法3种方法计算了联合设计值。结果表明: ①AND和OR重现期在危险域和安全域的识别上存在局限性;相对而言,Kendall重现期更合理,但其安全域是无界的,这与实际不符;生存Kendall重现期则界定了有界的安全域,使得重现期的概念在逻辑上更科学合理。② 3种设计值计算方法的差别不大,但从简单实用角度出发,推荐采用同频率法计算设计值。③不同重现期标准的设计值差别比较明显,基于OR重现期计算的设计值总是最大的,生存Kendall、Kendall重现期设计值次之,AND重现期设计值最小。④推荐采用生存Kendall重现期进行两变量洪水设计,因其有比较严谨的理论基础,且设计结果兼顾了安全性与经济性。⑤两变量联合设计值与单变量设计值的差异受变量间相关性的影响较大,且变量相关性越弱,差异越大。研究显示,基于生存Kendall重现期、采用同频率法计算设计值是目前较为科学合理的洪水峰量联合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选用三家店站实测70年最大24 h雨量序列作为样本,使用矩法和线性矩法对样本进行参数估计,分别选用P-Ⅲ分布以及线性矩图优选的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作为分布线型,对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暴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线性矩法在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下的计算成果与常规矩法P-Ⅲ分布适线成果差别在15%以内,线性矩法的计算成果优于常规矩法的P-Ⅲ适线成果,较之常规矩法成果提高了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